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房子
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耿寺小學 肖文濤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這是從堯舜時期就流傳下來的春節習俗。這不,大清早,媽媽和我就開始忙碌了。
第一項工作,搬東西。媽媽搬大的,而我挑小的東西往外轉移。我剛把凳子搬到院子里,就聽見屋里“嘩啦”一聲響。我忙跑回去看,原來媽媽移動柜子時,不小心把柜頂上的東西弄下來了。一面鏡子受牽連,被砸碎了。聽,媽媽還真會為自己圓場:“‘碎碎’平安。”哈哈!
第二項工作,掃房子。媽媽頭戴棉帽,用絲巾蒙住了臉,還特意戴上了爸爸的防風眼鏡,那打扮就像是準備迎接一場沙塵暴的到來似的。我呢,戴上爸爸的摩托車頭盔,真正變成了“大頭兒子”。我們將掃帚綁在棍子上,然后開始清掃。看著墻壁和房頂好像沒有多少灰塵似的,誰知一掃起來,那些灰塵隨著前來掃蕩的掃帚,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我使勁兒聞了聞,還真有一股陳舊的味道。“濤濤,看那兒,蜘蛛網還在呢。”媽媽提醒道。我回頭一看,可不是嗎?于是我高舉著掃帚向它掃去,沒留意腳下,只聽“撲通”一聲,我被一個小板凳給絆倒了,手中的掃帚也順勢去“親吻”窗戶,只聽見“啪”的一聲,一塊窗玻璃被它“吻”出了一道裂縫。“臭蜘蛛網,給我玩‘調虎離山計’呀,我饒不了你!”我站起來憤憤地說,也顧不上拍身上的灰,就揮舞著“武器”再次向它沖去。這下,那蜘蛛網終于被掃下來了,可用力過猛,差點掃到媽媽的頭上……
終于掃完了,看著一塵不染的屋子,媽媽笑著問我:“知道新年是怎么來的嗎?”這個問題太簡單了,當然是掃出來的呀!對嗎,同學?
點評
小作者借鑒了《洗澡過年》的寫法,用諺語開篇,引出正文。正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并緊扣題目,略寫“搬東西”,詳寫“掃房子”,尤其是抓住在掃的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蜘蛛網,將掃的過程寫得趣味橫生。結尾的情感抒發緊扣上文的敘述,收筆干凈。
【佳段采擷】
臘月二十七八,家里就開始燉肉。家境好的,就把過年用的臘肉、臘豬頭、臘豬腳桿、紅白蘿卜干,放進鍋里,加上花椒、辣子、生姜、橘皮。灶下要用老山柴疙瘩,這樣才熬灶,燉出的肉才香。臘肉,是平時就用灶火柴煙,早熏得黑紅發亮,油光欲滴。有經驗的人,一看哪家煙囪的煙冒得高,冒得隆,這家人就旺,就發,就好。這時,村里常有三兩群小子聚在一起,看哪家先燉肉,哪家先啃骨頭。各家的狗,就跟在各家孩子身后,使勁兒搖著尾巴,待小主人嘣嘣地啃光肉,不啃了,好賞賜給它。狗,也好不容易啃一回骨頭呀。
——松林灣《記憶中的“過年”》
趕到場上,已是人山人海了,各色的年貨花了眼,娃娃指東要西,被大人喝止住了。但幾樣東西是不可少的,請回一幅張牙舞爪的門神,再買一張幾個偉人笑瞇瞇地盯著幾大摞人民幣的日歷,還要數幾張寫對聯的紅紙。
然后就數著兜里的錢買東西了,煮湯圓的紅糖二斤、平時少吃的海帶、稱一條活魚(那可是過年吉祥物啊)、逗娃娃的瓜子和糖等等,至于有些叫不出名的菜就不要稱了,免得去出洋相。
——張敬已《趕場》
【新題搶先送】
相信你也對過年充滿了無限的期待,不知你在過年前會做怎樣的準備,是馬不停蹄地把寒假作業寫完,好在過年時放心地玩耍,還是整理自己的房間,以期年后客人來訪時給他們一個驚喜?具體是什么,我可猜不著,還是請你拿起筆,以“我的年前準備”為題,把它寫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