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分別闡述了教學媒體和教學結構的含義,并從兩個方面探討了教學媒體與教學結構的改革的關系,最后提出了教學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需注意幾個問題。
【關鍵詞】 教學媒體 教學結構 改革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許多技術產品(例如電影、電視、幻燈機、計算機)被應用到教育當中,因而把這些產品以及相應軟件被統稱為教學媒體,由于教學媒體種類的多樣化,功能強大,為教育的發展和改革提供了條件,使許多難以實施的教學模式在這些教學媒體的“參與”下得以實現。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是教學結構的改革,而教學媒體的發展和應用推動著教學結構的改革。因此教學媒體與教學結構的改革有著緊密的聯系。
1. 教學媒體
所謂教學媒體是指傳遞教學信息的載體,直接加入教學活動,在教與學過程中傳輸信息的手段,既是教師和學生的學習工具,又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工具。目前迅速發展的多媒體技術,虛擬現實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不再是單純的教學手段,它還可以為學生創設多種學習環境,提高學習的效率,可以作為學生的認知和學習工具,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現代教學中,媒體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并且它的種類日益增多,功能和特性也日益增強。
2. 教學結構
所謂教學結構,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在某種環境中展開的教學活動進程的穩定結構形式,教學系統四個組成要素教師、學生、教材(教學內容)、和教學媒體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具體體現(何克抗 2001)。離開教學系統的四個要素(哪怕只缺少其中的一個或兩個要素)就不可能具有這種結構形式。所以,教學結構的改革必然會同時觸動這四個要素在教學中具體結構形式。何教授認為教學結構具有五種特性:即依附性、動態性、系統性、層次性、穩定性。教學結構概念的提出,有助于人們打破那種脫離教育的技術觀,讓人們深刻認識到構建“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媒體”四個核心要素之間和諧關系的重要性,促使人們用系統的觀點來指導技術應用于教學,對信息化教學的研究實踐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特別是現代教學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它有助于人們深入認識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本質作用。可見,教學結構的改革是比較深層次的改革,要考慮多個方面的問題。
3. 教學媒體與教學結構的改革
教學媒體是構成教學結構四個要素之一,當教學結構改革時,作為成員之一的教學媒體在教學當中肯定也要發生變化,反過來說,教學媒體隨著它自身種類的增多以及在教學當中應用,也必定會影響教學結構的改革。
3.1 教學媒體的運用促進了教學方法和教學結構的改革
由于教學媒體具有良好的特性和功能,可以將抽象的,不可見和難于解釋的內容加以形象化和直觀化,為教學提供感性材料,有助于記憶的提高;同時,教學媒體可以用多種信息方式描述事物,使學生從不同側面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質,更有利于學生發展思維和想像力,大大提高了學生在有限的單位時間里獲取更多的信息,較徹底地分解知識技能信息的復雜度,減少信息在大腦中從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轉換過程,因此教學媒體越來越受到教學和學生的青睞。隨著教學媒體特別是多媒體在教學中廣泛運用,例如在一線許多工作者寫到: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電教媒體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等。多媒體教學不僅實現了其他教學手段達不到的教學效果,還使得傳統工藝教學手段下的一些優秀的課堂教學模式(如個別化教學模式和構造學習模式)由于對師資、設備要求較高,過去難以推廣和普及,現在得以實施。同時還會在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中創建了許多新的教學模式,并且強化了多種先進教學方法(如:模擬法、操練法、發現法)的可傳播性。教師將教學內容與教學媒體進行整合,打破常規的教學方法,不斷的嘗試新的教學方法,促使了教學方法的更新。教育改革,包含著方方面面的內容,其中最為主要的是將以教師為主教學結構扭轉過來,這不僅需要教學理論、教學模式、教師觀念的改變,更需要有物質來支撐,那就是教學媒體,特別是現代教學媒體。它的運用促進進了教學方法的改變,隨著教學方法的改變,學生與教師在教學過程的主體地位將會發生改變,這將促使教學結構的轉變。所以教學媒體的運用最終將會促使教學結構的改革。
3.2 教學媒體促進教學結構改革的反思
從教學媒體的發展歷史、運用可以看到,教學結構的改革與教學媒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教學媒體的發展推動著教學結構的改革,使傳統的教學結構向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轉變成為現實,不僅如此,還使教學結構在外延上得到了拓展,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唯物主義哲學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當教學結構發生改變時,它對教學媒體也提出了要求,也就要讓教學媒體能滿足新的教學結構在教學中的應用。所以,教學結構的改革推動著教學媒體的發展而使新型教學媒體得到迅速發展,如目前的多媒體、虛擬現實技術等。
4. 教學媒體的合理運用
教學媒體對教學結構的改革具著重要作用,在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必需重視教學媒體,對教學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4.1 教學媒體的組合
鑒于各種教學媒體具備不同特點,各自都有適應性和局限性,且一種教學媒體的局限性又可用其他教學媒體的適應性來彌補,因此在可能的條件下最好采用教學媒體組合教學,使各種教學媒體揚長避短,互為補充。例如,電視錄像在表現動態情景上占獨特優勢,但在表現表態放大畫面時卻不如幻燈投影,若二者結合使用,既表現動態場景又能表現表態放大畫面。
4.2 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和針對性
教學媒體的使用要契合目標,有助于突出教材的重難點。教學媒體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每次必需,切忌過泛、過濫。教學媒體的運用是為了提高教學效果,轉換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而不是追求形式。要明確所使用教學媒體在教學中所起的作用。
4.3 現代教學媒體要與傳統媒體協同互補、有機結合
課堂上講解、板書和直觀教具的運用是不可缺少的,現代教學媒體與之結合才能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優化。傳統的教學媒體成本低,使用方便;現在教學媒體使用難度較高,成本高,但包含的信息量大,教學直觀,教學效果好。
4.4 要注意學與教的理論的指導作用
現代教學媒體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育手段是教育技術學的主要研究對象。基于現代教育理論的教學系統設計為合理使用教學媒體架設了理論與實踐的橋梁。普通教師已習慣于行為主義理論指導下的接受式的教學方式,對于傳統教學媒體也已是駕輕就熟。但對于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還有些滯后。需要努力學習吸收優秀的理論成果將之靈活運用才能真正利用現代教學媒體,提高教學效益。
參考文獻:
[1]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術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37-39.
[2]何克抗等.教育系統設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02:10.
[3]李勇華.多媒體在高等代數教學中的應用[J].華南師大學報(社科版),1995,(5):62.
(作者單位:湖南同德職業學院計算機系專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