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免疫抑制性疾病產生與防控
豬的免疫系統是機體保護自身的防御性結構,是在長期進化中與各種致病因子的不斷斗爭中逐漸形成的,能抵御外來細菌、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質的侵襲,還能清除體內衰老、突變、惡化或死亡的細胞,保護機體的健康。免疫抑制是豬體免疫系統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產生損傷的結果,是目前臨床上常見的病理現象,對養豬業危害嚴重。
一、免疫抑制產生的原因
1.飼料營養不全 豬免疫系統內抵抗病原微生物的物質基礎是抗體和淋巴因子,其中抗體是一種具有特殊作用的物質,其合成過程需要眾多氨基酸的參與。如果飼料中蛋白質或氨基酸供給不均衡,或缺少某種營養元素,抗體無法合成,臨床上就表現為免疫抑制。凡是影響蛋白質合成的物質,都會影響到抗體的合成。如硒對蛋白質的合成起著積極作用,鋅既能直接催化蛋白質代謝,又可通過構成激素,間接參與DNA、RNA、蛋白質的代謝,對免疫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硒、鋅缺乏,蛋白質合成與代謝受阻,機體的免疫功能就處于抑制狀態。同樣的道理,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尼克酸等,都參與蛋白質的代謝。缺乏維生素A,將直接導致淋巴細胞萎縮,降低淋巴細胞的分化、增殖以及受體表達與活化,使免疫應答能力大幅度降低。
2.應激反應 飼養制度不合理,管理方法不恰當,環境條件不合適,如環境嘈雜、通風不暢、溫度過高或過低、飼養密度過大、飼料變換太突然等,豬都會出現不良應激反應。即使在正常的飼養管理條件下,如注射疫苗、斷奶、驅趕、打耳號、轉群或運輸等,豬也會出現一些不良應激反應。在應激反應條件下,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顯著增多,體內產生熱應激蛋白(HSP)等異常代謝產物,這些物質會影響淋巴細胞的活性;同時,豬受應激源的刺激后,可引起一系列綜合征,導致胸腺淋巴組織萎縮,血液中淋巴細胞減少。所有這些變化,都會使免疫應答受到影響,臨床上表現為程度不同的免疫抑制。
3.用藥不當 實踐證明,有些養殖戶經常盲目大量使用藥物,目的是預防或治療豬病。但在很多情況下,卻導致機體免疫力的下降,有些藥物如四環素類藥物、地塞米松等糖皮質激素類藥物,都會影響抗體和致敏淋巴細胞的形成,具有抑制免疫系統的副作用,若使用不當,就會造成免疫抑制。
在接種疫苗期間,藥物使用不當,也會影響免疫應答。有些豬場疫苗接種安排非常密集,從豬出生后的10多天到兩個月,中間多次接種疫苗。每一次防疫對豬都是一種應激反應,在這種情況下,豬也容易產生免疫抑制。因此,沒必要打的疫苗就不打,盡量減少豬的防疫次數,這對豬也是一種保護。
4.毒素侵害 飼料發霉變質,可產生霉菌毒素,如黃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煙曲霉毒素、嘔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豬如果吸收低劑量的霉菌毒素,會使胸腺、脾臟等器官萎縮,巨噬細胞受到毒害并使其不能吞噬病原微生物,導致免疫抑制,接種疫苗后反應強、效果差,增加疾病感染的概率和治療的難度。豬吸收高劑量的霉菌毒素,則會導致中毒發病甚至死亡。
除了霉菌毒素外,汞、鉛等重金屬元素,氟等化學物質,對免疫機能都具有毒害作用,可干擾機體免疫系統正常的生理機能,攝入過量,會使免疫組織器官活性降低,抗體生成減少,嚴重者會使免疫功能喪失。
5.感染疾病 許多病原微生物,既可導致機體器官組織發生病變,又可誘導機體產生明顯的免疫抑制,造成雙重危害。導致免疫抑制的疫病很多。如豬瘟病毒可導致胸腺萎縮,B淋巴細胞減少。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可損傷免疫系統和呼吸系統,尤其是肺泡巨噬細胞,是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主要的繁殖場所,最容易被破壞,從而導致免疫抑制。豬肺炎支原體感染時,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的能力下降,肺泡巨噬細胞對病原的吞噬和清除能力下降,而抑制性淋巴細胞的活力增強,導致呼吸道免疫力減弱。豬附紅細胞體感染導致豬紅細胞被大量破壞,出現免疫抑制。圓環病毒感染(斷奶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征),豬體內淋巴結腫大,出血,受損嚴重,也會產生免疫抑制。
因此,免疫抑制性疾病發生后,豬往往非常容易繼發或混合感染其他疾病,加速豬的死亡。在臨床生產實踐中,解剖病死豬往往會發現,機體的各個臟器都表現出病理變化,與以前的解剖病理變化有明顯區別,這些病理變化很可能是機體免疫力下降后,受到病原菌的破壞造成的。目前,針對這些免疫抑制性疾病,還沒有研制出有效的疫苗,要想預防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發生,必須平時加強豬的營養,提高其非特異性免疫力,才能避免較大的損失。
二、免疫抑制病的預防與控制
1.選用優良品種 豬的免疫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培育、選用抗逆性強的品種,杜絕近親繁殖,不但能提高生產能力,改善豬只質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從根本上減少免疫抑制的發生。一般情況下,本地品種適應性強,在同樣的飼養制度和環境條件下,發生免疫抑制的機會比外來品種要少得多。
2.加強飼養管理 日常管理要精心、細致,盡量避免發生不良應激反應;飼喂促進免疫力的營養平衡日糧,如平衡蛋白;注意合理配比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飼料更換要有1~2周的適應過渡期。養殖場要使用清潔衛生的飲用水,飼料原料和飲用水源不能存在工業污染。合理使用養殖空間,控制好飼養密度。生產場區不得過于擁擠。保持良好的通風與衛生條件,高溫炎熱天氣容易出現應激反應,或在進行轉群時容易發生應激反應,應提前在飼料中添加抗應激物質,加大平衡蛋白用量。
3.防止霉菌污染 選用飼料時,盡量選擇正規廠家的產品,因為正規廠家工藝流程規范,在原料品質的控制和產品的加工、貯存、轉運等環節,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都非常嚴格,不但能保證營養全面,而且飼料干燥、包裝嚴密,能更好地減少霉菌的污染和毒素的產生。自配飼料時,一定要選擇新鮮的原料。輕度霉變的原料,要進行嚴格的脫毒處理,嚴重霉變的原料,禁止使用。夏秋季節保存成品飼料和飼料原料,應做到防潮防濕,保持飼料倉庫處于干燥環境中,控制相對濕度。
4.做好豬瘟的防疫 豬瘟發生后,容易引起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發生,使用良好的豬瘟疫苗、制定適合本場的免疫程序,免疫劑量不要過大,一般以2頭份即可,豬場做好豬瘟的防疫尤其重要。
鏈球菌并發慢性豬瘟混合感染的綜合防治
一、發病原因:一是疫苗免疫不到位或免疫程序不科學。二是消毒不到位。三是防范工作不到位。
二、臨床癥狀:豬突然精神不振,食量減少或廢絕,先拉稀后便秘,臥地不愿站立,體溫升高至40.5℃~42℃;眼角有眼屎分泌,喜扎堆,耳、腹部、四肢末端、肛門、尾巴、尤其是股內側等部位有紫紅色或藍紫色出血斑;急性全身發紅,突然倒地,陣發性痙攣而死,稍緩和的后肢搖擺,站立不穩,有的出現后肢軟癱,有的關節腫大;后期多數倒地出現神經癥狀(陣發性痙攣、四肢劃動、口吐白沫等),體溫后期降低,腹部皮下有紫紅色出血點,出血點后期變為褐色,乳頭變褐,全身皮毛黯淡無光,體溫低于常溫衰竭而死。
三、病理變化:全身出現敗血癥癥狀,眼瞼腫脹,切開有液體流出,淋巴結初期腫大,后期壞死,呈黑褐色,切面呈大理石花紋,尤其頜下淋巴結病狀明顯;死亡豬剖開腹部皮膚,皮膚內側有零星的黑褐色點狀,肺臟充血、出血,有的胸腔積液,積液遇空氣呈膠凍樣,心肌面有彌漫性出血點,脾臟腫大,周邊有出血梗死或紫黑色壞死灶,肝臟表面有出血點及壞死,腎臟腫大有出血點或出血斑,膀胱內壁有出血點,小腸、結腸有炎癥,有的腦膜或腦實質出血,有的關節腫大,剖開有黃色膠凍樣液體物。
四、臨床診斷要點:發病的前期多有外傷史;死亡嚴重的有豬瘟疫苗免疫不到位的情況;腹部皮下有明顯的出血點、后腿叉上部有出血斑;多數豬后肢有站立不穩現象;結合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癥狀、病理解剖等綜合分析可作出初步診斷,必要時通過實驗室診斷確診。
五、綜合防治辦法
預防:①做好疫苗免疫注射工作。母豬配種前要做好豬瘟疫苗的免疫工作,每次產后20天,可隨未做超免的仔豬,按4個劑量的兔化豬瘟弱毒疫苗加強免疫一次;仔豬在豬瘟流行期間可做超免,未做超免的出生20天按2個劑量免疫注射,55天~60天按4個劑量加強免疫一次。母豬產前20天免疫鏈球菌滅活苗一次,仔豬出生20天左右免鏈球菌苗一次。②做好消毒防范工作。搞好環境衛生,嚴格執行消毒制度,健全獸醫衛生防疫制度并執行到位,對豬體傷口要及時消毒處理,以防感染,嚴防豬瘟病毒傳入豬場。③做好藥物保健。每間隔1~2周用0.2%的亞廣藍圓熱毒清(抗毒、殺菌、提高免疫力的中藥提取劑)或熱度風暴(林克大觀霉素)拌料2天,再用亞廣圓藍五肽(提高免疫力的中藥多肽提取劑)100毫升加水25千克讓豬自由飲用2天,全場保健,長期保健。④落實“五早”措施。即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早滅原,盡早凈化豬場。
治療:①大群豬采用上述藍圓熱毒清、圓藍五肽拌料、飲水3~5天。②重癥打針。采用頭孢克林(主要成分為林可霉素)0.2毫升/千克、圓藍五肽0.2毫升/千克肌內注射,每天2次,連用3天;同時配合上述藥物拌料讓豬自由采食。也可口服藍圓熱毒清0.1克/千克、圓藍五肽0.4毫升/千克,每天2次,連用3天。
(翟小平 袁玉玲)
青蝦黑斑病癥狀及防治技術
黑斑病是青蝦人工養殖條件下最為常見的病害之一。從蝦苗到成蝦均可能染此病,其病傳染快,死亡率高。發病初期,蝦體病灶呈較小的灰斑或褐斑。以后逐漸擴展,形成潰瘍性黑斑。患病蝦鰓、腹、附肢等部位均可見病斑。病情嚴重時,病灶中部凹陷,潰瘍殃及甲殼以下組織,可致附肢腐爛缺損。發病青蝦活力極差,攝食下降或停食,常浮于水面或匍匐于水邊草叢,直至死亡。
防治方法
1.定期給蝦塘加換新水,每月潑灑濃度為25ppm的生石灰2次,改良水質。
2.注重餌料、用具衛生,實行“四定”投餌,避免殘餌污染水質。生產操作過程中,防止碰傷蝦體。
3.控制青蝦種苗放養密度,做到合理密養。主養蝦塘的蝦苗放養量以每畝8萬尾左右為宜。
4.如大面積青蝦發病,要配合外用藥,同時可在蝦飼料中添加0.3%的磺胺嘧啶,連喂5~7天。
石灰在養殖中的妙用
1.預防仔豬白痢。在飼料中添加0.3%石灰粉,煮熟后喂哺乳母豬,從產仔后第10天開始添喂,喂7天后停7天,如此反復,直到仔豬開食,可有效預防仔豬白痢。
2.治療母豬產后癱瘓。母豬產后癱瘓,多由豬體內長期缺鈣引起,采用石灰水上層清液飼喂治療,效果十分理想。方法是:取適量生石灰加清水攪勻,靜置,每次給產后癱瘓的母豬喂食時,取300毫升~400毫升石灰水上層清液拌入飼料中,一般連喂10天,母豬即可正常站立行走。
3.治療外傷。石灰是一種良好的外傷止血消炎劑。當畜禽受傷血流不止時,可先將傷口清洗干凈,再用生石灰加少許紅花,搗碎外敷;或者用新鮮熟石灰50克炒到變色,大黃6克炒到起泡,拌勻研成細末,外敷傷口,可消炎止血、去腐生肌。
4.畜禽養殖場消毒。按每平方米2升~6升的用量噴灑10%~20%石灰乳,可對路面、廄舍墻壁、地面、頂棚、畜欄等進行消毒;用生石灰1000克,加水350毫升,制成消石灰粉末撒施,可對潮濕的地面、糞池及污水溝等進行消毒;消毒糞便,可加等量的2%石灰乳,至少作用2小時;在畜禽場、肉聯加工廠等門口,放置浸透20%石灰乳的濕草包、濕麻袋片,3天更換一次,可對鞋底、車輪等進行消毒。
5.浸泡消毒。將染病皮張放入10%石灰乳中浸泡2小時,然后取出晾干即可。
6.池塘消毒。生石灰還常用于水產生產。作為水質改良劑,水深1米的池塘每畝施用生石灰15千克~20千克,每月施用1~2次;若帶水清塘,先用少量水將生石灰化成漿,水深1米的池塘每畝用生石灰120千克~150千克,全池潑灑,清塘后7天左右再放魚;干法清塘,每畝池塘用生石灰60千克~75千克,先灌水將池塘浸透,并蓄留10厘米左右深的水,然后均勻撒入生石灰。
草魚病毒性出血病的防治
1.每萬尾魚種用鮮楓楊樹葉500克研成粉,用熱水浸泡一夜,再拌飼料投喂,一天一次,連用5天后,接著用0.7ppm硫酸銅全池潑灑,連用2天。
2.在每100千克飼料中加入“三黃粉”(大黃50%、黃柏30%、黃芩20%)1千克、地榆粉100克,拌勻做成藥餌每天投喂。
3.每100千克飼料加入大蒜素1千克、食鹽500克、鮮韭菜(搗爛)5千克,拌合做成藥餌投喂。
4.每100千克魚,用馬鞭草、水花生各250克,搗碎拌飼料投喂,一天兩次,連用7天。
5.每畝水深1米,用大青葉1千克、貫眾5千克,加水30千克煎沸15分鐘,兌水全池潑灑。
6.每畝水深1米,取干大黃2.5千克,用氨水20千克,浸泡12小時后,全池潑灑。
7.每畝水面用煙葉1千克,加水煮2小時,連汁帶渣兌水全池潑灑。
8.每畝水深1米,夏枯草、甘草各2千克,用水煎煮3次,每次加水10千克,取藥液全池遍灑。一天一次,連潑5天。
黃牛常見病防治
一、支氣管肺炎
患牛早晚咳嗽明顯,流清涕,呼吸困難,體溫升至40℃。
防治:加強防寒保暖,精心飼養管理。藥用青霉素300萬~600萬單位,鏈毒素150萬~200萬單位,安基比林20毫升~30毫升肌注;紫蘇、荊芥、前胡、防風、桔梗、黃柏、麻黃、生姜各30克,黨參、黃芪各40克,甘草20克,水煎取汁內服,連用2~3劑。
二、低溫癥
因受寒潮侵襲所致。患牛精神差食量減少,起臥困難,耳、鼻甚至全身冰涼,體溫36℃以下,常衰竭而死。
防治:供給優質、易消化的飼料,加強防寒保暖,同時靜脈注射5‰~20‰的葡萄糖液1500毫升~2000毫升,肌肉注射10%樟腦磺酸10毫升~20毫升,并配合中藥熟附子60克,干姜、炙甘草各40克,研末,開水沖稍溫一次內服,連用2~3天。
三、百葉干
患牛精神萎靡,鼻鏡干燥龜裂,糞便如栗,腹痛,反芻停止。
防治:藥用硫酸鈉500克,兌水500毫升,一次內服;或用白糖、蜂蜜250克,兌水500毫升,一次內服,同時向瓣胃內注入30%硫酸鈉溶液400毫升。
四、風濕癥
患牛后軀板直,起臥困難,食減。
防治:取黑豆15千克,醋0.5千克,面袋1條;將豆炒熱加醋拌勻,趁熱裝入面袋平搭于患牛腰上熱敷1小時,日敷2次,連敷3天。同時內服茴香散,效果更好。
五、急性瘤胃膨氣
因采食過多白菜葉、番苕藤而急劇發酵產氣所致。患牛腹部膨大,叩診如鼓音。
治療:用大蒜頭10個搗爛,加醋500毫升,內服;香油250毫升~500毫升,煙絲50克,大蒜7個搗爛混合內服;0.4%石灰水2000毫升一次內服。
六、牛流感
患牛發燒、咳嗽、流涕、流淚、鼻鏡干燥、四肢不穩、跛行。
防治:百爾定20毫升~40毫升,青霉素200萬~400萬單位肌注;柴胡、黃芩、知母、桔梗、葛根、薄荷、菊花、生地、蘇根、玄參各40克,雙花、連翹、丹皮、甘草各30克,水煎服。
水稻—泥鰍立體種植養殖技術要點
一、創造良好的環境
在稻田中開挖溝、凼,溝寬40厘米,深30厘米,形狀根據稻田的大小,分為口字形、田字形和井字形,凼寬1米~1.5米,深60厘米~70厘米,一般開在出水口位置,溝、凼相通。溝、凼的占地面積,主要根據養殖泥鰍的目標產量而定,溝、凼的面積及水體體積決定了泥鰍的承載量,如果每畝生產200千克泥鰍,在考慮泥鰍生長、曬田等因素的基礎上,則至少在稻田中需要開挖溝、凼的面積為150平方米,即占稻田面積的20%左右。
二、防洪防逃防敵害措施
泥鰍的逃逸能力較強,進排水口、田埂的漏洞、垮塌,大雨時水漫過田埂等都易造成泥鰍的逃逸,因此,養殖泥鰍的稻田都要加高加固田埂,扎好進排水口,做到能排能灌。有條件的話,在稻田四周圍一圈網,可以較好地起到防逃的效果。在放養鰍種前徹底清塘,清除池邊雜草,保持養殖環境衛生,進水口要用鐵篩網圍攔好,嚴防野雜魚、水蛇、青蛙、水鼠、水蜈蚣、紅娘華等敵害生物侵入。另外,水鳥也是泥鰍的天敵,應做好防護措施。
三、苗種規格不能太小
由于泥鰍幼體在發育過程中要經歷多次變化,到3厘米后,才發育完全,因此,稻田養殖的泥鰍苗規格不能太小,否則影響存活率。建議稻田養殖的泥鰍規格要大于3厘米。
四、泥鰍的科學投喂
泥鰍為雜食性魚類,在天然水域中以昆蟲幼蟲、水蚯蚓、底棲生物、小型甲殼類動物、植物碎屑、有機物質等為食。但這些天然有機物質滿足不了泥鰍的生長需求,還應以飼料喂養為主,飼料的粗蛋白含量要達到35%才能滿足泥鰍的生長需要。建議投喂浮性顆粒飼料,日投喂2次,上午9~10時、下午5~6時。投飼量一般按泥鰍總體重的3%~5%計算,上午投喂日餌量的40%,下午投喂日餌量的60%。每次投喂的餌量以2小時吃完為標準。
五、稻田水質管理
日常應保持田中水質清新,適時加注新水。苗種放養后,稻田水深度保持在5厘米以上,養殖中期大約7月中旬,正是高溫季節,田間水深度應保持在10厘米以上。養殖期間一般3~5天換水1次。
六、稻田的施肥和用藥
一般養鰍稻田先前耕一次即可,耕田與施肥綜合進行。施肥的原則應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且少量多次。每畝田每季稻施基肥500千克,視水質情況施追肥。化肥不能使用氨水和碳銨,否則會造成泥鰍中毒。養殖稻田施農藥的最佳時間是在插秧前3~5天或插秧后5~7天。下雨前不可施農藥,在噴灑農藥前適當加深田水,以稀釋落入水中農藥的濃度,施藥時噴嘴要斜向稻葉或朝上,盡量將藥噴在稻葉上,以利提高防治病蟲效力,同時減少藥物落入水中對泥鰍造成危害。由于是稻鰍共生養殖,在水稻用藥時,必須考慮到不能對泥鰍造成傷害,還要保證泥鰍的食用安全性。
七、重點防治兩種泥鰍病
稻田養殖泥鰍主要有兩種病,一種是車輪蟲病,由車輪蟲寄生所致。還有一種是腸炎病,如不及時防治,極易造成泥鰍死亡。在養殖中還會發現水霉病、腐鰭病、赤皮病等,應及時做好鰍病預防工作,在發現患病后,做到準確診斷、科學用藥。
(張華東 江蘇省濱海市睦鄰開發區政府)
春季養兔防病用料“三要”
一、要控糖
春季飼料相對缺乏,養殖戶常用較多的精料飼喂家兔,如玉米、瓜干、小麥等,這種做法很不科學。精料中含有很多糖分(淀粉),濃度過高的糖分在家兔的小腸中不能被完全消化,進入大腸后,被細菌分解產生大量醋酸、丙酸、丁酸等有機酸,增加大腸腸液的滲透壓;同時,糖分還可成為細菌良好的培養基,為細菌的繁殖提供大量的能源,致使大腸桿菌或魏氏梭菌大量增殖,產生致死性毒素,損害腸道黏膜。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大腸對電解質、水分的吸收出現障礙,會導致嚴重的腹瀉,家兔可因酸中毒、脫水、電解質紊亂而死亡。另外,細菌毒素還會對家兔的神經系統造成危害,引起腸毒血癥,加快病兔死亡。根據家兔生長發育階段不同,家兔每天精料的補充量應為50克~150克。
二、要投粗
家兔對粗纖維的消化率很高,飼養家兔應以粗飼料為主,粗纖維含量不應低于14%,否則,家兔腸細胞缺少必要的摩擦刺激,活力降低,會引起黏液性腸炎。春季青綠多汁飼料相對缺乏,養殖戶應充分利用好各種干粗飼料,如青干草、干樹葉、玉米葉、玉米秸、豆秸等。玉米葉應盡量切短,玉米秸和豆秸的角質化成分較多,為便于家兔采食、防止浪費,應磨碎后加水拌鹽飼喂。粗飼料一次投喂量不要過大,防止浪費。
三、要補充維生素
維生素缺乏易引起多種疾病。為補充維生素,可選擇胡蘿卜、青蘿卜、白菜、南瓜、青貯飼料飼喂家兔。但需要注意的是,青貯飼料的用量要控制在日糧總量的5%~10%,防止引起酸中毒;盡量不要給懷孕母兔飼喂青貯飼料,防止引起流產。腐爛的瓜、菜一定不要喂兔,防止引起腹瀉和中毒。
發芽飼料營養豐富,是補充維生素的上等飼料。制備方法:將麥類、谷子等用20℃左右的溫水淘洗,除去秕粒、雜質、沙土,撈出后放在盆子里,蓋頂上攤平,厚2.5厘米~5厘米,控制室溫為15℃~20℃,待麥芽長至6厘米~8厘米時,即可飼喂家兔。
(洪 光 吉林省大安市龍沼鎮新豐村)
草粉喂鹿好處多
草粉喂鹿,就是將玉米秸、豆秸、稻草、麥秸、花生秧、干樹葉、干草等用草粉機磨成粉末喂鹿。其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提高飼料的利用率,降低養鹿成本,磨成草粉的飼料,其利用率能達到100%。
草粉喂鹿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取100千克草粉和大約100千克熱水,攪拌均勻后,在水泥地面上堆成高堆或放入池子中悶2~3小時,使其發酵和軟化。然后將混合的精料(玉米面、豆餅、食鹽、骨粉等)與發酵的草粉拌勻,再發酵2~3小時后即可喂鹿。草粉經過發酵后略帶酸味,鹿愛吃,生長快。
(朱廣凱 河南省太康縣遜母口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