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正要去上課。突然,有人在背后喊我,聲音遠遠的。我扭過頭看去,是一個農民模樣的人,但我卻不認識他。
他說,馬老師,馬上就要上課了,我給閨女捎了些錢,麻煩你轉交給她。噢,原來他是我們班一個女生的家長。他隨即從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沓錢,當時我并沒有太多地在意,只是想著家長盡快把錢交給我,因為上課鈴已經響了。
但他遲遲不肯給我,不斷地數著他手中的錢。我這才注意到了,那一沓錢最外面的一張是100元,里邊有兩張20元,還有一張10元,剩下便是厚厚的一沓兩元一元的零鈔了。他又翻來覆去地數了幾遍,嘴里念叨,怎么會少了一張呢。
看著這些零鈔,我當時突然有一種哽咽的感覺。十幾年前我上高中時,父親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冬天給我送錢去,凍得紅裂的手心里攥緊的便是類似這樣的一堆零錢,甚至里邊夾雜著舊版的分紙幣。而今天的這一堆零錢當中,可能也有省下的柴米油鹽的錢,可能也有父母得病了舍不得吃藥的錢,也許有幾塊錢是剛剛賣了雞蛋得來的,甚至有的還是借別人的,上面尚留有別人的余溫。可現在,他都給他的女兒拿來了。
我問,少了多少呢?
5元。家長有些捶胸頓足。嘴里不停地說:“走的時候,我明明湊夠了的,怎么會少了呢?這要怎么辦?”這位父親顯然有些著急了。
我說不要緊,就這樣先給我吧。家長有些遲疑,但最終還是給了我。后來,家長走了,一邊走,一邊還不斷地上上下下摸自己的衣兜,尋找他那不知遺失在何處的5元錢。
那節課,我上得不好,腦海中總是浮現著家長找錢的著急樣子,鼻子酸酸的。下課后,我也沒有把錢給我的學生,而是直接回到了辦公室。
在搭上自己的5塊錢后,我把所有的零錢都換成了整鈔。給我的學生的時候,我也只是輕描淡寫,簡單地告訴她這是父親捎來的,學生點了點頭便走了。
我深知那一堆零鈔的重量。我不想把它壓在我的學生稚嫩的雙肩上。我知道,我這樣做實際上也并沒有改變什么,但我似乎只能做到這一點。
我以為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不料一天上午,這位家長又找到我,有些局促不安地從兜里掏出了5元錢遞給我,并說:“閨女前些日子寫信給我,說我這次給她捎來的錢有些不一樣,因為她從來沒有收到過家里這么齊整的錢,讀完信后,我便猜出了事情的原委,并且感覺到你肯定墊進去了幾元錢,所以我今天給你送來了。”
我百般推辭,我說5元錢的事,就算了吧。但家長卻極認真的樣子,半天推搡過后家長突然好像生氣了,一把把那5元錢塞到了我的手里。簡單的幾句客氣話之后,便一扭頭走進深秋的風里。
我突然想起了我那位可愛的學生,作為貧窮人家的子女,她竟然知道貧窮人家的錢是什么樣子的,我更喜歡這樣的父親,因為他知道貧窮的風骨是什么。
這個世界窮人不少,但能夠高擎自己的靈魂活著的人不多。很多的人常常因為很可憐的一點利益而丟失自己最寶貴的東西,從而使缺少精神之鈣的虛弱身體在這個世界猝然跌倒。
相關鏈接
長沙市義務教育階段近十萬貧困生將享受中央和地方提供的免費教材。他們的課本上將蓋有一個“本書由國家免費提供”的印章。國家為貧困生提供免費教材,為的是減輕貧困家庭的負擔,讓孩子們無論貧富都能站在一個公平的教育起跑線上。遺憾的是,“本書由國家免費提供”如同一個印章,蓋在了貧困生的心靈上……
——莫林浩《北京青年報》
動手寫一寫
這是摘自《北京青年報》的一段文字,同學們,你們對長沙市的這一做法有什么想法,結合剛剛讀過的故事,抒寫一下心中所想。
結束語
母親有意無意的做法,讓乞丐叩開了改變自己命運的那扇門;日久天長,一些習慣的養成改變著我們的思維,一切好像本應如此,殊不知,我們已經陷入了自己設置的行為規范里;貧窮讓人無奈,讓人正視自己的位置,但蓋在貧困生心靈上的那個章,讓人感慨良多。正視生活,不要在忙碌的生活中迷失自我,善待自己,善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