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展示】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鄭振鐸是我國的著名作家,在1927年11月30日,他30歲生日時,他在日記里激勵自己說:“‘人生半途’一事無成,不自愧疚。”然后,他制訂出了今后努力的目標:1.讀書勿草率,每讀一書必一頁一頁讀過。隨有修見,即做札記。2.當日事當日即做。3.勿游惰費時。4.勿逞妄想。5.做事讀書,須有秩序。6.每天需用功語言,英、法或德。7.做文須先熟思,做畢要改。8.不做非行之文。
我國著名中醫學家岳美中給自己定的自律條文也很值得我們學習。他幾十年的生活是“日理臨床夜讀書”過來的。他為了抓緊時間多學習多工作,給自己定了“自律”——要有恒、要專一、要入細、戒玩嬉、節嗜好。
閱讀上面的文字后,你有怎樣的感想?要求選擇一個角度,一個側面構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自選,標題自擬,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原作雛形】
自律,閃光的瓔珞
荀子《勸學》有云:“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這木,這金,或許原本只是平凡之物,但是在“繩之”“礪之”后,原本的凡木、凡金便一躍而成為人類的重用器物。也就是說,絕對自由有時候并非對人有益;相反,在一定約束下,反而更能有所成就。
自律的人可以成就自己。回顧歷史,放眼現實,因自律而聞名的人比比皆是。子罕拒絕他人的美玉,以不貪為寶,這就是自律。他也因此得到他人的尊敬。岳飛曾說過“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這也是自律,這也是岳王爺受后世敬仰的重要原因。鄭振鐸在30歲生日時,在日記里激勵自己,然后制訂出了今后的努力目標,并嚴格要求自己。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自律成就了自己。
自律亦可以影響他人。宋元之際,世道紛亂。一天,學者許衡走在路上,口渴難耐之時,忽然發現路旁有一株梨樹,許多人正涌向那里摘梨吃,他卻不為所動,別人問他為什么不摘一個吃來解渴?他說:“此非吾梨,豈能亂摘?”別人勸他說:“亂世梨無主。”他則正色道:“梨雖無主,吾心有主。”以后每當果樹果實成熟,掉落在地上,鄉里小孩從那邊經過也不看一眼,鄉民都這樣教導子弟,不要有貪取的心理,自此鄉里求學的風氣逐漸盛大,民風日漸淳樸。
然而,在現實社會,有一些戴著假面具的高官,明一套,暗一套,自以為能瞞天過海,豈知法網恢恢,疏而不漏。陳水扁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嗎?他的“洗錢”事件在臺灣弄得沸沸揚揚。作為臺灣的領導人,他手中掌握著大權。在金錢的面前,他將一切都忘了,夢想著以后到國外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然而到頭來他終究是■鐺入獄,遺臭萬年。為了一己私利,滿足貪欲而丟棄了自律的人,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嚴懲。
俗語有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為了能夠使自己“成方”“成圓”,我們在自由的發揮中,時不時地需要亮出自我約束之繩以自我反省,在重疊的誘惑面前,狠狠勒醒自己,警告自己,有所為有所不為。
升格建議
本文是一篇規范的議論文,結構完整,條理清晰。然而文章有兩個方面需要升格提升,方能成就一篇優秀的文章:
1.文章選用的素材陳舊,使文章缺少時代氣息以及現實意義,這樣的文章在高考中能夠得到基本分,但是很難得到高分。作者修改時要注意選取時新的素材。
2.文章缺少論證性的語言,敘述性文字過多,削弱了文章的論證性。作者修改時要注意聯系論據進行論證。如果能采用對比論證的方法進行論證,會使文章更為出彩。
【升格示例】
自律,閃光的瓔珞
□劉 月
荀子《勸學》有云:“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這木,這金,或許原本只是平凡之物,但是在“繩之”“礪之”后,原本的凡木、凡金便一躍而成為人類的重要器物。也就是說,絕對自由有時候對人并非絕對有益;相反,在一定約束下,人反而更能有所成就。
自律的人可以成就自己。回顧歷史,放眼現實,因自律而聞名的人比比皆是。子罕拒絕他人的美玉,以不貪為寶,這就是自律。他也因此得到他人的尊敬。岳飛曾說過“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這就是自律。這就是岳飛受后世敬仰的重要原因之一。鄭振鐸在30歲生日時,在日記里激勵自己,制訂了今后努力的目標,并嚴格要求自己。這,同樣是自律。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的自律成就了自己。
自律亦可以影響他人。2005年感動中國的王順友,一個普通的鄉村郵遞員,就是當代恪守“慎獨”的典范。他一個人20年走了26萬多公里的寂寞郵路。盡管生存環境和工作條件十分惡劣,但他沒有延誤過一個班期,沒有丟失過一封郵件,投遞準確率達100%。他說:“保證郵件送到,是我的責任。”在漫漫“孤獨之旅”上,他對自己嚴格要求;在“一個人的長征”中,他為無數山里人服務的執著奉獻精神,是人類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然而,在現實社會,有一些人、一些企業卻為了追逐利益,全然不顧消費者的安全。前段時間有媒體爆料稱肯德基炸制薯條的油是7天換一次,炸雞用的油是4到5天換一次。“盛油的機器只有到了深夜才停,一整天不停地炸。炸薯條的油到后來都變黑了,炸雞的油最后是土黃色的。”每天晚上,都會有工作人員把這些油中的油渣濾掉,第二天繼續使用。當然存在地溝油問題的并不僅僅是肯德基,“俏江南”南京店也卷入了地溝油風波,后來甚至出現了跨省的地溝油回收轉賣事件。而這些人最終都逃不過法律的制裁。如果他們當初能夠約束自己,有誠信,有良知,就不會落得個害人害己的下場。
俗語有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為了能夠使自己“成方”“成圓”,我們在生活中要時不時地亮出自我約束之繩以自我約束,在種種誘惑面前,警告自己:有所為,有所不為。
升格點評
文章開篇引述《勸學》中的名言,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論點——一定的約束可以使人有所成就。然后文章從“自律的人可以成就自己”“自律亦可以影響他人”兩個角度進行論證,然后聯系實際進行深層剖析,最后總結收束全文,提出希望和呼吁。文章結構完整,論證嚴密,論據很具代表性和說服力。
【片段集錦】
一
英國著名教育家約翰·洛克說:“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養成習慣的一種大事。”這點,我們應向周總理學習。美國總統尼克松曾在他寫的《領袖們》一書對此作過評價。尼克松說:“周恩來的敏捷機智大大超過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領袖。這是中國獨有的特殊的品德。他待人很謙虛但很沉著堅定。”周恩來的文明談吐、禮貌舉止和他所具有的令人折服的氣質和風度,正是他那高尚的品德、寬闊的胸襟、超群的智慧、美好高尚心靈的生動體現。看來,文明、禮儀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首先,注意培養自己美好高尚的心靈。從表面上看,文明禮貌是外在的,而實際上外在的形式下蘊涵著內在的思想和情感。真正講文明懂禮貌的人,是有著美好心靈的人。美好的語言來自于美好的心靈,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言為心聲”“形為內現”。其次,要在實踐中用文明禮貌的道德標準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文明禮貌,重在表現。德國著名文學家歌德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的確,人們總是根據你的言談舉止評價你。因為,禮貌是人類和諧相處的金鑰匙,只有擁有它才會有幸福、快樂。
二
貝盧斯科尼終于因為自己的出言不遜而后悔不迭,只好尷尬地召開了一個記者招待會,向梅塞德斯·布雷索和全國女性觀眾道歉。
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都和貝盧斯科尼一樣,喜歡嘲笑別人。什么“熊貓”“恐龍”“衰鍋”“秀逗”等,不一而足。俗話說“人之發膚,受之父母”,長得好不好看又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這有什么好取笑的呢?另外,學習或工作成績不理想,就更不能取笑了。作為同學或同事,我們理應給予幫助,而不是去嘲笑人家!前兩天,有個女同事因犯了點小錯被經理說了兩句,其實這也正常,但同辦公室一位口無遮攔的男同事卻立即嘲笑她是“蠢驢”。不料那位女同事也不甘示弱地反駁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們同在一個辦公室,我是蠢驢,那你是什么?你這么聰明,去年還不是被總經理罵得狗血淋頭?”那位男同事不僅被說得無言以對,甚至還被揭了短,只能無趣地低下頭繼續工作了。人際交往,譏諷他人不僅不能襯托自己,甚至還會使自己陷入尷尬的局面!
三
墨子創立的墨學在春秋戰國時代曾與孔子創立的儒學并駕齊驅,是那個時代博愛眾生、救世濟困、制暴扶貧、道德重建的重要力量。《韓非子·顯學》記載:“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呂不韋說:“孔、墨徒屬彌眾,弟子彌豐,充滿天下。”莊子也較為客觀地評說墨子:“不侈于后世,不靡于萬物,不暉于數度,以繩墨自矯,而備世之急。”這些評說都出自與墨子相距不遠的名家之口,可信度極高。
但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物,個人的生活狀況卻超乎我們的想象。用某些現代人的標準看,墨子一生活得其實很不“瀟灑”。他出身平民,家境并不寬裕,估計也就是一個下崗再就業的水準。后來他因為才華出眾,在當時的政治、思想、科技、軍事等各個領域都占有顯赫地位,有不少王公君主向他求教,有很多人追隨他,可以說是大“火”了。可他卻不懂得利用自己頭上的“光環”和別人對他的尊重為自己撈好處,過養尊處優的上等人生活,而是依然與弟子們一道兒穿粗衣,著草鞋。或游走諸侯各國,宣傳“兼愛非攻”的主張;或精研守城之術,為弟子授業解惑;或專注于數理邏輯,培養科學的態度和精神。他不會像孔子那樣擺“圣人譜”,也不會像莊子那樣“玩瀟灑”。在他身上,真正體現出了艱苦樸素、勤奮刻苦、務實肯干、不怕犧牲、勇于創造的民族精神。而這,正是中國人至今仍在倡導的優秀傳統。
四
《禮記·中庸》上講:“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意思是說,君子根據自己所處地位而做事,不羨慕自身以外的東西。處在上面的人,不欺凌下面的人;處在下面地位的人,不攀附上級。這是古人對“正直”這個概念的一個很恰當的詮釋,同時也應該是一個領導干部的修身之道,立身之本。為人處世也好,為官從政也罷,必須先打好正直高尚的道德根基,然后才能談得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五
在品行的好壞方面,我有自己的看法。什么叫好?什么叫壞?我不通倫理學,沒有深邃的理論,我只能講幾句大白話。我認為,只替自己著想,只考慮個人利益,就是壞。反之,能替別人著想,考慮別人的利益,就是好。為自己著想和為別人著想,后者能超過一半,他就是好人,低于一半,則是不好的人;低得過多則是壞人。拿這個尺度來衡量一下自己,我只能承認自己是一個好人。我盡管有不少的私心雜念,但是總起來看,我考慮別人的利益還是多于一半的。至于說真話與說謊,這當然也是衡量品行的標準。我說過不少謊話,因為非此則不能生存。但是我還是敢于說真話的。我的真話總是大大地超過謊話。因此我是一個好人。
【孔煒/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