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現如今隨著我國事業單位各項改革的不斷創新,雖然事業單位在一些領域取得了矚目的成績,但是在成本控制這個微觀層面上,尚存在成本居高不下、管理觀念落后、成本核算不夠準確等問題。本文針對事業單位成本核算出現的問題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 事業單位 成本核算 對策
自從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來,我國的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的關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在計劃經濟條件下,許多事業單位的運轉和發展直接受制于政府部門,資源配置難以優化,事業單位缺乏真正的自主權,形成“等、靠、要”和“吃大鍋飯”的格局,在財務管理上只講投入,不講產出,不計成本,不講效益,因而,也較少進行成本核算,或是只進行簡單的賬務記錄,起不到加強管理的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政府部門對事業單位人權、事權、財權的下放,越來越多的事業單位正在和將要走自收自支的道路,無法避免市場競爭中優勝劣汰的局面。由此,事業單位成本核算勢在必行。搞好事業單位成本核算,既能提高事業單位經營業務管理水平,同時還可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1. 事業單位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既然成本是綜合反映單位工作質量的指標,因而就可以通過成本核算,為單位領導提供真實的、可以驗證的費用開支依據,為單位正確確定內部各部門的預算指標奠定基礎,并為控制費用開支水平,尋求降低事業經費支出途徑,總結經驗,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環節,采取措施挖掘潛力提供信息;通過成本核算還可以監督單位各項開支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以達到優化支出結構,努力減少損失;通過成本核算也可以正確確定某項收支活動的所得與所失,得不償失的業務盡量不做或少做。因此,在事業單位全面推行成本核算,進行成本管理是提高事業單位資金使用效益、強化事業單位績效管理的一種有效方法。同時,事業單位進行成本核算有利于推動事業單位改革向縱深方向發展。事業單位進行成本核算可以合理定編定員,分流富余人員,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減少事業單位發展中的瓶頸,讓在崗人員勞有所得,安心工作,富余人員自謀適合自己的職業并掙得更多的收入,從而實現了我國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這樣不但推動了分配制度改革也促成了人事制度改革,從而促進事業單位向著高效、精簡、服務方向發展。
其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在于:第一,價值規律、市場競爭及優勝劣汰要求事業單位進行成本核算;其次,事業單位自律建設要求加強成本核算,再次,事業單位預算的資料主要來源于成本核算。最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求事業單位進行成本核算。事業單位與企業在成本核算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例如核算對象、會計核算原則、核算科目、核算方法、成本核算的運用方式等方面。
2. 事業單位成本核算出現的問題
目前事業單位大部分均采用預算會計制度,而且資金來源大部分是國家財政補助,由國家財政來平衡單位預算。由于沒有太大的資金壓力,也無需承擔多少經濟責任,所以事業單位大都未進行成本核算,隨著政府收支分類改革的展開,績效預算的不斷深化,事業單位成本核算勢在必行。以下就事業單位成本核算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
2.1事業單位在成本管理的觀念上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成本核算最初產生于企業單位,是切合企業的性質制定的,不能直接套用在事業單位的成本管理上,即便是能夠套用,也沒有多大意義。事業單位常常忽略成本管理,認為成本管理在企業才是必要的,這種錯誤觀念長期存在。另一方面,全員成本控制意識淡漠,認為成本、效益都應由事業單位上級和財務部門負責。這種不注重成本控制、沒有危機感的現象,導致事業單位損失浪費嚴重。
2.2會計制度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與企業單位存在一定的差異,除了一般程序上的成本核算環節,還要對固定資產和非實物資產進行預期折舊和攤銷,核算終期還要將成本轉換為事業支出費用等,給以往的核算工作增加了大量的工作負擔。固定資產只核算賬面原值,不計提折舊,通過提取修購基金來保證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更新和維護。這意味著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使用過程中的價值損耗怎么樣核算沒有詳細規定,容易存在很多問題。
2.3成本核算不夠準確。目前在事業單位體系中,經營性事業單位存在經營性業務,而兩者 采用不同的會計基礎進行核算。一般情況下,事業單位對經營性業務采用權責發生制,進行成本核算;對非經營性業務采用收付實現制,不進行成本核算。由于不計算成本,難以對非經營性業務進行正確的資金使用績效評價與考核。另外,實際工作中由于兩種業務不易區分,使得費用難以合理分攤,造成成本不能準確核算。這不僅不利于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不利于國家預算資金的有效使用,而且很容易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因此,經營性事業單位進行全面的成本核算更有利于節約資金和提高運行效率。
3. 加強事業單位成本核算的建議
事業單位一般指以增進社會福利,滿足社會文化、教育、科學、衛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種社會服務為直接目的的社會組織。事業單位不以盈利(或積累資本)為直接目的,其工作成果與價值不直接表現或主要不表現為可以估量的物質形態或貨幣形態?,F就事業單位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建議。
3.1培養全體員工的成本意識。成本意識作為一種思想、觀念一旦形成,就會普遍影響人的行為。而人的活動在成本發生的各個階段占主導地位,其中,員工的成本意識和主動參與降低成本活動的積極性,對成本影響最大。因此,事業單位在進行成本控制時,需要全體職工的共同協調、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成本控制目標。
3.2應制定統一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我國現行的事業單位會計體系中,各項制度之間在存在大量重復的同時,又存在一些原則上的差異。根據我國會計標準改革的總體原則,借鑒企業會計改革的經驗,應當制定統一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和制度,取消行業制度。對于特殊性的行業,可以在不違背統一會計制度的前提下,制定相應的會計核算辦法。這樣既能從原則上規定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和概念基礎,又能為事業單位提供具體的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及其使用說明,有利于實務操作。
3.3要進行成本核算就必須確定成本核算對象。由于事業單位類型比較復雜,確定成本核算對象應當根據各單位的業務特點,在能為本單位某個部門或某個項目所支出的費用可以控制或影響的情況下,來確定成本核算的對象。事業單位成本核算對象的確定,必須是提供的成本核算資料,能滿足單位內部管理和業務活動及事業發展的需要,因此,確定成本核算對象時,既要防止片面化、簡單化,也要防止脫離管理和業務活動及事業發展的需要。
3.4實行統一的權責發生制?,F行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第十六條規定“會計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實現制,但經營性收支業務核算可采用權責發生制?!痹谑崭秾崿F制下,事業單位經常存在一個會計年度內收支項目不配比的情況。如固定資產的大修理費并非每年都會發生,而固定資產的使用損耗是逐年發生的。在對固定資產進行大修理的年度,根據收付實現制將修理費直接計入支出,造成當年支出增長,結余減少,使得當期收支不配比,計算的結余就不具備可比性。由于事業單位對非經營性業務采用收付實現制,不進行成本核算,就難以對這些非經營性業務進行正確的資金使用績效評價和考核。同時,實際工作中經營性業務和非經營性業務經常不易明確區分,這使得費用難以合理分攤,造成成本不能準確核算,不利于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和國家預算資金的有效使用。因此,要想在事業單位進行全面的成本核算,就應對事業單位采用統一的權責發生制,以更有利于節約和提高運行效率。
3.5加強專業人員的培訓,適應并較好地完成成本核算任務。針對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人員過去不習慣、不善于進行成本核算的實際,為了全面完成成本核算任務,必須有組織有計劃地對財會人員進行培訓。成本管理與核算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會計工作,加強成本核算管理人員的培訓,既是為提高競爭力而進行的人才儲備,又造就了一批專業化、職業化的成本管理人員。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將逐步走向企業化管理道路,這就要求事業單位會計人員在掌握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同時,還需要熟悉掌握企業會計制度,尤其是成本管理與核算,它是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重點與核心,必須通過培訓與自學提高執業技能,只有這樣才能有資格、有能力完成成本管理任務。
3.6必須建立嚴格的成本考核機制。一些事業單位搞成本核算失敗或停步不前的主要原因,就是只停留在單純成本核算的階段,沒有實行有效的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成本預算,從而未達到成本核算的預期目標。前車之鑒,當析之慎之。要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適應財政管理改革,要充分借鑒企業成熟的成本管理經驗,盡可能地縮短成本核算、分析控制管理環節的工作周期,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不斷修正成本制度。同時,要深入探索全面預算管理和績效管理等現代財務管理模式,大膽地引進先進的財務管理方法,充分借助現代信息化手段,并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和修正,確保成本管理又快又好地進行。要確保事業單位成本核算不走過場,不搞數字搬家,確保長效機制,從國家宏觀管理層面,要在《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和其他財政管理制度中,體現對事業單位成本核算的激勵機制,鼓勵事業單位成本核算的積極性。從事業單位層面,則必須建立嚴格的成本考核機制,制訂科學的成本預算和考核指標,實現成本核算、成本考核與業務工作的有機結合,并堅決貫徹執行,真正做到鼓勵先進,鞭策落后,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事業單位實行真正的成本核算,促進事業單位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目前一部分事業單位推行成本核算得不到預期效果的原因,是因為它們進行的只是最原始的成本核算,沒有經過成本分析、成本控制以及成本預算三個過程。很多失敗的例子擺在面前,我們不得不謹慎對待成本核算。經濟在發展,財政管理也在不斷的改革,事業單位要適應新的經濟形勢,就要將企業成熟的管理經營拿來為我所用,最大限度地縮短成本核算周期,及時發現不足并不斷修正。
參考文獻:
[1]潘玲:淺析事業單位推行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會計師,2010,12.
[2]高鳳娥:推行事業單位成本核算 加強事業成本管理,魅力中國,2010年8月.
(作者單位: 寧鄉縣公路養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