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展示臺是展示學生學習所得特別是課外所得的舞臺。針對展示成果的形式單一,教輔資料沒有現成指導性模式的現狀,教師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學習空間,讓學生充分展示各方面的學習收獲和才能,使展示臺真正成為學生成長中的一塊學習樂園!
關鍵詞:展示臺;教學;策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專門將“綜合性學習”作為教學目標的五個板塊之一,展示臺欄目可謂其中的一株新苗?,F雖已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迷人景象,但行在其中,又有一種“步履蹣跚陷泥潭”的感覺。
展示:即展現或顯示;臺:即公共場所室內外高出地面便于講話或表演的設備。——源于《辭?!贰!罢故九_”就是展示學生學習所得特別是課外所得的舞臺。
一、概況
教材中重視了教學形式的豐富,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機會,從一(下)到六(上)的教材中,根據學生特點,適時地設置了“展示臺”板塊。
二、現狀
有這樣豐富的學習資源,教師應考慮如何利用好舞臺,讓學生一展身手。實際上,舞臺搭建了,但演員與導演卻遲遲找不到狀態:教師對“展示臺”板塊的學習不夠透徹;很多教師認為這個內容不重要,加上課時緊張,就馬虎過去;教師存在上不上這個內容,對學生考試的成績影響不大的心理;展示成果的形式單一;教輔資料沒有現成的指導性模式;即使開展了,尤其是低段兒童,在看熱鬧之間往往忽視了主體。
根據上述狀況,我對學校師生進行了展示臺板塊教學的調查問卷。
(一)對學生“展示臺”板塊進行問卷調查
在對低段50名學生與中高段100名學生的抽樣調查中(其中優等生與后30%學生各占30%),我們了解到學生對展示臺的學習興趣十分濃厚,喜歡的學生占93.3%,學會了很多新知識的占71.3%。學會了怎樣組織活動的占6.7%,學會了動手操作的占30.7%,同他人交往能力增強的只有24%。另外,學生搜集資料的渠道比較單一,未能很好地利用網絡。即使會上網搜索,篩選資料的能力也欠佳。
(二)對語文教師“展示臺”板塊進行問卷調查
對語文教師的調查反饋中,發現很多共性:教師對“展示臺”板塊的學習了解不夠透徹,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不予重視,只是布置學生回家搜集資料,至于怎樣搜集,怎樣篩選資料,沒有明確的指導。特別是初次接觸新教材的教師,該用什么形式開展活動,模棱兩可。另外,低段的很多教師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去展示成果,由于學生年齡小,收集資料的能力低,沒幾個學生能展示成果。中高段的教師有讓學生展示成果,但發現學生參與面不廣,收集資料的能力差,展示成果的形式也很單一。
三、策略
學生是有靈性的生命個體。“展示臺”板塊教學是學生與文本、學生與教師、學生與環境、教學內容與環境之間的一種充滿生命活力的交互過程。這本身就是創造生命活力煥發、生命價值不斷顯現的過程。
(一)準備要足,未成曲調先有情
“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系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根據展示臺教學內容的特點,必須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
下面結合語文三(上)第五組教材談談如何結合生活進行教學準備。這組教材由《孔子拜師》《盤古開天地》《趙州橋》《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四篇課文和《語文園地》組成。
1.任務驅動:在單元整組教學導讀時,結合“單元導語”的提示,初讀后,學生們了解到我國古代名人、神話故事、古代建筑和繪畫都屬于中華傳統文化的范疇。
2.收集資料:第二天,就有學生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收獲展示給我看。我非常高興:生活中的傳統文化還真不少!語文課上,我和孩子們一起欣賞了他們帶來的資料,歸類并推薦組長,其他學生就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加入各組。孩子收集的資料越來越多,有厚厚的書籍,有家長幫助下載的密密麻麻的文章,有搜羅到的各式各樣的手工藝品……
3.內化提升:很多孩子只滿足于找相關資料,卻并沒有深入地去閱讀這些材料,這樣的學習表面上看起來熱熱鬧鬧,實際上學生的真正獲得并不多。于是,我給每組學生都提了一些建議。而且我發現孩子們都能接受建議,孩子們收集的資料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從他們自豪的神情里,我讀到了發現的喜悅、收獲的快樂。
(二)內容要活,動靜搭配顯本色
以人教第四冊為例,第二單元主要宣揚雷鋒精神,教育孩子要助人為樂,要保護比自己更弱小的同學。在第六單元展示臺中是公民道德修養的基本要求。第一,靜態展示;第二,動態生成。平時,可以把展示的內容融于活潑有趣的游戲活動之中,在有趣的游戲活動中展示出來,如,公民道德修養歌等等。
(三)形式多樣,課內課外相融通
教師要根據展示的內容,鼓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隨時隨地以不同的方式,大膽展示自己。可小組展示,也可集體競答??烧n堂展示,也可課下切磋。每當此時,看著那一幅幅充滿幼稚的“佳作”,瞧著那一張張充滿希望的小臉,聽著一聲聲悅耳的童音,總是讓我激動不已。
(四)評價到位,情理相生凸顯個性
不同的學生存在著不同的個性差異,在展示中也會出現不同的展示效果。教師要善待每個孩子,不要太吝嗇自己的贊美鼓勵之詞,哪怕是在展示中表現最差的孩子,也要加以適當的表揚鼓勵,增強他們的信心和再次展示的勇氣。教師的一句贊美或鼓勵的話,對學生來說是無價的,它可以在孩子們身上產生我們難以想象的動力。
展示臺是學生成長中的一塊學習樂園,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調動學生更積極地積累課外知識,為學生的后續學習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還能促使他們有意識地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成為學習語文的有心人。教師要獨具匠心,為語文教學再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使展示臺真正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06.
[2][加]馬克斯·范梅南.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李樹英,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6).
[3]楊再隋.“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與輔導.語文出版社,2003(1).
(作者單位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黨山鎮長沙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