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作為基礎教育階段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研究始終是廣大小學數學老師面臨的課題和緊迫任務,是一個重要的科研課題。下面談談自己對集體備課的理解。
一、集體備課的含義和宗旨
教師集體備課制度,是小學數學教研的一種重要形式,是指教師在課堂講授之前,由本年組集體研究、討論教師講課內容,從教材分析到教學設計再到教學反思等環節的設計。并且小學數學的集體備課要理論聯系實際,有現實感和創新性。我們所提倡和積極探討的集體備課就是同年組教師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最科學的教法和程序,是為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做好充分準備,是一種集體的效應,充分發揮集體智慧,通過相互借鑒,資源共享,優化教學方案,增強課堂效果,是教師自我成長的有效途徑,使全體教師都能從單元整體上駕馭教材。
“一種思想與另一種思想交換,可形成更新的多元思想。”集體備課作為基礎教育階段一種方興未艾的備課形式,體現的是教師合作研討,更成為學校教研活動的亮點。并且集體備課要有目的性、針對性、實效性。既發展了學生,又成長了教師。
二、數學集體備課的主要內容及要求
集體備課,主要是確定講授的理論框架、基本觀點、基本概念,著重突出備課中發現和明確的重點、新意,應解決的難點。理論聯系實際,可以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集體備課中,我們應該堅持定單元,定中心發言人,定單元教學進度的“三定”。還有要堅持“五統一”,這是集體備課的重要特征。即統一單元教學目的,統一教學重點、難點,統一課時分配和進度,統一作業布置和三維訓練,統一單元評價測試。在這樣幾個教學環節中,集中表現集體制訂的教學計劃和教學設計。體現重點、難點、知識點、能力點、教育點。在以下環節做重點處理,即備課標、備教材、備教學手段、備教法、備學法。
新課改實施以來,提高教學效率成為一個重要的導向,而效率提高就是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這是關鍵。集體備課是發揮眾人智慧的行為,形成一節優質的教學設計,可以體現“集團效應”的優勢,將多人的智慧集中起來。正和學生的合作探究一樣,教師的集體備課也是一種合作探究方式,是新課改中被廣大教師所喜歡的一種備課方式,正成為一種趨勢和導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作者單位 四川省涼山州會理縣鳳營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