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牧產業全產業鏈有其特殊性,最重要的環節就是要解決好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談到新希望全產業鏈思路時說。
“在中國,過去買了房子的人都賺了錢,哪有說當奴隸還能大把賺錢的。”
——6月13日,素以“雷言”著稱的地產商任志強一番“無房奴”說,引發網友熱議。
“2008年宏觀調控的時候,其實我們本來就應該去完成這個調整的,但就像洗澡一樣,洗到一半突然把我們拉起來了。拉起來之后過兩年再洗一次澡,我真希望我們一次洗完算了。”
——萬科總裁郁亮表示,希望此輪宏觀調控不要半途而廢。
“像酒后駕車一樣有激情,但可能出人命。”
——百度CEO李彥宏近日表達了對移動互聯網狂熱氛圍的憂慮,認為暫時還看不到其穩定的商業模式。
“拿國產的和世界一流的品牌相比,是侮辱大家的智商。”
——中國電信天翼3G手機交易會期間,小米公司董事長兼CEO雷軍憤怒回應小米成本。
“馮侖老說民營企業家既軟弱又搖擺,我想說明,我永遠是軟弱,從不搖擺。沒有說自己硬的,但是真的軟弱的人,貓急了還有上房的時候。”
——6月1日,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在參加“正和島”上線活動時如是說。
“第一,這個學位拿了也沒有什么用。第二,回到中國后不應說自己是美國的博士。”
——近日唐駿在一次公開演講中首次談到“學歷門”事件,并承認自己的錯誤。
@孫宏斌
和綠城戰略合作發布后,收到無數短信和電話,抱歉所有短信都沒回大多電話都沒接。有的為我們高興,有的為我們擔擾,主要是擔心我們的現金流。我想說一是你干啥都有風險,不承擔風險就啥也干不了;二是我們已經認真考慮過風險,也會認真控制風險,順馳的教訓已經吸取,我們不會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
@許小年
銀行的經營目標不是“優先保障重大在建續建項目”,而是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保證儲蓄者的存款收益和股東的回報。經過這么多年的改革,監管當局還把銀行當成政府的提款機,不出壞賬才怪。
@夏華
領導者要像數學家一樣思考,“加”讓對的人進入,“減”讓不適合的人離開,“乘”用授權增加員工自信,“除”把榮耀分給員工。
@王利芬
今天的互聯網時代有很明顯的不同,現實感會更強,你要用理想、精神、價值觀來代替物質上的刺激,這個是不行的。你不要只講價值、講理想、講企業的未來。價值驅動、理想驅動是放在第二位的,錢永遠是第一位的。
@王石
問:概括說,成功企業家成功要素。答:第一,永不滿足的雄心和好奇心;第二,堅守價值底線,寧可平庸,不可失去神圣的目標,否則創造力等于破壞力!第三,社會資源整合能力;第四,面對困境和失敗的承受和反彈力。
@陳年
今天和人說起凡客初期,竟已是五年前的事情了。話說當時有人建議我們叫PPT,雖然那時的心情是徹底的反感,但回想起來也是有意思的片段。于是不免有些同情地想:后來的這品那品,大概也是基于此類信口開河的建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