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語文教學,識字是基礎,也是教學的重點。通過這幾年的嘗試,我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有了一些體會。
一、激發學生興趣,提供識字條件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學生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就等于擁有了潛在的力量,他們會主動地克服諸多困難,想方設法抓住每一個機會識字,并且學以致用,舉一反三,其樂無窮。教育學家卡羅琳說“孩子們的工作就是游戲,在游戲中激發他們的思維,是他們最愿意接受的”。現在低年級的學生每天要識幾個以至十幾個字,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開展各種游戲活動,如:摘蘋果游戲、開火車識字游戲等,讓學生邊學邊玩,邊玩邊學,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識字1時,我讓同桌的學生把生字制成蘋果卡片,在課堂中同桌互玩摘蘋果游戲,邊摘蘋果,邊讀出字音,再組詞讀(組詞越多越好),看誰摘的蘋果多,誰將獲勝。
二、方法多樣,讓學生快樂識字
“教是為了不教”。教學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能夠獨立識字,因此,教師要“授之以漁”,教給學生識字的本領,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快樂識字。
1.借助象形字識字
在低年級的生字中,有些字是象形字,如:《日月火》一課的生字中,“日”像圓圓的太陽,“月”像彎彎的月亮。這些字讓學生聯想到它們所表示的形象,就能很快把字記住。如:在學習“兔”字時,“兔”就像只小白兔,上面是它的耳朵,點是它短短的尾巴。學生借助兔子的形象,就能把這個字牢牢地記住。
2.借助動作識字
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可以借助一定的動作來演示生字的形和義。在生字中,有的是表示動作的詞。教學這類生字時,可以借助一些動作來幫助識字。如:教學“看”字,可以演示把手遮在眼睛(目)上方看向遠處的動作。
3.借助游戲識字
在低年級學習了一些合體字后,我們就可以借助游戲“找伙伴”,把所學字的偏旁與部首寫在卡片上,并讓學生每人拿一張卡片站到臺上,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觀察、思考,并把偏旁和部首組成新字,音讀準了,字讀對了,才能與其成為好伙伴,看誰的伙伴最多。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識字效果也大大提高。
4.借助課外活動識字
低年級的生字在我們的課外隨處可見,只要留意觀察,處處皆有發現。教師設計一定的環境,培養學生識字的能力。如:讓學生將自己讀過的兒歌、背過的唐詩譯成拼音,并在每天的課堂上進行展示。這既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同時又擴大了識字量。
(作者單位 重慶市萬州區長嶺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