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一】
我這一輩子
[蘇] C.別洛夫斯基王守全陳建國 譯
我3歲的時候,有一次弄濕了褲子,向家人討饒。父親要打我,媽媽護短說:“他還是個小傻瓜呢……”
我12歲的時候,從母親的錢包里拿了兩毛錢買冰淇淋。母親拿皮帶要打我,爺爺袒護我說:“別打,他還是個孩子,不懂事,長大了就知道了……”
我30歲的時候,進工廠做工,生產出了廢品。工廠認為我沒完成生產計劃,工會主席替我說情:“他剛來不久,沒經驗,要帶一帶……”
我40歲的時候,一次與同伴喝得酩酊大醉,滿街都聽到我扯著嗓子唱歌。退休的人替我解圍:“年青人嘛,我們像他這個年齡不也是這個樣子……”
我60歲的時候,鬼知道是怎么搞的,把自己的錢同公款弄錯了。有人告發我,叫我賠錢。有人說:“你們還想拿他怎么樣!他都60歲的人了,糊涂了……”
如今我70歲了,早就領了養老金。前天,我那12歲的小孫子從他母親的錢包里拿了兩毛錢買口香糖,他母親要拿皮帶打他。我為小孫子說話:“他還是個小孩子,不懂事,長大了就明白了。”
【點撥】
文章以“我”為靶子,用極其詼諧的口吻訴說著自己的一生。行文中沒有任何傾向性議論,無形之中拉近了讀者與“我”的心理距離。乍一看,“這個人”似乎無可挑剔,甚至有點瀟灑和可愛。作者以近乎“頑皮”的調侃將讀者帶入“回憶”——“我”的經歷似乎每個人都經歷過,令讀者猛醒——這么多缺點不正是被世俗心態所慫恿所包庇才使“你我”渾然不覺的嗎?
【美文二】
大 手
[新加坡]尤今
我天生就有一雙大手。
這雙長而闊的手做起事來,快如輪轉。可是,一碰上細致的手藝,便主動地升白旗了。
且說烹飪。
不是夸口,我的烹飪技術的確不賴。可是,大手做不來細活,我做的點心和菜肴,賣相絕對不佳。
一天,朋友教我包餃子。搟好了餃子皮后,只見她這里捏捏,那里搓搓,掌心就出現了玲瓏可愛的餃子,一只只雪白雪白的,盈盈立在盤里,好似活靈活現的白老鼠。
朋友告辭后,我如法炮制,然而,用同樣的餃子皮,以同樣的方法去搓、去捏,弄出來的餃子,又粗又大,趴在盤里,有如笨重厚實的木屐。孩子們看了,一個個笑得前仰后合。待煮好盛在碗里,7歲的女兒一邊大口大口地吃,一邊笑嘻嘻地說:
“這些白枕頭,味道真好!”
我學做薄餅,以快刀斬亂麻的方式“切”了一大鍋配料,煮好。客來,一看,便呼天搶地:
“唉喲,我沒看過比這切得更粗的配料了!”
探頭去看,的確粗,一根根好像火柴桿!面子下不去,就兇巴巴地回應:
“你的肚子又沒亮燈,管它粗細!味道好,才重要。”
眾人點頭稱是,快快活活地把那一大鍋“工粗味細”的配料吃得點滴不剩。
實而不華,遠比“華而不實”好。做人、說話,莫不如是。
【點撥】
尤今的《大手》,文氣通脫如輕車快馬,藝術操作中流轉沉浮來去自如,瀟灑而飄逸。它在訴說著大手的笨拙與可愛,也在訴說著粗與細的矛盾、糙與精的和諧,結尾處告訴人們“實而不華,遠比‘華而不實’好”,水到渠成,發人深省。
【美文三】
“正”與“不正”
加侖
齊諾芬的《紀念錄》中有一段關于蘇格拉底和歐西德的對話:
歐:我平生所做之事,沒有“不正”的。
蘇:那么,你能舉例說明什么是“正”,什么是“不正”嗎?
歐:能。
蘇:虛偽是“正”還是不正?
歐:不正。
蘇:偷盜呢?
歐:不正。
蘇:侮辱他人呢?
歐:不正。
蘇:克敵人而侮辱敵人,是正還是不正?
歐:正。
蘇:誘敵而竊敵物,是正還是不正?
歐:正。
蘇:你方才說侮辱他人和偷竊都是不正,現在又何言正呢?
歐:以前是對友,現在是對敵。
蘇:假如一位將軍見士氣頹喪,便欺騙將士們說,“救兵將到,勇往直前吧”,因此大獲勝利。這是正,還是不正?
歐:正。
蘇:小孩生病,不肯吃藥,父親騙他說“藥很甜”。小孩吃了,病好了。這是正,還是不正?
歐:正。
蘇:你的朋友因神經病要拿刀自殺,你將他的刀藏起來。這是正,還是不正?
歐:正。
蘇:你說不正只可對敵,不可對友,何以現在又何以對友呢?
歐:蘇格拉底,我不能回答你了。
【點撥】
本文由22句對話組成,風趣地說明了“正”與“不正”的辯證關系。在領悟文章意蘊的同時,不禁為蘇格拉底的機智叫絕——他在追問歐西德的過程中,向人們展示了一種絕妙的思維方法:即沿著對方的思路為其設置陷阱,引其入彀。
【美文四】
一滴水
[英]拉加托斯
這一滴水也許是尼亞加拉瀑布的一部分,它也許曾經有過顯赫的奇跡。
也許只是臉盆里的一個肥皂泡,但它卻有洗凈勞動者身上污垢的功效。
也許被弄到威士忌酒里去,成為天才家所夢想不到的歡樂對象。
也許是一滴圣水,灑在新生嬰兒的身上,祝福他長壽。
也許這一滴水,把它燒開,是給伯母瑪麗喝的茶。茶非常香,能贏得她的歡心。她也許把你的缺點都忘掉了,馬上喚她的律師來,正式承認你做她的繼承人呢!
這一滴水也許是某人臉上的汗,所以,或許蘊含勞動、煩惱甚至痛苦的意思。
也許只是天上落下來的一滴雨水。
也許是快樂得發狂的一滴淚,不然,就是痛苦得哭出聲來的一滴淚。
一滴水而已……麻雀喝了,得到片刻的精神安慰。可是很快,麻雀便會忘記的。
再也許,只是花叢里的一小滴露水,被花的小口吸進去之后,這花便給一個可愛的小姑娘采去了,做了香水,灑在身上,就成為她的愛人迷戀追求她的東西。
你別小看了它,一滴水,本身就是宇宙的縮影。
【點撥】
“一滴水”何其小也,居然是“宇宙”的縮影。從“尼亞加拉瀑布”到“臉盆里的一個肥皂泡”;從“伯母瑪麗喝的茶”到“威士忌酒”;從“勞動者臉上的汗珠”到“花叢里的一滴露水”……這飛揚的思路足以跑乏一匹野馬!你與作者產生共鳴時,不能不為這種神奇的想象而激動。看來,寫文章須有豐富奇特的想象,這樣,才能思路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