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從事教師職業以來的第九個年頭。雖然勞累,卻也充實而快樂地度過了我教師生涯的“七年之癢”,這讓我更加堅定地相信,教育事業將是我會用一生從事的職業。
雖然,人人都說教師的職業是平凡而瑣碎的,尤其是低年級的班主任,更像一個“超級保姆”。但也不能否認我們看到的畫面也異常溫馨:當孩子們縈繞在旁的時候,當孩子們的眼睛散發灼熱的求知光芒時,當孩子們因為自己的教育而更加優秀時,在教師們疲倦的臉上永遠掛著晨曦般的笑容,幾乎和孩子們一樣真實、快樂的笑容!
很多人都好奇,教師這份職業到底有什么魔力,竟有這么多的人趨之若鶩?到底社會給了教師們多少回報,竟有那么多的人終其一生不離不棄?是穩定的收入?規律的上班模式?還是兩個令人羨慕的長假?作為一名普通教師,我知道這都不是關鍵,關鍵應該是一種來自學生的力量,這種力量就是通過自己的教育能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對他們產生積極、向上、陽光的影響,這是所有從事教育事業工作者的成功感和幸福感,是最重要的快樂來源。
我一直都很贊賞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的話:“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每個孩子都是一個世界——完全特殊的、獨一無二的世界。”是的,孩子之間是有差異的,他們性格、氣質不同,特長、愛好不同,因此表現在各方面的能力也大不相同。可是,不一樣的孩子卻需要來自教師同樣的愛、同樣的尊重和同樣的理解。每一次我接新班級,第一回和孩子們見面時,我總會友好地把手伸向每一個孩子,主動地和他們握手、問好,摸著他們的頭發告訴他們:“握過手就是朋友了,我很高興能和你們成為朋友。”教師在孩子們的眼中是高高在上,望而生懼的,如果我們不先俯下身子,孩子們的眼睛又怎么可能和我們平視呢?
與孩子們建立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是我靠近孩子,即而走入他們心里的第一步,也是我最成功的一步。我發自內心地想和孩子們交朋友,真心地想和孩子們一起成長,而這一切出自真心的行為,孩子們都是能感覺到的,而且他們也會以最真實的行動來回報我們。
可以這么說,整個小學階段的孩子自我意識還不夠成熟,自我行為的調控能力還不是很強,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他們更需要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更需要不斷變換教育方式加以指導,使孩子們樂于接受。沒有孩子是希望被批評的,而不希望得到贊賞的,因此在班級管理時,我常和孩子們一起制訂班規,讓他們有班級小主人的自我認識。約法三章之后,我最常和孩子們說的一句話是:“自覺的孩子不需要提醒,不需要提醒的孩子是最棒的孩子。”我想任何人都不喜歡被禁錮、被約束,我所做的只是給了孩子們多一點的空間和信任,孩子們卻做得比我想象的好。多年的實踐證明,這確實是簡單而有效的。做得好是要表揚和鼓勵的。孩子們每一次好的表現都會得到一朵紅花,十朵紅花蓋一個印章,兩個印章換一份獎品。每一回看到孩子們因為書本上多了一朵紅花,或蓋了一個印章,或得到一份獎品,臉上綻放的笑容都讓我感動。孩子們又進步了!
回顧過去八年教書的日子,有業務的困惑,有家庭和工作的矛盾,有收獲的喜悅,有失收時的悲涼,有童心未泯的天真,有未老先衰的滄桑,可讓我感動最多的仍是我那些可愛的學生。我相信,只有動情的教育才能打動學生,才能走進學生的內心深處,而學生也才會走進我們的內心世界。心與心的交流是美妙的,這也許就是教師這一職業的魅力所在。
(作者單位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新區松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