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家園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缺少的精神棲息地,它們也應是兒童成長的第一環境,今天的兒童已經很少有機會能從生存環境的視聽范圍內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作為兒童美術的教育者,該怎樣通過各種有趣味的形式讓兒童在創造過程中體驗文化,使寶貴的傳統得到再次的記憶與傳承呢?
一、發揮優勢,開發本土美術資源
常州,是一座文化古城,位于美麗富饒的長三角地區,尤為突出的是常州的梳篦,其次還有美食文化、建筑文化、茶文化和讀書文化,所有這些都裹攜著深厚的藝術文化底蘊,綱要中提出:“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和社會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將常州的本土文化融于兒童的美術教育中,不但能讓古老輝煌的東方藝術發揚光大,而且能促進幼兒園個性化的美術教育,培養兒童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質等,從而加深兒童對本土文化的尊重和熱愛之情,為傳承優秀的民族文化奠定基礎。
二、深挖細嚼,解讀本土美術文化背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萌發幼兒初步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把藝術活動的內容滲透到幼兒日常生活的環境中,創設有藝術氣息的教育環境,這是為幼兒提供感受藝術美和表現藝術美的重要途徑之一。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挖掘并精心創設幼兒活動室的環境,當幼兒踏入活動室,就會看見神奇的江南水鄉:窄巷、涼亭、小橋、烏篷船、臨河的老街,幼兒置身于這樣的環境中,非常自然地與環境產生互動,刺激了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欲望,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古城文化的影響。
三、利用資源,為課堂教學注入生機
1.利用常州民間藝術開展豐富的美術活動
教師通過引導幼兒深入地了解常州古人的生活習慣、民俗風情等來收集各種梳篦畫的創作素材,并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通過模仿來完成手繪梳篦畫的創作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利用人物、臉譜、動物等形象,勾畫出了一幅幅具有濃郁的常州特色的藝術作品,激發了幼兒對常州本土文化的無限熱愛之情。
2.利用常州本土的旅游特點,豐富幼兒的美術教學
隨著常州旅游知名度的提升,市場上所出售的一些旅游商品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這些旅游商品反映了常州的文化底蘊及地方特色,通過讓幼兒欣賞各種具有常州特色的旅游商品,比較各種物品的造型和色彩的變化,讓幼兒充分了解這種豐富多彩、地方氣息濃郁的民間藝術精品,然后通過指導幼兒自己設計,提高幼兒的繪畫表現能力及美化物品的能力,同時激發幼兒對常州文化的熱愛,為自己是一名常州人而感到自豪。
3.美術教育活動與常州美食文化相融合
常州的特色小吃貼近幼兒的生活,幼兒對此也非常了解,也很感興趣,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特色美食來豐富幼兒的美術活動內容,可以組織開展各種活動,增進幼兒對常州美食名城的了解,還可以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審美意識。
4.結合常州悠久的讀書文化,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
常州歷來人文薈萃,古樸巍然的文筆塔就是常州文風興盛的重要標志。結合這一歷史底蘊,我們在中大班孩子中開展了大型的“讀書文化”活動,組織家長帶領孩子參觀紅梅公園、紅梅閣、文筆塔等,激發幼兒的讀書興趣,同時在參觀活動中,讓幼兒進行模仿創作,通過典故和現實生活實例進行創造性地作畫。
將民族民間美術作為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內容,不僅可以極大地豐富美術欣賞的內容,增進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同時也可增進幼兒與本土文化的接觸機會,產生對其自身本土文化的熱愛之情,找到本土文化與時代脈搏的交融點。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戚墅堰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