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簡析】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是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教材第十冊的一篇課文。課文記敘了紅三軍團長征過草地時,因為斷糧,彭德懷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愛的大黑騾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殺掉給戰士們充饑的故事,表現了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的情感,贊揚了他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體會“艱苦”“燃眉之急”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及用法,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彭德懷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品味、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體會彭德懷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在反復朗讀、討論、評價的過程中,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具體的描寫,體會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們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教學重點要抓住彭德懷在下令殺大黑騾子前后以及在此過程中的語言、神態和動作來體會他內心的矛盾、痛苦和堅毅,從而真正領會彭德懷愛大黑騾子,但更愛戰士的崇高品質。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入長征,走進草地,走近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齊讀課題——《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我們還知道了大黑騾子是彭德懷的坐騎。這是一頭怎樣的大黑騾子?請大家用一兩個詞語概括一下。
過渡:彭德懷是怎樣對待大黑騾子的呢?請大家讀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設計意圖: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從文題入手,引導學生整體回顧課文,能有效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品味細節,感悟彭德懷愛大黑騾子
1.學生自由讀課文,交流:彭德懷是怎樣對待大黑騾子的呢?指名讀。
2.出示:“有時彭德懷撫摸……”
(1)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指名說。(教師板書:愛)
(2)你們是從哪些字眼中體會到這份愛的?學生說。
生活中,誰曾經撫摸過你?這些撫摸過你的人都是愛著你的人!指名讀好“撫摸”這個詞。
彭德懷一邊撫摸著一邊還在念叨著,(指兩名學生讀句子)從念叨中你們得出了什么?
3.你還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了這份愛?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
4.是啊,彭德懷寧愿自己挨餓,也要分出一些給大黑騾子。他愛大黑騾子勝過了愛自己。在彭德懷的眼中,這僅僅是一頭大黑騾子嗎?
5.師小結:同學們,通過這些細微的動作、簡短的話語以及稍縱即逝的表情,我們讀到的是一份彭德懷對大黑騾子的深沉的愛??!這些言行就是細節,我們要學會品味細節。(教師板書:細節)
(設計意圖:此處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感悟細節描寫的妙處。通過初讀找句子,再品讀詞語,讓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在讀中悟,在悟中讀,實現了與文本的對話,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體會出彭德懷對大黑騾子飽含深情的愛。)
三、學習最后一段,深化主題
1.多媒體播放音樂,教師引讀:漫漫征途,再也見不到……它融進了……融進了……
2.長征途中,正是因為有了彭德懷這樣的首長,時時刻刻激勵著戰士們,與戰士們同甘共苦,戰士們才能……(教師引讀)身無……走到宿營地。正是有了他們,才有長征的勝利,才有新中國最后的勝利,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設計意圖:配上悲壯的背景音樂渲染,更好地讓學生領會到戰士們能“暈倒了爬起來,跟上去”的精神動力的來源,升華主題,加深學生情感體驗。)
四、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課外閱讀:長征途中還有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如《倔強的小紅軍》《豐碑》《金色的魚鉤》……請大家讀一讀,嘗試品味細節,走入長征,走進英雄,相信你會有更多的感動!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區博里鎮西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