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堂課有好的開頭就等于是成功了一半,而如果導入不當,就會適得其反。導入新課要力求簡潔明了,新穎別致,以案例的形式加以闡述,有理有據,以饗同行指正。
關鍵詞:新課導入;喧賓奪主;適可而止;新穎別致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有好的開頭,如同一出好戲要演好序幕,一篇新聞要寫好導語,一部好樂章要奏好序曲一樣重要。導入新課是小學數學新授課必不可少的環節,是一節課的開始。良好的新課導入,能迅速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自然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同時,良好的新課導入更是展示教師教學藝術的“窗口”,是教師對教學過程通盤考慮、周密安排的集中體現,熔鑄了教師運籌帷幄、高瞻遠矚的智慧,閃爍著教師的教學風格??梢姡还澱n有了精彩的開頭是多么的重要。但是如果導入不當,就會適得其反。
一位教師在上“表面積的變化”(蘇教版第十一冊36頁)這一課時,導入部分經過了精心設計,而課堂上這位教師卻上得目瞪口呆,學生同樣也如墜云霧。那么,這位教師的導入部分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呢?不妨讓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他是怎么導入的。
師:(出示牛奶的包裝盒)這是牛奶的包裝盒,如果要制作一個這樣的牛奶盒,需要多大的硬紙板?實際上就是求什么?
生:牛奶盒的表面積。
師:(板書:表面積)讓我們打開包裝盒,看看里面的牛奶是怎樣擺放的?(顯示牛奶的擺放樣式)那么,有誰知道里面的牛奶為什么要這樣包裝呢?(教師的目的是想讓學生能說出這樣包裝可能節省紙。)
生1:這樣擺放比較整齊,能擺成一個長方體。
生2:這樣包裝起來比較好拿,拎起來比較方便。
生3:這樣包裝正好能放20包,是個整十數,好算賬。
師:那么為什么我們所見到的都是用這種方式包裝的呢?
生1:因為都是一個廠生產出來的,所以包裝都一樣。
生2:不對。不都是一個廠生產的,有好幾種牌子的牛奶的。
生3:這樣包裝比較好看。
……
此時,這位教師已經不知該如何收場了,沒有辦法,看來學生是不會領會自己的意圖了,只好自圓其說了。
師:牛奶這樣包裝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節省外面的包裝紙。那么有沒有節省紙呢?節省了多少紙呢?讓我們在這堂課中來尋找答案吧。你們有沒有興趣?
生:(集體回答)有。
……
顯然這節課的導入是成功的。新課導入是要激發學生的興趣,但要有度,不能洋洋萬言,喧賓奪主。更不能信口開河,夸夸其談,占用大量時間沖擊正課的講述。導入新課這一環節在整堂課中只能起到“引子”的作用,起到激發興趣、提出問題、導入正課的作用。就像火車頭一樣要能起到牽引多節車廂的作用,如果一個火車頭只牽引一、兩節車廂,那它的價值就不能被體現了。新課的導入也是同理,占用時間過長,就會喧賓奪主,影響正課的講解。所以在導入新課時一定要合理取材,控制時間,恰到好處,適可而止。
因此,我認為本課導入要簡潔明了,點到為止。要結全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恰如其分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不能脫離正課主題,更不能與正課有矛盾或沖突。我們不妨這樣來導入。
師:(出示牛奶的包裝盒)這是牛奶的包裝盒,如果要制作一個這樣的牛奶盒,需要多大的硬紙板?實際上就是求什么?
生:牛奶盒的表面積。
師:(板書:表面積)讓我們打開包裝盒,看看里面的牛奶是怎樣擺放的?(顯示牛奶的擺放樣式)其實這些牛奶還可以擺成其他樣式進行包裝,請大家看(電腦演示幾種不同的擺放樣式),那么為什么我們所見到的都是用這種方式包裝的呢?我想其中一定有一些奧秘吧。你們想知道嗎?
生:想!
師:讓我們在這堂實踐活動課中探索和尋找答案吧
……
總之,導入新課時所選用的材料必須緊密結合所要講述的課題,不能脫離正課主題,更不能與正課有矛盾或沖突。否則不但沒有起到幫助理解新知識的作用,反而干擾了學生對新授課的理解,給學生的認識過程造成了障礙。只要我們勤于動腦,肯于鉆研,新穎別致的導入方法是不難設計的。
(作者單位 江蘇省金壇市羅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