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吃太遲 中風危險大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應酬多,常常吃完晚餐就已接近睡覺時間。最新研究提醒,這樣不僅容易發胖,還可能增加中風風險。一項發表在2011年歐洲心臟學會年會的研究顯示,晚餐后至少1小時再睡可以減少約2/3的中風風險,每多等20分鐘,中風風險再降10%。
希臘約阿尼納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500位健康者、250位中風患者及250位曾患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進行了研究,請他們填寫了一份包括睡眠形態與飲食習慣的問卷。研究發現,比起吃完飯后一小時內就寢的人,睡覺時間與吃飯間隔60—70分鐘的人,發生中風的幾率降低66%;而間隔70分鐘-2小時的人,則降低76%。
研究人員認為,人們吃東西時血糖、膽固醇含量會升高、血流量也會減慢,長此以往,所有這些暫時性的改變都會增加中風風險。
油鹽醬醋可“偷走”藥效
油、鹽、醬、醋等調味品為我們的生活添滋加味。然而對正在服藥的人而言,口味太重可能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被“偷走”藥效。
鐵劑怕油。動物油,如豬油、雞油等可增加體內脂肪儲存,降低降脂藥等很多心血管病治療藥物的效果。衛生部北京醫院藥劑科主任藥師孫春華介紹,“不過,適量食用花生油、豆油、芝麻油等植物油可增強降脂藥的效果。”另外,服用鐵劑(如硫酸亞鐵、富馬酸鐵)時應避免大量食用動、植物油,否則會抑制胃酸分泌,從而減少鐵在胃腸道內的吸收。
鹽是降壓藥的大敵。“攝鹽過多不僅是血壓升高的直接誘因,還會減弱降壓藥的療效。”中國高血壓聯盟秘書長王文教授解釋說,如果高血壓患者從每日攝入12克鹽減到五六克,血壓可能降低2-8毫米汞柱。此外,服治療風濕病的水楊酸鈉時也要注意限鹽,否則,過量的鈉可能促發或加重充血性心衰。
醬油影響抗菌藥吸收。醬油富含金屬離子,容易和四環素族等抗菌藥絡合,形成難吸收的物質,減弱藥效。服降壓藥優降寧時多吃醬油,可能引起惡心、嘔吐等副作用。
胃腸藥多怕酸。“很多胃腸道疾病用藥有酸堿之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霍繼榮教授介紹,如碳酸氫鈉片、鋁碳酸鎂(達喜)等抗酸藥屬于“堿性藥”,服藥前后食用醋等酸性食物,二者容易發生中和反應,抵消藥效。另外,紅霉素、慶大霉素等弱堿性的抗菌藥,在酸性環境下容易降解或不易溶解,影響吸收。
自我按摩足底 有助排毒瘦身
腳底有身體各臟器的反射區,按摩和刺激相應反射區,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排毒燃脂的目的,減掉內臟脂肪。
敲擊腳底 每天晚上睡前用拳頭敲擊腳底,可消除一天疲勞,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內臟排毒功能增強,加快燃脂速度。正確方法是以腳掌為中心,有節奏的進行,以稍有疼痛感為度,每只腳100次左右,運動完成約兩分鐘。
雙腳晃動 仰臥在床上或地板上,先讓雙腳在空中晃動,然后像踏自行車一樣讓雙腳旋轉。持續兩分鐘,可促進血液循環,燃燒脂肪,并有助于改善睡眠。
揉搓腳趾 用雙手抓住雙腳的大趾,做圓周揉搓,每天數次,每次兩分鐘。也可以用手做圓周運動來搓小趾外側,由于記憶力是與小腦相關的,而小趾又是小腦的反射區,所以揉搓小趾有助增強記憶力。
腳底按摩 讓雙腳合攏起來相互摩擦,加快血液循環,可以在短時間內加強體內排毒燃脂功效。方法是仰臥在床上或地板上,抬起雙腳用力相互摩擦,如果雙手同時進行摩擦效果更好。只要用力摩擦20次左右即可,約兩分鐘。此方法同時還有助于睡眠。
適量吃生蠔可緩解更年期癥狀
研究發現,更年期的女性可以吃些生蠔,以緩解許多更年期癥狀。歐洲人稱生蠔是“海洋的牛奶”,其中含有氨基酸、糖原、B族維生素、牛磺酸和鈣、鐵、鋅等營養成分,常吃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其鈣含量接近牛奶,食后有助于強筋健骨、預防骨質疏松等。其鐵含量為牛奶的21倍,其維生素B12的含量也十分豐富,有預防貧血之效。生蠔中含有的氨基酸、鐵、碘等物質還會使血液循環功能得到改善,能解決更年期女性手腳冰冷的問題等。
灶臺污垢咋清洗
燉煮東西時常會溢出鍋外弄臟灶臺,這時可將抹布浸在熱水中,擰干后蓋在灶臺的焦垢上,讓它悶一會兒,不久污垢便會軟化浮起。之后,只要用尼龍洗碗布蘸牙膏用力刷除污垢,再用抹布擦干凈即可。
服中藥時的一些飲食禁忌
溫補中藥忌白蘿卜
人參是補氣的,而蘿卜是行氣、降氣、破氣的,如果蘿卜和人參同時吃,可能會削弱人參的補氣功效。其他的溫補類藥物,如西洋參、黨參、黃芪、何首烏、熟地等,都與人參具有類似的功效,不適合與蘿卜同服。無論生的還是熟的,蘿卜都有行氣的作用,要注意避免與補藥合用。此外,具有清熱解毒的綠豆,也會“抵消”人參等藥物的補益作用。
養胃中藥怕糯米
糯米、肉類、豆類等食物不易消化,正在服用健脾養胃類中藥的人最好少吃,以免增加腸胃負擔,影響病人康復。胃腸功能已經減退的老年人,如果多吃這類食物,往往會導致腸胃不堪重負。
清熱藥躲開辣椒
如果你正在服用大黃、黃連、黃芩等苦寒藥物,或者牡丹皮、黃柏、金銀花、桔梗、桑葉、連翹等寒涼藥物,應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例如辣椒、胡椒、咖喱、酒類等,否則會減弱清熱涼血類中藥的療效。
治過敏別吃芒果
如今,即便是在北方的冬天,我們也能買到芒果、荔枝等熱帶水果。這里要提醒大家,除了海產類、花生等,芒果、荔枝也屬于“發物”,正在服用治療哮喘、皮炎等過敏性疾病中藥的人,最好不要吃這類食物。
溫熱藥最怕冷飲
室外雖然冰天雪地,可在屋內,暖氣、空調已經營造了一個溫暖如春的環境。很多人因此在大冬天還喜歡喝冷飲。這可能使人們的胃腸在不知不覺中變虛。吃太多冰冷食物會讓胃的溫度下降,不利于消化食物。
此外,尤其在需要服用溫熱性質的中藥治病時,更應該避免吃生冷瓜果及冰涼食物,否則藥物將無法充分發揮功效。
人際關系不好
可導致身體炎癥惡化
發表于《美國科學院學刊》的研究報告指出,人際關系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視,特別是在心臟病、高血壓、癌癥的發病率上,其作用甚至不亞于飲食和休息。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科學家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人際關系處不好可能導致身體炎癥惡化,進而引發一系列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癌癥等。研究人員通過對122名健康的年輕人進行跟蹤觀察,并根據他們的日記來判斷其心情狀態和人際關系后發現,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能跟周圍人良好相處且處在沒有競爭關系的狀態,身體會更健康,更不易生病。
長服安眠藥患癌風險高
發表于《英國醫學雜志》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長期服用安眠藥者死亡風險會增加。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斯克里普斯睡眠研究中心主任丹尼爾·克里普克博士和他的同事,在調查10.5萬人的用藥習慣后發現,每年服用18次安眠藥者比未服藥者死亡風險增加3.6倍,服用18~132次者增加4倍以上,超過132次者增加5倍。另外,服用高劑量安眠藥的人患食道癌、淋巴癌、肺癌、結腸癌和前列腺癌的風險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