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一生中用過多位秘書,其中最著名的當數胡喬木、陳伯達、田家英。毛澤東和這幾位秘書的交往,可以讓我們獲得不少啟迪。
欣賞真才實學
秘書應是領導的得力助手,博古通今的毛澤東非常重視秘書的選拔。毛澤東認為,秘書必須有真才實學。學問好比登高望遠,學問越多,就站得越高,望得越遠;而學問低的人,就好比在山溝里走路。因此,毛澤東選秘書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要有學問”。
毛澤東有每天看書讀報的習慣。有一天,他在《中國青年》雜志上看到一篇署名“胡喬木”的文章,產生了極大興趣。那是一篇紀念五四運動21周年的文章,毛澤東深深地為胡喬木的文采所打動,他發現“胡喬木是個人才”,所以后來點名要調胡喬木來給自己當秘書。
注重思想深度
陳伯達能當選毛澤東的秘書,是因為他在延安的一次座談會上較有特色的發言。那次座談會上,大家圍繞孫中山的思想發生爭論,陳伯達也就此發表了言簡意賅的觀點。陳伯達的發言得到了與會者的熱烈掌聲,也引起了毛澤東的極大興趣。毛澤東當場邊鼓掌邊站起來說:“剛才陳伯達同志的發言很好,很恰當地分析了孫中山思想的階級屬性問題……”散會后,毛澤東就把陳伯達留了下來。
田家英能夠引起毛澤東的注意,起因是1942年田家英在延安《解放日報》上發表的《從侯方域說起》一文。那是一篇千字左右的短文,但是毛澤東在這篇短文的字里行間發現了作者扎實的文史功底和敏銳的思想。此后不久,毛澤東把田家英調來當毛岸英的語文、歷史老師,又經過幾次特殊的“面試”,終于決定選調田家英為自己的秘書。
喜歡高雅興趣
毛澤東非常看重個人的業余愛好。他認為,一個人學問再高,官職再大,如果業余愛好品味低下,就是一個不夠完美的人。
寫詩填詞是毛澤東的一大嗜好,也是胡喬木的最大愛好。為了更適合做毛澤東的秘書,胡喬木經常在工作之余用心研讀古詩詞。在空閑的時候,胡喬木總是以小學生的姿態虛心向毛澤東討教古詩詞。胡喬木的虛心好學,特別是他和毛澤東的共同愛好,深得毛澤東的欣賞和肯定。
田家英比毛澤東小29歲,但是知識學問并沒有代溝。田家英有深厚的文史功底,且喜歡研究文史,這一點跟毛澤東一拍即合。在工作之余,兩人一起談古論今,關系如同父子一般親切。
重視調查研究
毛澤東做事非常認真,他經常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1961年,為了確切地了解廣大勞動人民的真實思想,以及農村和工廠的真實情況,毛澤東指示田家英、胡喬木、陳伯達分別帶領調查組下鄉調查。在調查期間,毛澤東每天打電話向他們了解搞調查的真實情況,要求他們深入基層,與基層群眾面對面地交談。為了掌握真實的情況,毛澤東對調查的人員組成、調查方法、對象、時間等都一一作了詳細布置,從中可以看出毛澤東對調查工作的重視程度。
看重誠實人品
眾所周知,毛澤東是最看重人品的。學問再高,如果沒有過硬的人品,也得不到重用。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大都老老實實,勤勤懇懇,忠心耿耿。毛澤東不喜歡自作主張、愛出風頭和投機鉆營的人。相對于胡喬木和田家英來說,陳伯達就顯得有點“油滑”,毛澤東后來對此是有所洞察和鄙棄的。
(摘自《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