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金星啤酒以凈資產1549.93萬元在鄭州市產權交易市場掛牌出售,評估結果已獲隴海村村民戶代表大會確認。但轉讓不包括該企業正在使用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及商標使用權。
金星啤酒董事長張鐵山已經與村民談好了補償條件,要全部收購過來,還要走掛牌出售法律程序;另一方面,金星啤酒借此引進融資。
8億重組河南航空
6月18日,由河南煤化集團牽頭,與河南交通投資集團、鄭州地產集團共同出資的河南省管國有企業河南民航發展投資有限公司舉行了揭牌儀式。這意味著重組后的河南航空成為河南本土航空公司,而此前在國航2011年年報中出現的深航將控股30%的消息也未成真,深航將徹底與河南航空斷絕關系。
河南航投公布的4個投資項目包括,貨運航空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河南航空大廈及航投公司綜合樓。其中貨運航空的投資總額及今年是否投資尚待定,其他幾項投資總額分別為30億、1.4億及1.2億;2012年投資金額為6億、9800萬及1.2億。
豫派服企謀求轉型
6月12日晚,婭麗達在其秋冬季產品發布會上展示了上衣產品,進軍女裝市場。幾年來,婭麗達一直對外堅稱“源自1995年只做女褲”的口號。事實上,在鄭州服裝業第一梯隊中,只有婭麗達一直在堅持做女褲的路徑。去年9月,鄭州褲業領軍品牌夢舒雅高調宣布進軍女裝市場,并把門店更名為“領秀·夢舒雅”。 豫派女褲時代邁向了女裝時代。
東方今典平頂山項目開工
6月28日上午,東方今典平頂山科技總部新城項目在新城區開工。揭開了平頂山產業經濟的新篇章。東方今典平頂山科技總部新城項目的建設,為平頂山區域保障服務體系的建設提供了發展動力,建立園區經濟在產業經濟、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李中央,河南省民營經濟研究會會長、省高級人民法院原院長李道民,濟南軍區原副參謀長曾慶祝少將,市委書記趙頃霖,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建生等出席開工儀式并為工程開工奠基,并發表重要講話。
好想你進軍特色旅游業務
6月14日,好想你發布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公告,審議通過了《關于變更公司經營范圍及修改<公司章程>的議案》。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公司發布的經營范圍變更的相關公告中,新增了“特色旅游景區管理”這一業務。好想你一直專注于紅棗類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業務,是紅棗行業唯一一家上市公司。而特色旅游景區管理”其實也是圍繞公司主營業務開展的。公司開展特色旅游景區管理是為了發展紅棗文化、企業文化,最終的目的還是讓更多人認識紅棗,知道紅棗的好處。從而促進公司的長遠發展,持續保持公司在紅棗行業的龍頭地位。
思可達首發申請未通過
中國證監會6月12日晚間公告,中國證監會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2012年第48次會議于2012年6月12日召開,河南思可達光伏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申請未通過。思可達此次擬發行3450萬股,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為13450萬股,擬于深交所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太陽能電池用玻璃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河南思可達光伏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以太陽能超白、超透光伏玻璃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業內人士指出,依賴政府補貼、業績初現下滑趨勢、緊張的現金流三大“傷”成為上市絆腳石。
2012浙商全國500強
歷時三個月,《浙商》雜志重磅推出2012浙商全國500強,榜單系統地解析了浙商的生存狀態。2011年,處在三荒兩高(用工荒、用電荒、用錢荒;高成本、高稅負)之下,民營企業的處境并不樂觀。但就在這樣的狀況下,浙商卻實現了一次飛躍,不僅上榜的500家企業的總營收創造了3.26萬億元的新高,比去年增長了6100億元,增幅達到23%,還誕生了首家千億級企業。百億企業規模也迅速擴容,從去年的60家增至86家。那么,浙商是如何實現自身的穩健成長?他們憑借什么保持自己的經濟地位?為什么在榜單中會出現企業營收增長卻利潤下降的現象,是否意味著浙商將面臨許多不確定性的挑戰?
《新楚商》
排行榜中看武漢
為城市劃線,是絕對的中國特色。中部唯一的1.5線城市,成為武漢的談資,更有執政者不失時機地展示更大的追求——早日再拿掉一個0.5,爭做一線城市。變成1.5線城市之后,眼看著前面就只有北上廣了。
這引發了我們的思考,除了“線”以外,還能怎樣區分和衡量城市?應該以怎樣的視角來觀察城市?外界怎么看武漢?更量化的城市序列里,武漢被擺在了什么位置?
一個指標很難評價一座城。GDP太拜金,城市綜合競爭力又太空泛。于是,《新楚商》雜志選擇了排行榜,通過榜單看武漢。不同于官方統計機構注重數據化的排名,也不同于科研機構注重對城市進行比較研究,而是希望借助榜單敘事,把所有對武漢的關注與評價進行一次梳理,讓外界能更認識武漢,讓武漢更看清武漢。
《蘇商》
“包孕吳越,共建共享”
5月23日,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蘇商》雜志、《浙商》雜志等單位聯合主辦的“2012江浙工商業領袖(紫金山)峰會”,在南京紫金山莊隆重舉行。本次峰會以“包孕吳越,共建共享”為主題,旨在借力國內頂尖的商智資源,為處于經濟寒冬中的蘇商、浙商研判形勢,發掘機遇,創新模式,合作共贏。國內經濟學界泰斗級人物、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教授蒞臨峰會現場,與來自江浙地區的1200位商界精英,共同探尋新形勢下江浙融合的新路徑。結合此次峰會上官產學三界代表發言的要點,本刊從當下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的現實切入,對目前企業經營管理中所遇到的諸多共性問題,進行了多維度的透析,以期為讀者提供一些破解成長瓶頸的有效路徑。
《新晉商》
山西首富們的突圍之路
當代山西籍或者山西本土的企業家當中,富甲天下者大有人在。作為首富,除了代表著財富數字,同時也預示著一種經濟方向。無論是郭臺銘從低端產業鏈向上游的搏殺,還是李彥宏科技改變生活的韜略,抑或是李兆會在資本市場上的游弋,還是邢利斌向農業生態文化的挺進,其實就是晉商企業轉型突圍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