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美國推出了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使得我國匯率發生變動,人民幣升值。本文就我國如何受匯率變動的影響做了分析,并且結合當前匯率變動的局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眾所周知,作為經濟變量的匯率,在如今開放經濟條件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作用日益重要,所以匯率的變動會給經濟造成嚴重的影響。
1. 影響匯率的因素
影響匯率的因素有很多,具體說來,影響匯率變化的因素至少有五個,相對價格水平,關稅和限額,對本國產品相對于外國產品的偏好,生產率以及兩種資產之間相對的預期回報率。近年來,在諸多因素互相交錯的影響下,我國美元匯率產生了下降的趨勢。
2. 匯率制度變化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近年來中國一直實現著資本項目和經常項目的雙順差,招致了世界上經濟伙伴國的經濟對抗,最明顯就要數美國了。美國為了平衡其國際收支,改變收入逆差的現狀,以便通過美元對人民幣的貶值來對沖美國對華貿易過程中不斷增加的逆差。美國實行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對我國的經濟影響很大,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人民幣升值。下面從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的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進行分析。
2.1有利的方面:
2.1.1對于外匯負債型行業,原材料或部件進口型行業,投資品行業會明顯受益,人民幣的升值會減少外匯負債,降低原材料和部件進口價格,吸引大量外國資本,從而提高上述行業的盈利水平。
2.1.2從個人的角度來看,升值對于個人有好處,人民幣的購買力提高了,并且相應地降低了物價水平,甚至小幅度的擴大內需。
2.1.3由于人民幣需求的擴大,中國出口環境將一步得到改善,減少了貿易摩擦,貿易順差有可能恢復至一個更高的水平。
2.1.4人民幣的升值會相應淘汰掉一批廉價勞動力加工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會優化我國的產業結構,使得我國GDP由出口導向型向內需導向型轉變。
2.2不利的方面:
2.2.1美聯儲推出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削弱了美元資產對短期國際資本的吸引力,在人民幣升值預期和中美利率差的推動下,大量短期“國際熱錢”潛入我國,進行套利套匯活動,導致外匯儲備虛增,如果中國沒有進行好對于外部資金流入的控制,就會使得國內資產市場聚集很多風險隱患,導致中國的通貨膨脹壓力上升。
2.2.2由于我國外匯儲備中約65%是美元資產,因此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所導致的美元大幅貶值就使我國的存量美元外匯儲備價值不斷縮水,損失巨大。這也就是說美元的貶值總是有人在為它買單,中國根據雙順差所得到的收益又由于儲備的貶值以資本的形式回到美國,很顯然,這是一種只有成本支付而沒有任何收益的做法。中國的匯率正面臨著“被操縱”的尷尬局面,面對外匯儲備的貶值,中國政府不可能對于美國債券進行拋售,因為美元本身就在貶值,如果進行了拋售,會使得外匯市場中美元供給大大增加,美元貶值加速,回籠的資金會更少,并且還會使得未賣出的美元外匯儲備價值大幅度降低。
2.2.3我國的傳統出口優勢型企業,國際化定價行業,進口產品替代的行業,外貿服務行業會受到沖擊。這是由于人民幣的升值,導致了國內上述各行業成本上升從而利潤下降,從而降低盈利水平。
2.2.4人民幣升值以后,外商會由于直接投資成本特別是加工成本的加大而減少對華投資,那些專門為了進行勞動要素套利而到中國開展加工貿易的外資甚至會撤出中國的投資市場,并且進口商品由于相對價格的降低大量涌進國內市場,占據國內市場份額。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直接導致中國人民的個人收入減少,勞動力就業不足,甚至引發大規模失業。
綜上所述,我認為人民幣升值不利影響遠大于有利影響。
3. 面對匯率變動現狀的對策
回顧歷史,日本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經濟得以迅速增長,甚至能在世界市場的部分領域中與美國一爭高下。正是由于日本經濟實力迅猛增長的威脅,美國于1984年和日本簽訂了所謂的廣場協議,使得日本走上了經濟增長-匯率升值-資產泡沫膨脹-經濟嚴重衰退,這個協議最終導致日本在長達20年中經濟處于停滯狀態。現今的中國和日本的處境如此類似,是不是人民幣也會走上日元的不歸路呢?我認為現今是一個歷史的重要轉折點,如果國家處理得當,中國會繼續保持著經濟高增長,但是一旦處理不當,后果難以預料,甚至很可能被剝奪貨幣主權,導致經濟衰退。
改革開放伊始,作為低收入發展中國家,中國在工業生產領域完全沒有技術優勢,只能憑借低成本與其他國家競爭,所以人民幣匯率就成為了價格競爭的關鍵。事實上正是1994年的人民幣貶值政策將中國經濟帶入了黃金增長期。然而,在美國與國內持續貿易順差的雙重壓力下,中國于2005年7月放棄了固定匯率制度。由于累積的存量外匯儲備數量過于龐大;對于經濟增長具有良好的預期;資本項目遲遲沒有開放從而導致的外匯流入和流出的非對稱性原因,中國走上了幾乎是單邊升值的道路。但是,中國作為一個缺乏內需和國際競爭力的新型市場經濟國家,沒有了人民幣匯率的價格優勢,很大程度上就喪失了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我認為,中國事實上需要的是對外堅持穩定而具有競爭力的匯率政策,即以美元為匯率標準、適度低估、平穩下降并且固定的匯率制度,對內調整我國產業結構,引進先進的技術,培養相應的技術型人才,實現人力資本供給增加,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升級,在根本上增加內需,從而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參考文獻:
[1]李紀兵,李陽生:匯率變化對一國經濟與貨幣的影響.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01年第6期.
[2]華民:慎用緊縮性貨幣政策.滬港經濟.2008年02期.
[3]王偉,董玉雷,姚威:金融危機下人民幣升值對我國貿易的影響.現代商業.2010年03期.
(作者單位: 大興安嶺地區韓家園資產經營及產業開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