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農村學校的教研工作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積極投身新課程改革,與新課程共同成長是時代對教師的要求。但是,農村小學教師隊伍相對老化,青年優秀教師擇校外流,又沒有應屆大中專畢業生來補充,師資水平相對薄弱,推進課改有較大的困難。立足實際,積極開展校本培訓與校本研究,研訓并重,是實現教師專業化發展,實現農村學校的自強之路。
關鍵詞:校本培訓;校本教研;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名師引領;專業成長
一、認真、扎實、有效開展校本培訓
(一)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育理念
心態決定狀態,眼界決定境界;理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只有加強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才能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才會闖出教育新路。因此,學校教務處非常重視教師的業務學習。
1.明確學習目的,激發主動學習欲望
要想讓教師獲得主動學習的動力,首先應讓教師明白:學習應是教師的一種責任,也應該是教師的一種快樂;勤于研究和不斷創新是一種責任,也應該是一種快樂;全面提高自身素養,促進專業不斷成長,爭做家長滿意的教師,是一種責任,也更應該是一種快樂。“不學便無術,淺學便誤人”。因此,教書育人,責任重大。
2.營造學習氛圍,養成學習習慣
環境造就人。良好的學習氛圍能促進教師的發展。我們要求教師每人至少訂閱兩份業務雜志——《湖南教育》和一份學科相關的教育教學雜志,認真閱讀,認真做學習筆記,學習筆記作為日常工作的考評內容之一。我們啟動校園書香工程,制訂了《清塘鎮完小書香教師評比方案》,促進教師樂學、樂教。
(二)引導教師設計學習愿景,實現自我超越
“愿景”,即愿望和奮斗目標。沒有目標就沒有動力。學校要引導全體教師設計個人愿景,特別是中青年教師,應要求每個教師從師德素養、學歷和學識、基本技能、普通話水平、信息技術水平、教育教學水平、教學研究水平等方面給自己設計愿景,制訂教師成長計劃書,使每一位教師明確奮斗目標和應該達到的層面,能產生學習動力和張力,從而不斷實現自我超越。
(三)優化學習方式,力求學習實效
我們把“教師培訓是最大的福利”確立為學校和教師的基本理念。學校積極創設良好的培訓環境,努力為教師的培訓和專業成長開辟綠色通道,創造機會,搭建平臺。
如舉辦普通話培訓班,并對獲得普通話二甲等級證的每年給予一定的特殊津貼;組織計算機技能培訓;每年秋季開學后,舉辦新教師和新班主任培訓班;學校不惜教師培訓投入,只要有機會便派較多的中青年骨干教師外出學習,走進名師課堂,感受教育的力量;校長、教導主任和骨干教師定期進行專題講座,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二、務實創新,有效開展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就是“以學校為本、以教師為本、以課堂為本”的教研活動,是將教學研究的中心下移到學校,以學校為主陣地,以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對的各種問題為研究對象,以教師為研究主題,以行動研究為主要方式,教育管理人員與全體教學人員共同參與的一種教學研究。
我們校本教研的定位為:
我們的教研理念——全員參與,全過程參與,全身心參與。
我們的教學方法——快投入,頻活動,多層次,小坡度,強反饋,共矯正。
我們的教研思路—實踐、研究、再實踐。
我們教研的特點—開放。要以心態的開放,營造教研的氛圍;以課堂的開放,豐富教研的內涵;以教研的開放,提高教研的實效。并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名師引領”的基本環節,實現校本教研的真正價值。
(一)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基礎
自我反思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過程的一種理性分析與思考的過程。這是校本教研的前提和基礎。我們推出了青年教師“成長四步走”的幫帶思路,在幫帶的過程中,引導教師進行自我反思。第一步:隨堂聽課。建立隨堂聽課制度,便于管理者更真實地了解教學情況,發現其中的問題。第二步:“亮相課”。在教研組的具體指導下,通過試教修改后,在全教研組上一堂亮相課。第三步:根據年級特征,有針對性地開展青年教師賽課活動,給教師創造一個互相學習的機會,然后尋找自己的差距與不足,寫出教學反思。第四步:選拔優秀教師上開放課,對家長開放,對兄弟學校的教師開放。通過“四步走”,青年教師在“教中思,研中教”,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
(二)名師引領是校本教研的升華
專業人士、骨干教師的引領是對教師實踐研究的提煉與升華。通過借鑒學習,教師的研究能力和研究層次將會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1.示范引路
我校有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省級、縣級骨干教師、教學能手多名。他們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理論涵養,教學能力強,工作敬業,樂于幫助青年教師,是學校潛在的財富。我們要充分利用本校優質師資,最大限度地挖掘他們的潛能,通過他們引導青年教師突破教材與教法的研究,并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每學期,各科骨干教師必須為青年教師上一堂帶班課,教導主任、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必須承擔一次以上的示范課。
2.實行“一對紅”幫帶活動
學校制訂了《“一對紅”教學互幫互學實施方案》。骨干教師必須全方位指導青年教師的教學。骨干教師每學期必須輔導青年教師上好兩堂課:一是新入我校教師的“亮相課”;二是期末的“考評匯報課”。
3.開展“學名師、做名師”活動
學校領導在師資培訓上不惜花錢,盡可能地給青年教師提供外出學習的機會。我校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積極派中青年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學研討與教學觀摩活動,零距離地感受名師風采。
校本教研是教師學習方式、教學方式和研究方式的一場深刻變革。實踐證明,務實創新是校本教研的靈魂,這樣的校本教研才能成為一線教師資源共享、開拓創新、實踐反思的新型研究平臺。
(作者單位 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清塘鋪鎮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