小學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由低年級到高年級的轉折點,老師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良的學習氛圍。但是,要想讓學生一堂課40分鐘全神貫注地聽講確實不易,就算是好同學也很難做到。
小學三年級的數學教學,最令我煩心的是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原因較多,也是比較復雜的,我個人認為除了學生自身的原因,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任課老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及教學基本功是否扎實也是很關鍵的。于是我在教學設計中不斷進行反思,上課前認真準備,課后反思,課后再備課,進一步完善自己每一堂課的教學。
對于優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維必須給他留有懸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還得不讓他一直處在勝利之中;對于中等生,他們不擾亂課堂紀律,有時你把他叫起來,他根本不知道你在講哪兒,針對這種情況,老師要不斷提醒他們注意聽,多組織課堂教學活動;而對于后進生,首先給他們訂的目標不要太高,要讓他們跳一跳夠得著,這樣讓他們自己覺得有希望,嘗到成功的喜悅,只要他們取得一點點成績,就要適時地表揚,讓他們覺得老師并沒有放棄他們,覺得自己還是很有希望提高的。除了這些之外,作為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說話要和聲細語,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永遠記住:要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他喜歡你才會更愿意學這門學科。
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我所任教的三年級學生,學習上困難比較大的學生特別多,而且差異性也很大,在教學中,我細心觀察了學習吃力、成績始終不能有較大進步的學生,我發現他們沒有真正意識到學習是一個努力嘗試、多次失敗的過程。在學習中,他們缺乏耐心,缺乏克服困難的精神,而且,思想上怠慢,學習不夠積極,沒有興趣。基于此,在教學中我試著運用了失敗教育法,有效地克服了這一問題。學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了培養與提高。如果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訓練,養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煩、不怕失敗、敢于挑戰,將會助學生學有所成。我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1.在班中實行幫教活動,每天每個學困生都找到一個學習優秀的好朋友對所學的知識進行輔導和考試,教師定期進行抽查。
2.作為數學教師,我每天的工作計劃中就有關于學困生的輔導工作,不斷進行總結、反思。
3.學困生自己制訂出具體的學習目標,以不斷促使自己努力。
教學中,一定要真正讓學生主體在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更精彩。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精河縣茫丁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