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國在科技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還處于一個比較落后的位置,在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每年都需要都國外進口大批的進口設備來支持國民經濟的發展。進口設備的采購是一項難度較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海關、物流等各個方面,如何確保進口設備采購能夠達到最優的性價比,是每一個進行進口設備采購的企業必須要面對的一個課題。本文通過對進口設備采購中存在的難點問題進行一一的剖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為經常進行進口設備采購或者準備進行進口設備采購的企業提供有益的經驗借鑒。
【關鍵詞】 進口設備 采購 難點 對策
數據統計上顯示,每年我國進口設備的采購規模都高達上千億美金,巨大的進口設備采購規模中隱藏著巨大的問題,如何化解進口設備采購中存在的難點已經成為進口設備采購人員必須要解決的問題。進口設備采購的一個關鍵點就是如何實現以最低的價格來確保進口設備再合適的時間被送到合適的地點,從進口設備采購計劃的提出,到設備到達企業的手中,需要經過多個環節,這些環節中都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難點,這些難點對于進口設備采購的樹立進行是一個巨大的阻礙因素。
1. 進口設備采購中的難點問題
進口設備的采購對于任何企業來講都是一件需要慎重處理的事情,很多進口設備涉及到的金額巨大,一旦在采購中的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給企業造成巨大的直接以及間接經濟損失,具體闡述如下:
1.1信息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是進口設備采購中最大的難題,由于地域、文化、技術等方面的問題,在進口設備的采購中,采購一方處于一個劣勢,采購方不能獲取設備提供方的全面信息,正所謂“從南京到北京,買家沒有賣家精”,這種情況尤其體現在進口設備的采購中。在進口設備的采購過程中,設備供應商總是極盡所能的鼓吹自己的產品質量如何的過硬,價格如何的低廉,而設備的采購方處于一個信息劣勢的地位,這對于設備的采購是一個極大的難點,要想盡可能的知曉采購設備的各種情況需要下大力氣進行各種信息的收集,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因為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采購事失誤情況的出現。舉例而言,進口設備的采購中,最大的兩個難點就是價格以及質量方面的信息不對稱,在簽約之前,這兩個因素的是最耗時費力的,同時也是阻礙合約簽訂的最主要因素。而在簽約環節,主要面臨設備出口商的資信問題,很多 進口設備的采購都是因為對方的資信有問題而宣告失敗。
1.2洽商談判
洽商談判意味著進口設備的采購進入了一個關鍵環節,這一階段主要是雙方就產品的價格以及服務等方面展開討價環節的環節。在洽商談判中最大的難點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溝通方面的問題,由于語言的的不同,這為洽商談判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尤其是一個進口設備的科技含量高,不僅僅需要雇傭精通外語的人才,同時更需要精通設備知識的外語人才,溝通不暢為進口設備的采購買下了種種隱患,事實上因為溝通不暢導致的進口設備采購中吃虧的案例并不少見;二是文化以及法律差異方面,任何兩個國家在文化以及法律層面都存在一些不同,設備供應商很有可能會利用兩國法律層面的不同來故意制造問題,從而損害進口設白采購商的利益,例如在合同的某些條款中設置一些陷阱,故意損害進口商的利益。三是技術層面,由于設備的供應商對于設備的各種信息擁有完全的優勢,因此其極有可能故意隱藏設備的缺陷,而在洽商談判中設置一些條款,使得進口設備上在售后服務方面求助于人,并獲取收益。
1.3物流運輸
在進口設備的采購中,物流運輸同樣是一個難點問題,由于路途的遙遠、設備形態各異,進口設備的采購運輸方面存在很多難點,例如究竟采用什么樣的運輸方式,用哪一家物流公司都是需要經過詳細的考察才能做到萬無一失,對于運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責任也應該在運輸條款中明確的固定,避免出現問題以后,無處申訴。
2. 進口設備采購中應采取的對策
針對進口設備采購中存在的種種難點,本文認為應采取以下幾方面的對策來加以解決,這樣才能確保進口設備采購的順利開展。
2.1進行充分的準備
在充分的準備過程中最關鍵的任務就是進行信息不對稱的消除,通過充分利用各種公開信息來對要采購的設備的價格、特性等情況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在貨比三家的前提下,在進行貿易談談伙伴的鎖定。除了對設備本身有一個詳細的了解以外,還需要對設備的供應商情況有一個深入的了解,通過全面而深入的進行各種信息的調查來實現設備采購工作的順利開展。
2.2相關人才的招募
進口設備采購的各個環節都離不開相關人才的參與,要想確保進口設備采購的順利進行,必須要進行相關人才的招募。通過組建專門的設備采購團隊來確保各個環節都有專業的人才來把關,這樣才不至被設備采購中的難點所困擾。進口設備團隊的組建應注意在能力結構、專業結構、學歷結構等方面的匹配,這樣大大增強團隊成員的工作全面性以及積極性。
2.3貨物的驗收
按照合同中的相關要求,企業應事先準備好安裝環境和條件以及和進口設備相配套的輔助設施、倉儲條件等。屬國家法定檢驗范圍的設備,須向國家商品檢驗檢疫局報檢,并邀請商檢機構共同開箱、驗收。開箱前應先檢查外包裝是否完好,然后再開箱驗收,并按照合同和裝箱單進行數量的清點,清點無誤后方可安裝調試,如發現有短缺、破損或質量問題的,應做好詳細記錄和現場拍攝,并與供貨商協商解決。如需辦理索賠的,應按照國際慣例,在貨物到港之日起的90天索賠期內,會同外貿公司向商檢部門提交檢驗申請。對于如不能馬上使用的設備,對其倉儲條件要落實清楚到位,保證貨物的保管萬無一失。
綜上所述,進口設備的采購過程中難點頗多,對于此進口設備采購企業應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通過在進口設備的采購中綜合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具體到某一企業進口設備的采購中,在借鑒文中所述的各種對策的基礎上,同時還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加調整,進而實現進口設備采購的性價比達到最優。
參考文獻:
[1]賀燕超.論進口設備采購管理的過程控制[J].現代商貿工業,2010(20).
[2] 王艷君.進口設備的采購管理工作探析[J].濰坊學院學報,2009(2).
[3]葛永康.淺談進口設備采購業務[J].設備管理與維修,2004(11).
[4]金衛東.淺談進口設備的信息不對稱[J].中國設備管理,2001(01).
[5]吳偉軍.高校儀器設備進口工作研究與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8(3).
(作者單位:本鋼國貿公司綜合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