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英語教學要求課堂氣氛活躍,形式靈活多樣,主要目的在于口語交際。教師要努力嚴格要求自己,力求在課堂上用流利的英語教學,學生能夠熟練地用所學知識進行口頭交際。然而正是一味地追求這種境界,使得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了一些最普遍的問題,而我們卻又經(jīng)常忽視。所要探討的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的一些教學誤區(qū)并提出了相應(yīng)的建議。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誤區(qū);建議
課堂教學直接作用于學生,最大程度地反映教學效果。許多優(yōu)質(zhì)課堂上,當看到學生能夠理解老師用全英文進行講解或者發(fā)出指令,靈活地表演對話,我們就感覺達到目的了。然而大多英語課堂教學在追求效果的同時,也出現(xiàn)了一些誤區(qū)。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作詳細闡述。
一、重視全英文教學,忽視母語
在英語環(huán)境下教學,確實可以使學生整體感受語言。公開課上,我們也經(jīng)常被教師流利純正的口語所折服,但這樣的一節(jié)課下來,效果就真的好嗎?
工作第一年,學校要推薦一名教師去賽課,作為新教師的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精心準備了教案,更為了顯示水平,上了一堂全英文課,我還記得當時上的是3A Unit4 Goodbye。由于剛接手此班不久,學生還不熟悉我的上課模式,面對一連串英文問題只能面面相覷,臉上打了無數(shù)個問號,而我只想著用全英文才能符合教學情境,才能顯示教學水平,雖然感覺到了學生的迷茫,但是硬是沒有給出適當?shù)闹形慕忉尅C鎸ξ矣糜⑽慕忉尩挠螒騍imon says規(guī)則,大多數(shù)學生一知半解,可想而知效果會怎樣。
英語課堂教學要求為學生創(chuàng)造愉快的情感體驗,使他們在“玩”中學,在“做”中學。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終究要知道課堂游戲規(guī)則,要知道“玩”什么,“做”什么,沒有規(guī)則,游戲就失去了它的方向和魅力。以英語為語言載體的游戲規(guī)則,對于接觸英語不是很深的二年級學生來說仿佛在聽天書,因此適當?shù)闹形囊龑潜匾摹?/p>
二、重視模式化教學,忽視實效
營造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是我們每個教師所期盼和追求的。因此,先Free talk,再sing a song,中間穿插games和act成了大多數(shù)英語課堂教學的固有模式,似乎用這種熱熱鬧鬧的模式上一堂英語課就成功地完成了教學,學生在說說唱唱、玩玩鬧鬧中“快樂”地接受了新知識,把實際的課堂效果排在了第二。事實證明,學生在其中獲得的快樂是表面性的,學習興趣也是暫時的,這種“熱鬧”的教學模式反而打亂了學生的正常思維,無法真正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
英語課上經(jīng)常有Free talk的教學設(shè)計,那么Free talk是不是就是隨便談呢?學習語言,旨在交際。人們?yōu)槭裁匆涣鳎渴且驗橛行畔⒉睿辛诵畔⒉睿瑢W生才會有交際的欲望,從而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交際。但課堂教學中往往缺乏真實的語言交際情景,于是我們只會機械地運用語言。“What’s your name?How are you?How old are you?What’s this?”等,如果在起始的語言訓練環(huán)節(jié)是可以的,讓學生學習語音、語調(diào)及句式結(jié)構(gòu)。但在信息交流時,我們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個有信息差的語境,激發(fā)學生開口說英語的欲望。如:5A Unit 6 Doing housework一課中是兩個小孩打電話的情景,在課后拓展部分,我也設(shè)計了打電話的環(huán)節(jié),我讓兩個學生背對背打電話,這樣才能凸顯信息差。3B Unit 3 Family members是關(guān)于家庭成員的介紹,學完“Who is he/she?”后,我讓學生拿出家人的照片,學生之間就照片上的人進行交談,既能鞏固本課時的重點詞匯和句型,也能讓學生對身邊同學的家庭有所了解,可謂一舉兩得。
三、重視口頭表達,忽視讀寫訓練
小學生英語“聽說領(lǐng)先”的觀念深入人心,作為教師的我們也應(yīng)特別注重小學生的聽說能力。我們學校許多學生在三四年級能看見圖片會說單詞,會讀對話,但到了五六年級,教材要求默寫詞句,學生就會感到壓力大,一部分學生開始跟不上進度,課堂上學習興趣大大減弱,從而造成“兩極分化”現(xiàn)象。其實,“聽說領(lǐng)先”并不意味著讀寫滯后。我認為小學生英語應(yīng)“聽說領(lǐng)先,讀寫緊跟,共同提高”。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說得津津有味,還應(yīng)該讀得孜孜不倦,寫得準確流暢。比如,我們在新授單詞時,可以讓學生耳聽、眼看、手寫、腦記,引導學生如何認讀、記憶單詞,從而掌握句型、語段。我們可以設(shè)計一些“認讀”游戲加深學生對英語的認讀,如Listen and touch,Magic eyes,What’s missing等,還可以定期張貼學生優(yōu)秀的英語書寫,舉行單詞競賽,造句比賽,小小英語作文等活動,促使學生聽、說、讀、寫齊頭并進。
許多英語課上課時熱熱鬧鬧,做練習時效果較差。在教材上有一個很好的活動就是要求學生能夠自己動手運用所學的句型完成一個調(diào)查,老師可以利用表格等形式讓學生獨立或者合作完成。這樣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利用課文鞏固知識,用學過的句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夠靈活利用句型與同學進行交流,既鍛煉了聽說能力,又提高了讀寫能力。
教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利用現(xiàn)有的學習工具自學和鞏固所學知識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針的重要體現(xiàn),這種做法既檢驗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讓學生了解自我,以便更好地學習。當然讓學生注重筆頭練習的另一個目的是因為我們最終的學習效果與成效還需要筆頭來驗證。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還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地方,需要我們在實際教學中不斷地推敲和實驗,在實踐中找到最有效的教學方法。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通市理治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