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價氫氯鉀鈉銀,二價氧鈣鎂鋇鋅,這是我們在初中化學課本里學到的元素化合價的口訣。這些化學知識隨著我的失學而丟失,沒想到幾年后我又重新拾起這些化學知識。
我從湛江一路輾轉到肇慶,正碰上佳麗工藝廠招雜工。那時候,只有初中文化的我,要文化沒文化,要技術沒技術,要力氣倒有一把,無奈之下只好選擇了干雜工這一活。進廠后,我的工作主要是將耐火泥、沾土、高領土三種原料用斗車一車一車拉往攪拌機里,每一種原料按比例配好。然后進行攪拌。干這一行要的是力氣,一罐原料通常有三噸重,裝完一罐下來,已是汗流浹背,筋疲力盡。特別是到了夏天,廠房內悶熱無比。一天下來,晚上睡覺時,身上的骨頭已經散了架,而我這一干就是3個月。
挨著攪拌機邊上的是一臺釉料機。負責釉料機的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廣西姑娘。我剛進廠的時候,也不知道釉是些什么東西,只看到紅橙黃綠青藍紫,各種各樣的液體裝滿了盆盆桶桶,負責配釉的廣西姑娘身子單薄,提著一袋幾十斤重的化工料吃力地往釉機里倒,這時候,我總是主動幫她一下,廣西姑娘每見我幫她,只是沖我點頭笑笑。后來我才知道,她是工藝廠的配釉技師,姓李,是一所大學化工系畢業的高才生,大家都叫她李工,工資月薪不下五千,我不禁對她投出欽佩羨慕的眼光。
隨著時間的流失,我在廠里一干就是半年,李工見我總是寫寫畫畫,就問我:“阿權,你是什么文化?”我歉意地說:“初中唄。”“我看你的字寫得不錯,你給我管一下化材倉庫。干不干?”我滿臉疑惑地說:“我能行嗎?”“你能勝任的。”李工對我投來信任的眼光。“那我就試試吧。”我爽快地說。
負責倉庫管理的是一個三十來歲的廣東人阿林,高中文化。他被炒的原因我后來聽人說是因他上班時比較懶散,倉庫很混亂。對于我來說,接管這份工作是和尚梳頭——頭一次。
倉管工作其實就是將進倉的材料搬進倉庫按秩序擺放,并負責配合李工發放材料。剛進倉庫的那天,只見倉庫內到處是琳瑯滿目的化工材料,堆積如山且雜亂無章,這時我才知道阿林對倉庫管理的懶散,以致于如此混亂。面對幾百種化工材料,我有點無所適從,不要說一一辯認識別它們,就是每一種材料的名稱記清都談何容易,更何況材料標記都是英文。我暗暗地告誡自己,只有在熟悉上下功夫。于是我利用下班或空閑時間,從李工那里借來化工書,死記硬背各種材料的中文和英文名稱,白天就鉆進倉庫,將原來堆放比較零亂的材料逐一歸類擺放,并做好標記。同一種顏色且難以辨認的材料如玻璃粉和石英,氧化鎂和鉀粉,還有顏色名稱相同且性能不同的如生滑石和熟滑石,它們雖說都滑石,可它們的性能是天壤之別,使用范圍要嚴格區分,這些材料分開存放,并用不同顏色的材料隔開。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原來零亂的倉庫在我的管理下顯得井井有條,李工對我的工作給予了肯定。
當然,也有出錯的時候,由于配釉工作精細,絲毫不能有半點馬虎,所以李工管理起來很嚴。一次,我將一袋石英與玻璃粉錯位存放,以至李工配料時取材出現差錯,影響了釉的質量標準,給生產造成了一些經濟損失,她對我發了很大的火:“再出現這樣的事,你就甭干了。”我窩了一肚子的火,頂了李工一句說不干就不干,我才不希罕,就那么一點工資。沒想到李工氣得暗地里大哭了一場,原因是她為此次事件被廠里扣了一個月獎金。我聽后才后悔自己的沖動。
三個月后,雖然工作不敢馬虎,可眼看同時進廠的員工都加了工資,而我卻還在原地踏步,心里就開始不平衡了。我們宿舍住了四個人,生產車間阿文是廣西人,與我同齡,他是個熱心腸人,我也就跟他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時間長了,滿腹牢騷難免不向他說,那天跟阿文吃夜宵,他見我唉聲嘆氣,問我道:“阿權,怎么啦?”我搖著頭將自己對倉管工作盡了全力而工資還是原地踏步,且沒班加的事對他說了。阿文略表同情地說:“阿權,實話跟你說吧。我跟李工是老表,她對你抱有很大的希望。你是廠里搞倉庫管理最精細的一個。她已向廠里推薦你去學習配釉的技術。偌大的工廠,配釉工作由李工一人負責,李工難免請假或有事,這樣對生產帶來影響,李工向廠長竭力推薦你負責配釉工作,你可不要辜負我表姐的一遍好意喲。阿文的一席話,使我如夢初醒。
時間又過了一個月,那天上午,宋廠長把我叫進了辦公室,李工也在辦公室,宋廠長招呼我坐下后,嚴肅地說:“阿權,經李工推薦,你從今天開始,跟李工學配釉工作,但是你要改變原來的工作態度,多向李工請教,釉這東西,是陶瓷業中一門最深奧的技術,必須用嚴謹的態度來對待。絲毫不能有半點馬虎,既然李工推薦你,我就不多說什么了。”
雖然對化工材料的名稱和顏色了如指掌,但真正要配好釉,可就要掌握好每種化工原料的性能,如果說李工給我的配方像醫師的藥單,而我就是一名發藥的藥師,雖然是依葫蘆畫瓜,但發配料,計量稱秤,掌握攪拌時間,液體濃度比例控制,每一個程序絲毫不能馬虎。有的材料要用克來計量,如釬維索這種原料分量要嚴加控制,誤差在0.05克上下,材料發放要做到準確無誤,稍有不慎,煅燒出來的陶瓷會達不到預定的顏色。李工在我操作時,站在邊上指導,直到我熟悉為止。
經過李工的精心指導,我配出的釉料終于達到了標準。當然千里行馬總有一失,有一次,我在配料時誤將生滑石[MgO2]當熟滑石[Mg2O3]加到了藍色晶花釉的面釉中,由于我對兩種原料不太了解,我發現問題后,不敢跟李工講,只偷偷摸摸將這罐釉料作了記號,另外存放起來,待煅燒后看陶瓷的著色是否正常。經過煅燒后,我見陶瓷顏色正常,才將實情給李工說了。沒想到招來李工的嚴厲批評:“阿權,你這是對工作的不負責任,生滑石與熟滑石絕對不能濫用。知道嗎?”“吃一塹,長一智”通過此次教訓我再也不敢馬虎。還有一次,由于讀數錯誤,我誤將一種底釉的濃度由58度調成了60度,對工藝品進行浸泡,當時我未發現問題,細心的李工測試后發現了問題。她又只能重新調配。但她再沒有以前的嚴厲批評,只是提醒我一定要把好質量關。
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我對配釉這項工作也適應下來,且能獨當一面。我的成績也得到宋廠長的肯定。
幾個月后,廠里也給我加了工資。我憑借自己的勤勞,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也懷著一棵執著的心,在陶瓷化工這塊陌生的領域取得一塊新天地。
我也為自己在打工路上遇上李工這樣對人熱情的好上司而驕傲。在這里我要說:“謝謝你,佳麗工藝廠的李工。”
責編:謝荔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