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21世紀,小學的英語課堂教學面臨著新的任務,單純的灌輸知識給學生已然不足以應付形式的發展。語言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正確地、靈活地運用語言進行溝通交流。教師與學生或學生與學生間在課堂上的互動成為了語言教學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互動教學法;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一、互動教學的可行性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一直面臨著各種挑戰,其中,一方面要傳授學生語言知識,給學生的聽、說、寫方面打下基礎;另一方面,要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在今后的英語學習中從心理上有主動性。但是,傳統的英語教學的課堂上氣氛壓抑,內容枯燥,學生活力不足,老老實實地坐著聽老師乏味的講解,對于老師的提問不積極回答或者回答得支支吾吾。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著機械的知識灌輸,導致高分低能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這種課堂氛圍和教學模式對小學英語的教學非常不利,為了改變這種沉悶、單一的局面,重要途徑之一就是要采用互動教學法。針對低齡兒童的心理特點和以形象思維為主要思維模式的思維特點,互動教學可以更加開拓兒童的思維空間,發揮兒童的想象力,逐步提高抽象理解的思維模式,利用兒童善于形象記憶的特點,加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記憶。
二、課前準備
1.調查學生
在信息高速發展的當今時代,學生的學習途徑很多,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比原來更強,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性格、學習習慣和原有英語基礎等,以此作為互動教學的重要參考資料。
2.結合當下
當今社會越來越多元化,學生可能會比教師更有好奇心,有接觸欲望,教師們應該考慮怎樣結合當下豐富多元的素材來設計互動教學的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緒,使他們積極參與到和教師的教學互動中來。
3.分析教材
如今的小學數學教材編寫得更加有趣味性、添加了更多的生活元素。如何將教材中的重點知識在互動教學中體現出來,讓學生學習印象更加深刻、知識理解更加容易,使教師的教學效果更加顯著顯得十分重要。
三、互動教學應用的重點問題
1.互動的公平性
應當讓全班兒童都參與進來,即使是內向害羞不太積極的學生都應該被分配到自己的角色,忽視任何一名學生都可能打擊他對學習的積極性。
2.互動的合理性
在設計互動內容時應該有較為完整的情景,有明確的互動任務,引導兒童正確地進行互動。
3.互動的適度性
(1)內容的適度
互動教學的內容設計要符合學生需求,結合教材內容,充分應用當下有趣新穎的素材,使其既能達到教學目的,又可以使學生喜歡學習、愉快學習。所以要避免互動的情景內容過度單調或者太過繁復。
(2)使用的適度
互動教學的適度使用包括適度的使用時機和適度的使用時長兩個方面。互動得多不代表能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們應該在教學的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中巧妙地應用互動教學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更深刻、容易地理解和學習教學內容的重難點。
四、互動的設計
教師們在設計互動內容時應根據最新課程的要求,適應當今現實生活對于英語的需要,在切合學生實際的條件下進行,務必使互動的內容對學生的聽、說、讀、寫的教學指導起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從而幫助學生獲得英語學習的成功,增加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培養學生優良的學習品質。所以需要教師在教學生涯中不斷研究,不斷實踐,不斷改進,總結出適合具體學生的具體互動教學方法,這樣學生才會愛學、會學、學好,從中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
五、總結
使小學英語課堂充滿活力和愉悅氣氛對于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活力和愉悅的課堂氣氛則來源于學生對英語的濃厚興趣而產生的強烈的求知欲導致在課堂學習中的主動積極的態度,也來自于英語教師們對教學方法的不斷創新,使原本枯燥的教學模式變得生動有趣并具有實用性。
參考文獻:
[1]劉燕.淺談小學英語課堂中的互動教學法[J].教師,2012(9):96-96.
[2]高霞.小學英語課堂互動有效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
[3]鄭云秋.淺析互動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施[J].考試周刊,2009(5):148-149.
(作者單位 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杭集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