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下鄉去幫助農民的干部們,沒想到下鄉后反而獲得了難得的“教育”和“幫助”。
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張曉輝下到了邢臺市大桃花村,一周后,他感慨地說,這里雖然很窮,但民風清新。“我們這些長期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心靈多少都受到了污染。這里可以凈化我們。”
在深澤縣西河村,第一次真正住到農村的河北省地稅局副巡視員謝江宜說,這些天情緒一直很激動。他一一走訪五保戶、孤寡老人后,邊接受采訪邊不停地擦拭淚水說:“他們曾經付出了那么多,真沒想到這么不容易”,而“問他們生活怎么樣,他們說,不賴,不賴。”謝江宜說,面對這些人,感覺心酸、汗顏。他說,他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弱勢群體,什么是貧富差距,這會影響他以后的工作。而這里,曾是開國上將呂正操率領人民自衛軍抗日的根據地。
“總結幾天的農村初步直接觀感:一是農民很樸實,很可愛,也很可憐;二是農業基礎很薄弱,產業很落后;三是農村很落后,越來越邊緣化,離新農村建設的目標還相差太遠。”河北省地稅局人事處副處長孫智英在個人下鄉日記中這樣記錄,“一天走下來,心情很不平靜。新中國成立60多年,改革開放30多年,我們的老百姓還有一些弱勢群體生活得如此凄慘,其情其景,讓人不忍卒睹。這說明我們的政策與體制都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盡管我們的走訪能夠一時紓困,但并不能讓我們停止反省與深思。”
陜西省司法廳廳長路志強下到安塞縣方塔村前,在延安一起集體誦讀了《為人民服務》原文。晚上7時,小村里的法制報告會準時開始了。“按事前的安排,我們準備了講稿”,路廳長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但當我看到村民們老的老、小的小坐滿了一地,都用期待的眼光看著我時,我突然感到絕對不能念講稿,所以我毅然丟開講稿。”后來,路志強在日記中寫總結時道:“下與不下大不一樣!不下去,就不知道老百姓所需所想所愿所盼。住與不住大不一樣,下基層調研我們經常搞,但真正住下來又大不一樣,只有住下來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群眾才能把掏心窩子的話說出來。講與不講大不一樣,我們抓法律宣講,老百姓有什么感受不知道,需要提供什么法律幫助不知道,這次住下來和老百姓進行拉家常式的宣講,解決了群眾需要的許多實際問題。干與不干大不一樣,住村干部不但學到了蘋果生長過程中的12道工序和每道工序中的關鍵技術,對蘋果生產過程中的艱辛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幫與不幫大不一樣,我們主動給房東打掃庭院,一起洗菜做飯,真心實意地幫助解決實際困難,臨別時,許多群眾流下了真情的熱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