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年齡,對市場部門人員和公共部門人員兩大人群均有影響,出現“各有各的反應”。
市場人
市場部門人員,可謂市場人。他們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反對延遲退休年齡。
陳醫生是某市私立醫師的知名醫師,從業多年,在當地小有名氣。他認為,醫學方面的人才培養不同于其他行業,周期很長,尤其是培養一名優秀的醫生時間更長。其他行業畢業后即可上崗,但醫學畢業生還要經過3年輪轉后再獨立工作。而之后還要隨著不斷積累經驗,才可能成為出色的醫生。
他甚至感概說:“醫生的黃金年齡往往比其他行業都延遲了很多,很多醫生退休后不是繼續返聘,就是在私立醫院工作,其實這都屬于人才流失,因此就醫生而言確實需要延遲退休,以滿足醫療市場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衛生局公布的《2011年基層衛生工作要點》中提出,今年將探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延遲退休政策,以緩解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手短缺難題,卻遭到了大面積的反對聲音。某剛畢業的醫生說:“老人不退,新人難進。沒有新鮮血液注入,醫療衛生事業難有長足發展。”一時間,延遲退休年齡之利弊,各抒己見。
但大多市場人有著本能的一致性反應。
張女士是某外資企業的管理人員,現年43歲,家庭收入良好,她對延遲退休的意見很大。她認為,現在如果50歲退休,像他們這樣有管理經驗的人可以得到企業的返聘。而且企業聘用同時不用替員工交社保,這是他們樂于見到的。當然,如果做的好,企業還會拿出原來給你交社保的部分錢作為獎金。對個人而言,不但領著養老金,還能拿單位的工資。所以她戲稱,甚至想45歲就退休。
而一旦延遲退休,比如延后至55歲,張女士不禁感嘆說:“如果這樣的話,形勢就完全逆轉了。首先55歲以后很難被企業聘用,也拿不到額外的獎金,當然還包括這五年的養老金。而企業方面一下子就增加了不少成本,此舉對他們是增壓。說句實話,得益的是社保機構。這樣不僅多收了幾年養老保險,還能少發幾年。此消彼長就是這個道理。”
對市場人群而言,延遲退休年齡意味著他們承擔了更多福利成本,而福利收益卻在減少。差額這部分錢哪兒去了?用于填補歷史空賬和緩解人口老齡化下現行養老金支付壓力。“損己利人”的事誰也不愿攤上。
體制人
相比較,公共部門人員即體制人,則將享受到客觀紅利。
比如,其延遲退休期間,領到的工資一般都高于平均退休工資,不過多工作幾年罷了。另外,其延遲退休期間,權力的潛收益亦同步順延。
況且退休后依然有著養老金的“雙軌制”。有人說,退休之后不論是誰都成了平頭老百姓,這句話暗含的意思是退休之后大家就公平了。然而事實不盡如此,體制人的退休金整體上高過市場人的養老金。
某市某局處級干部老韓。記者親眼看見他的工資單有5000多元,而據他說退休之后能拿到至少7000元。
提及退休之后公務員比企業員工拿的多這個問題時,老韓竟也一肚子苦水:“跟你說的一樣,退休之后確實比企業多。但是從前自己好歹在政府權力部門,雖說固定工資不算多,可也有些其他途徑的補貼,退休后就僅剩退休工資一項經濟來源。我們現在這個年紀孩子剛工作結婚,正是需要錢的時候。而且前幾年國家不是搞了一個‘崗位設置’嘛,現在我們的退休工資跟事業單位已經拉平了,而以前他們的處級干部的待遇跟我們完全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下屬不少事業單位福利好、獎金多,說實話不少局里的同志都有意見。”
隨后記者又找到了老韓所說的下屬某事業單位,與某位主管人士有了一番對話。
“你們的退休金比企業高很多,是不是像社會猜測的是從其他企業或個人交的那部分拿的呢?”
“那不可能,企業交社保是去勞動局的窗口,我們是人事局的。當然交上去以后國家怎么統籌我就不知道了。不過,企業的想法是能不交就不交,能少交就少交;而我們如果效益好就多交,效益不好則少交。現在所有事業單位人員在退休之后,同一級別拿的工資都一樣的,不存在不公平,只有原來單位交的保險多少有差距。至于企業低那沒辦法,我們退休金的發放是按原有工資來算的,這是國家保障的。企業的工資都是他們自己定,國家不管,退休之后肯定不能按原有工資算了,只能看原有單位交的多少來計算。”
“也就是說你們所有事業單位的退休金,只是在系統內部統籌平衡而已?”
“對,在一個地方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