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三省吾身。”當晚上放下書本休息的時候,我們反思當日的工作,不經意間就會發現自己犯了幾個不經意的錯誤。
鏡頭一:
1.作文課上,寫人的外貌,為了增加現實材料,隨機“請”一位同學來做“模特”,為了易于把握,特地找了一位有特征的同學,幾十雙聰明的眼睛立即把該“模特”的棱角講得清清楚楚:
“大嘴……厚嘴唇……”“黑皮膚……像非洲來的……”“不高,胖胖的……像水滸傳中的哪個……哪個……”(笑得說不出來)“模特”臉刷地紅了,回到位置上哭了。
不當之一:活動是每個人的活動,每個人都是活動的主人,“模特”該是自愿的,而不是強制“請”的。師道尊嚴,讓學生在不情愿中登場,犯“師僚主義”。
不當之二:把學生體貌缺點作為“易抓特征”,作為必要的教學材料,損傷了學生的自尊心。
2.戴上眼鏡,拿起紅筆將學生的日記精批細改,忽然,一份吐露心聲的佳作讓我手中的筆禁不住直畫圈號(學生在日記中吐露一次拾金不昧的事),然后寫上精美的評語,再批曰:“傳閱”。不一會就紅著眼來到老師面前哭訴。原來,同學們以日記中的隱私來攻擊她,說她是自私鬼,慳吝人。
不當之一:辜負了學生的信賴,信賴是心靈溝通的橋梁,只因信賴你,學生才會為你吐露心聲。
不當之二:傳播他人隱私,又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
鏡頭二:
1.課堂上,布置分層作業,甲等同學完成A題,乙等同學完成B題,丙等同學完成C題,丁等同學完成D題。
2.檢查作業:丁等同學由老師檢查。
3.背書:教師親自檢查丁等同學。
本意:緊抓后進生,把鐵煉成鋼。
不當之處:“信心是事業之船成功到達彼岸的風帆。”被我們時刻“照顧”的丁等同學還會有“自知之明”?從小失去自信,以后會如何?
鏡頭三:
1.“小明同學,你知道作者是怎么知道這件事的嗎?”
不當之處:一個問題只為一個同學設計,其他同學干什么?面向全體是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2.“你們知道作者是怎么知道這件事的?”一學生隨即就“我!我!”老師隨即就“小明真聰明,一下子就明白了,你來答。”(其他同學投去羨慕的目光)“作者小時候有一次聽奶奶講的。”“真好,你們就要像小明學習,多動腦筋。”其他同學情緒低落。
不當之處:如果第一例是教師剝奪學生學習權利的話,那么這一例是教師縱容指使學生剝奪其他學生的學習權利,問題一出來,優等生先聲奪人,不讓其他人思考,教師心領神會,配合優等生,來不及思考的學生只好傻乎乎地看師生“二人轉”。
鏡頭四:
“下面由李小露和老師分角色朗讀……”“下面由李小露和老師表演……”“下面由李小露和老師……”“今天李小露特棒,我們鼓掌向他表示祝賀。”(其他同學羨慕而又不停地鼓掌)
不當之處:教師愛的陽光應灑向每一朵花。教師卻情有獨鐘一人,剝奪了他人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權利。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不經意的錯誤,雖不為惡,但也可能就此影響學生的一生!謹為此記!
(作者單位 江蘇省寶應縣山陽鎮長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