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如何處罰?
東莞市冷先生陳述:我的弟弟今年十五周歲,早幾天他因為與同學發生矛盾,于是在放學的路上用水果刀將該同學刺死。事情發生后他非常害怕,所以逃離了現場,過后不久被刑事拘留,我父母對此情況非常擔心,請問在這種情況下,我弟弟將被如何處罰?是否會被判處死刑?
答:故意殺人,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犯罪的一種,是中國刑法中性質最惡劣的少數犯罪之一。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據上述法律的規定以及你的陳述,可知對你弟弟的定罪量刑應按照他犯罪的情節進行,但由于他犯罪的時候未滿十八周歲,因此,法院會對他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而且不會適用死刑。
二 如何判定子女的撫養權?
廣州市李女士陳述:我與丈夫結婚五年,婚后感情一直不錯,但自從女兒出生后,我們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淡,最近經常吵架,雙方都無意再維持這段感情,但都想獲得女兒的撫養權。女兒現在3歲,請問法院會如何判定子女的撫養權?如果將撫養權判給丈夫,我是否不再是女兒的媽媽了?
答:1.《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后,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后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2.《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3條規定:對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1)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2)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3)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4)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第4條規定:父方與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綜合上述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你的陳述,盡管你們夫妻離婚,但是無論子女歸誰撫養,均是雙方的子女,都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如果你與丈夫的條件相當,法官會考慮上述規定的條件來做出對孩子最有利的判決。
特約主持:吳 楓
電子郵箱:jmwyxiel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