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在分析企業環境成本構成的基礎上,提出環境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以期為企業控制環境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提供參考。
【關鍵詞】 環境成本 成本構成 成本核算
現在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模式已被擯棄,采用集約式發展模式已成為共識,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已成為人們的奮斗目標。在社會向“兩型”社會的轉型中,實現企業經濟利益和社會生態環境利益的有機結合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將環境成本納入企業會計體系或許是解決這個棘手問題的一把鑰匙。
目前我國企業環境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問題有:(1)缺乏必要的法律和法規依據,很少單獨核算環境成本,不能獲得環境成本的相關信息。(2)沒有專門的環境會計準則,環境成本費用與企業各項成本費用混合在一起,缺乏合理的確認原則和計量方法。(3)環境成本核算體系不完善,不能揭示企業由于存在環境風險而形成的環境負債和環境成本。傳統的成本核算系統已經不適應環境成本的要求,建立科學合理的環境成本核算系統已成必然。
1. 企業環境成本構成分析
企業生產運營過程中有可能引起生態環境的破壞,比如引起水環境、大氣環境、土地環境的破壞,環保法規、綠色市場壁壘、社會道德和壓力等因素將促使企業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對周邊環境造成負面影響,這就要付出相應的成本。環境成本是為實現一定的環境目標而發生的一切支出和因環境破壞而產生的機會成本。其構成包括以下幾點。
1.1環境預防成本:它是指企業為了防止因自身生產經營活動導致環境被破壞而采取措施發生的成本。主要包括環保有關的研制開發費用,比如新工藝的研發、環境管理體系的相關支出、企業整個運營過程中遵守環保法規的支出、為降低排污的支出。
1.2環境補救成本:它是指企業為彌補在當期或者前期對環境造成破壞所支付的各項成本,比如煤炭企業對坍陷地區的補償、環保方面的罰款、因環保訴訟而支付的費用。
1.3環境服務成本:它是指企業為了環保而發生的后期服務和宣傳方面的各項成本。主要包括環保活動的贊助,企業所售產品使用后的回收、運輸、處置等方面的支出。
1.4環境損失成本:它是指企業因為自然資源的消耗或因自然資源質量的下降而造成的損失,比如污水導致漁業的損失、農業的損失、人類健康的損失。
2.企業環境成本核算設計
2.1 確認環境成本
目前企業的環境成本沒有單獨核算,被分散在諸如管理費用等多個項目中。隨著社會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現有的核算方法將越來越不能適應企業和社會的發展,因此將環境成本單獨核算已顯得非常必要,核算的第一步就是要能確認環境成本。
2.1.1確認環境成本的條件。主要包括兩個:①導致環境成本的事項已經發生。確認企業環境成本事項是否發生,關鍵要判斷企業的這項支出是否與環境或環境保護活動有關,并且是否會引起企業經濟利益的流出,進一步導致企業的資產的減少或者負債的增加,并最終致使企業所有者權益的減少,這是確認企業環境成本的首要條件。②企業環境成本的支出金額能夠被合理計量或合理估計。環境成本能夠量化的則應合理計量;不能量化的則應采取一定方式合理估計。其金額能不能合理計量或者合理估計是確認企業環境成本的另一個重要條件。
2.1.2確認環境成本的標準。確認環境成本的標準,關鍵在于其費用化、資本化還是作為企業的或有負債。①費用化支出。費用化支出與其發生當期的損益相關或是與清除前期活動引起的損害相關,并不會在未來帶來經濟利益,例如廢物處理的成本。②資本化支出。如果環境成本直接或間接地以提高企業所有的某項資產的能力、減少或預防今后生產運營中造成的環境污染等形式與企業未來的經濟利益相關聯,則應當將其資本化。③或有性環境支出。指由于企業過去和現在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破壞,從而使其面臨著在現在或在將來有可能承擔一筆環境污染治理支出,如企業涉及環保訴訟或環境破壞糾紛所產生的不確定性負債。
2.2 計量環境成本
在確認環境成本之后的關鍵環節就是環境成本的計量。環境成本的計量就是在環境成本確認的基礎上對各種事項進行數量和金額的確定過程,對一般的企業來講,環境預防成本、補救成本、服務成本的計量相對比較容易,基本是企業的實際支出,而環境損失成本的計量較為困難,其主要包括自然資源的計價和生態資源降級的估價。
2.2.1自然資源的計量。根據自然資源市場化的情況主要分為三種方法:①直接市場價值法。對于那些已存在市場并且市場較為成熟的自然資源可以采用本方法。直接市場價值法就是以自然資源市場中供求雙方所形成的自然資源價格來評估自然資源的價格的計量方法。②間接市場價值法。在某些特定條件下,采用直接市場價值法存在一定困難,可以采用一種間接的方法,即用自然資源產品的市場價格減去其相應的生產成本從而得到自然資源價格也就是間接市場價值法,也叫凈價法。間接市場價值法方法的應用以資源產品的市場比較發達為基礎,其優點在于它只需要當前的有關價格、成本方面的信息。③成本法。有一些自然資源不存在市場價格,則可采用自然資源各成本構成要素來推算該自然資源的價值的方法。
2.2.2生態資源降級費用的計量。同樣生態資源降級的計量根據市場程度的不同也分為三種方法:直接市場法、替代市場法、意愿調查法。
①直接市場法。直接市場法的具體方法包括市場價值法、影子項目法和重置成本法。
②替代市場法。替代市場法就是在環境資源沒有直接的市場價值時,采用該資源替代物的市場價格來衡量生態資源降級費用計量的方法。具體可分為:內涵資產定價法、后果阻止法。
③意愿調查法。當生態環境被破壞后,不論是直接的市場定價還是間接的觀察市場行為都不可能估價時,就只有以調查相關人員的意愿來確定成本。
2.3 記錄和報告環境成本
環境成本在經過確認和計量后需要通過一定的形式進行記錄和報告。環境成本的記錄和報告作為環境成本會計的一部分,對完善環境成本會計理論、加強環境信息的批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完善環境成本核算對企業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國目前在環境成本核算的標準方面還是空白。本文在分析企業環境成本構成的基礎上,提出了環境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以期為企業控制環境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提供參考,進而實現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監察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