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節的起源可追溯至18世紀的英國,為紀念英籍德國作曲家喬治·弗里德里希·亨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逝世25周年在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舉辦的演出,這是世界上首個音樂節。此后,以紀念某位音樂家為目的而舉辦的演出不斷衍生,在原有的紀念意義上增添更多流行元素,乃至影響其他西方國家開始籌辦各種類型的音樂節。現今,大眾對音樂節的定義是:在某一特定地點用統一內容,或在某一主題的號召下表演現代音樂、民族音樂或某位杰出音樂家的作品,舉行連續數天或幾周的室內外演出活動。
音樂節不拘小節的表演形式、將音樂融入生活、不受場地限制等種種原因,讓這種演出模式在西方國家日趨盛行起來,與此同時音樂節的主題性繼而擴大到更多層面,除古典音樂及民族音樂外,也包含搖滾、民謠、爵士等曲風。世界上比較出名的音樂節包括:美國伍德斯托克搖滾音樂節、英國奧爾德堡音樂節、瑞士蒙投爵士音樂節等。每年中下旬,各類型的音樂節接連舉行,大眾享受音樂之余也增添許多情感交流、釋放自我的機會。至于國內音樂節的出現,則需提及由中國地下搖滾樂隊的發源地—北京迷笛音樂學校所創辦的迷笛音樂節。它是國內首個原創音樂節,從2000年舉辦至今,每年都有幾十支國內外專業樂隊參與演出,更有成千上萬名狂熱觀眾從各地蜂擁而至。起初國內音樂節發展并不順利,大眾對這種演出模式并不熟悉,場地申請、資金籌集、設施規劃等多重原因導致國內音樂節的發展履步維艱。但隨著人們認知度的提升,對物質生活水平需求的提高,音樂節為大眾提供一個釋放壓力的出口,演出市場亦逐步擴大。參加音樂節的歌手由小眾樂隊擴展至越來越多的主流歌手參與其中,力求通過音樂節與觀眾有親密接觸。
近幾年,隨著國內音樂節呈井噴式發展,其市場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伴隨變化接踵而至的是問題產生,與國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的音樂節相比,國內音樂節尚處于起步階段,表演內容的雷同、演出場地周邊配套設施的不完善、未來發展目光短淺等問題都揭示若國內音樂節想要如國外音樂節般持續發展,讓大眾真正暢游于音樂海洋中,仍有一段很長的路需走。不過,只要存有一種堅定的信念,國內音樂節的前景將是一片光明。如下《環球生活》介紹了七個最富盛名的國內外音樂節,與諸位一同體驗音樂狂歡之旅。
長久以來,音樂節都是一種自我表達、自我宣泄的生活方式。觀眾在欣賞歌手帶來的動人表演之余,又可釋放壓力,在音樂中找尋最真實的自我。近年來,隨著國內外音樂節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音樂節不再僅局限于一種節日,除音樂本身外也夾雜著某些商業、利益因素。但不管怎樣,音樂節如同炎炎夏日里一股清涼泉水,旨在為大眾獻上一場精彩絕倫的狂歡體驗。
伍德斯托克音樂節
Woodstock Music Festival
關鍵詞:全球最具影響力搖滾音樂節
首屆伍德斯托克音樂節舉行于1969年8月15—18日,由四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出資并策劃籌辦,為順應美國群眾反戰情緒而以“三天的和平與音樂”為主題。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的出現與當時時代背景頗有牽連,60年代中后期美國戰后思潮激烈,群眾渴求一個與世無爭、和平的世界,于是伍德斯托克應運而生。首屆伍德斯托克吸引了數十萬名嬉皮士,惡劣天氣和擁擠人群使現場變成一場盛大的狂歡聚會,四處彌漫著叛逆、向往和平與自由的嬉皮精神。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的大獲成功,令它最終成為60年代嬉皮運動的象征之一。
蒙特利爾國際爵士音樂節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e Jazz de Montreal
關鍵詞:最具權威的爵士樂殿堂
被稱為“此生絕不可錯過”的蒙特利爾國際爵士音樂節是北美地區最大的爵士音樂節。1978年,加拿大一名狂熱的音樂愛好者Alain Simard懷揣著“把全美國頂級爵士音樂家齊聚蒙特利爾”的夢想而申請創辦了這個音樂節。每年6、7月份舉行的蒙特利爾國際爵士音樂節舉辦至今,早已超脫了音樂演出的單純意義,逐漸成為一個交流音樂的巨大舞臺,同時也是加拿大最具影響力的國際盛事之一。
格拉斯頓伯里音樂節Glastonbury Music Festival
關鍵詞:全球規模最大的戶外音樂節
英國格拉斯頓伯里音樂節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戶外音樂節,于1970年由小鎮的一名農場主Michael Eavis在農場內創辦。早期格拉斯頓伯里以嬉皮文化為主,進入80年代后汲取了更廣泛的音樂內涵,規模逐漸龐大起來。在40多年歲月中,格拉斯頓伯里音樂節因某些因素停辦過十幾次,但最終堅持下來,如今它已成為每屆都會吸引數十萬歌迷的音樂節。格拉斯頓伯里音樂節也邀請眾多流行歌手參與其中,樂壇天后碧昂斯、拉丁歌手夏奇拉、英國組合Florence The Machine等皆是受邀歌手。同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的理想主義不同,格拉斯頓伯里一直保持著英國式的嚴謹作風,管理井井有條。
雷丁音樂節Reading Festival
關鍵詞:英國歷史最悠久音樂節之一
雷丁音樂節以強大的演出陣容及高質量的現場效果出名,同格拉斯頓伯里音樂節號稱英國夏季兩大音樂盛事。雷丁音樂節前身是始于1961年在Richmond舉辦的國際爵士音樂節,1971年受雷丁政府和商會的邀請移至當地舉辦。由于規模不斷壯大,1999年雷丁音樂節的主辦方決定增添利茲(Leeds)為另一演出場地,兩地將同時舉行表演,故雷丁音樂節又稱作“雷丁利茲音樂節”。
迷笛音樂節Midi Music Festival
關鍵詞:國內首個原創音樂節
迷笛音樂節由北京迷笛音樂學校創辦于2000年,是國內音樂節的鼻祖,也是最響亮的音樂品牌。2000年至2003年,迷笛音樂節均免費對外開放,參演樂隊也一律免費演出,而后隨著觀眾數量不斷擴大和資金短缺,迷笛從2004年開始商業運轉,實行售票機制。迷笛音樂節涵蓋了眾多音樂風格,多元化的曲風及日趨成熟的運作體系,令其成為國內音樂節的“龍頭老大”,被視作是中國的“伍德斯托克”。
草莓音樂節Strawberry Music Festival
關鍵詞:融合春天浪漫氣息的音樂節
草莓音樂節是國內音樂品牌摩登天空繼“摩登天空音樂節”后,在2009年創辦的另一個音樂節,旨在打造充滿春天、浪漫、愛的氣息的節日。草莓不止是一種水果,更代表一種享受生活與音樂的態度。草莓音樂節的舞臺上少不了文藝小清新的獨立藝人,這成為它區別于其他音樂節的一大特點。
熱波音樂節Zebra Music Festival
關鍵詞:全方位音樂嘉年華
熱波音樂節自2009年起每年五月初在成都保利198公園舉行,音樂類型主要以搖滾、流行為主。熱波音樂節以注重觀眾現場體驗著稱,將“玩音樂”的理念貫徹始終,同時也首創音樂節“帳篷彈唱會”、“APP市場”、“樂迷廚藝交流會”等活動,讓每一位參與音樂節的觀眾及歌手全方位“玩”起來。熱波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和不同的呈現,將音樂節從小眾音樂愛好者的聚會,發展成主流大眾皆可參與的音樂嘉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