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誰擁有自信,誰就成功了一半?!笨梢娮孕艑τ谝粋€人是多么重要。外來務工子女在生活和學習習慣上與當地學生有很大的差異。學習環境、學習條件、來自家長的負面影響等諸多問題,使得這些孩子在學習英語方面缺乏自信心。所以我們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英語教學中,既重視外來民工子女認知能力的發展,又關注他們的情感生活,促進學生知、情、意、行及個性特征的和諧發展。
一、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創設健康的心理環境
心理環境的創設是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的起點,是激活或喚醒學生心理活動的“起搏器”,是誘發學生積極性的外在因素。健康的心理環境,對外語教學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與管理是高質量教學的有力保證。課堂心理環境是一種隱性教育,它對學生的學習具有潛在的影響。和諧、合作的氣氛有助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而緊張、冷漠的氣氛則會大大抑制學生學習的熱情,從而使得課堂教學刻板生硬。
心理學家羅杰斯指出:“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是保持有效進行教學的主要條件,而這種良好的教學氣氛的營造又是以良好的人際關系為基礎和前提的?!睜I造一個寬松、和諧、民主的英語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健康的環境中得到發展,逐步讓每位外來民工子女的身心得到健全發展。同時和諧、活躍的教學氛圍也是發揮學習潛力,培養學生敏捷思維、主動學習、積極樂觀的心理品質的重要條件之一。
因此,首要一點便是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學生緩解過于緊張的焦慮情緒,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其次,要營造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常??梢砸浴坝糜⒄Z嘮家常”的方式來引出每堂課的新知識點。例如在復習牛津小學英語6 B的Unit 1時,我捧了一個看似十分沉重的大紙箱走進教室,隨口就說:“The box is heavy.Who can help me?”許多學生都舉手要來幫我拿,于是我把這個箱子交給了一位比較內向的外來民工男學生,問他:“Can you help me?”他接過箱子便說:“Sure.”然后我又問他:“Is it heavy?”他掂了掂箱子的分量說:“No,it isn’t heavy.It’s light.”隨后我又借機問學生:“What is in the box,can you guess?”學生便好奇地猜起了箱子里的東西來,接著我如同變魔術般從這只大箱子里拿出了足球、小盒子、茶杯、娃娃、彩蛋、水果等東西,每樣東西都要求學生描述它們的顏色和形狀。凡是猜中物品的學生都得到了相應的東西作為獎品。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已經掌握了如何用英語提供幫助和如何描述事物,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學好英語的自信心,在這些“似教非教”的課堂活動中被激發出來,學生們也在教師創設的自由寬松的情境教學中感受到了學習語言的無窮樂趣。
二、融入真誠的師愛,建構和諧的師生關系
人本主義學派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學習是個性、潛能和價值自我表現和實現的過程。教學的實質和根本任務在于創建一個讓學生感到安全、輕松、消除心理壓力和負擔的情境,讓學生敢于和勇于自動發表見解、自由想象和創造,即教學就是為學生的自我實現創造一個安全的、寬松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參與教育過程。構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就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挖掘學生學習英語的潛力,拓寬學生的發展空間。
1.學會平視和尊重學生
很多外來學生因為離開家鄉,剛到陌生的環境,有很多的不適應,但他們有一個明顯的特點:自尊心強。教師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允許他們出差錯。不要輕易地指責批評,要多點寬容,要多看到孩子的努力,用情感保護孩子敏銳的自尊心。因此我上課時特別注意面向全體學生,對他們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尊重他們的獨立人格,給予每位學生參加學習活動的機會。針對不同的學生,我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讓每個學生在回答完問題后有一種成就感,特別是這些外來學生。在他們答對題時,我對他們進行及時的肯定和鼓勵,這些贊賞的話語就像一縷春風,溫暖著孩子的心靈。這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兒童的尊嚴是人類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兒童潛在的力量?!?/p>
2.學會賞識和贊美學生
賞識和贊美學生就是承認學生的成功。美國一名著名的教育家說過,“贊美猶如陽光”,獲得別人的肯定和贊美是人們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滿足,便會成為其積極向上的原動力。
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不失時機地給予他們表揚。記得班上有位外來男生,成績不理想、作業拖拉不做、上課幾乎不發言。在一次課堂作業面批時,我發現他的字寫得特別認真、清楚,且全對。我在他的作業上打上了一個“Very good”,還加上了一個笑臉,他興奮極了。教育要抓住時機,我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把他的作業作為范本展示給學生看,同學們驚訝之余紛紛為他鼓掌。后來,在教學中我努力創造機會讓他參與活動,漸漸地,這位學生的英語成績提高很快。
總之,我們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貫穿于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之中,要創設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人際環境、心理環境,尋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機,也要發揮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的人格魅力和為人師表的作用,才能利于激發課堂教學的活力和生氣,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
(作者單位 江蘇省溧陽市經濟開發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