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球經濟一體化促進了國際間經濟貿易交流,貿易交流日益頻繁導致國際貿易翻譯人才的大量需求,對國際貿易翻譯人才的素質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本文將從語言素質、文化素質、國際貿易知識以及翻譯理論及技巧等方面對國際貿易英語翻譯人的素質做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 國際貿易 翻譯人才 素質
隨著中國加入WTO,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沖擊下,國際間的貿易往來和經濟交流日益頻繁,商業文件,信函,以及商業談判日益膨脹,而這一切商務往來,大都借助國際語言英語進行的。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國際貿易活動70%以上都用英語完成的。商務交際的激增,造成了國際英語翻譯人才的奇缺,同時也引發了翻譯質量的良莠不齊,因為譯文質量的低劣而引發的國際貿易爭端也時有發生,為國家和企業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基于此,筆者擬就國際貿易英語翻譯人才的素質,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初步探討。
1. 語言素質
從本質上說,翻譯應“忠實”、“對等”原則不是機械的、片面的,而是辯證的、普遍的;“改寫”、“操控”等屬特異的,非常態。” 因而“翻譯不是靜態的代碼轉換,而是以關聯為準繩,以順應為手段,以意圖為歸宿,盡量使譯文向原文趨同的動態行為”。翻譯的雙語語碼轉化的特質,要求英語翻譯人才必須具備堅實的業務素質,就語言素質而言,譯者必須要打下扎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特別是要具有較強的雙語閱讀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鑒賞能力。譯者翻譯水平的高低,首先取決于他對原文的閱讀理解能力,為了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譯者必須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要領會掌握足夠的英語詞匯量,特別是國際貿易相關的專業詞匯量,并能在口筆譯中靈活運用;二要掌握系統的英語語法知識,確保在語言層面少出錯誤,或不出錯誤,以免在國際貿易活動中造成爭議,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三要大量閱讀國際貿易的相關英語原文文本,不斷豐富自己的語言知識,提高自己的語言感悟能力。例如,一見到shipping advice 或shipping instructions馬上領悟到shipping advice是裝運通知,是出口商發給進口商的;而shipping instructions則是裝運須知,是進口商發給出口商的;另外還要分清注意區分vendor(賣主)和vendee(買主), consignor (發貨人)和consignee(收貨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總之,英語語言基本功是國際貿易英語翻譯人才所必備的素質,語言素質越高,翻譯質量也就越高。
2. 文化素質
翻譯是以原文為本,以譯者為中心,以忠實與對等的追求作為本質屬性,竭盡全力使譯文全方位靠近原文的跨語言跨文化的交際行為。翻譯的跨文化交際的屬性,要求譯者必須具備較強的文化素質。根據跨文化國際貿易活動的特殊規律,筆者認為經貿活動中有效交際至少應具備三方面的能力。其一,文化敏感能力,指對貿易伙伴的文化背景有足夠的敏感善于學習對方特殊的文化知識,如:語言規則社會規范,宗教信仰人際交往模式及民族性格等。認為正確的認知過程包括描寫、解釋和評價三個相關的方面。文化敏感能力就相當于認知的描寫階段,沒有這種能力,就認識不到差異就有可能以自己的文化標準期待對方,從而造成交際失敗。其二,文化理解能力,指對貿易伙伴的行為采取非評價、非判斷的態度。以他人的文化標準評價他人的行為。它包括跨文化交際學者提到的移情能力和對話式交際能力。移情能力指聽話人從說話人的角度準確領悟其話語之用意。雙方相互尊重不忽視特殊性對差異敏感有彼此相通。其三,行為變通能力,指交際者以變應變、不拘一格對不同的交際場合采取不同的方式的能力。筆者把它分為靈活性和適應性。“任何交際都是人際交際”“人和人之間可以談話而文化之間是不能談話的”。在跨文化經貿活動中以文化定勢為基礎,對不同文化的人們進行推斷既有必要性又有危險性。并非所有的西方人都有相同的思維方式,也并非所有的中國人有同樣的交際模式乙從理論上講同一文化背景的人在思維方式、社交模式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首先是人際交際然后才是跨文化交際,這就要求交際者要有靈活性。面對不同的文化,除了適應別無他法。這種適應能力不僅指適應差異的能力,更指控制自我反應的能力。
3. 國際貿易素質
國際貿易英語翻譯人才,除具備以上語言素質和文化素質以外,還要具備必要的國際貿易專業素質,這樣才能確保,英語口譯以及筆譯活動的專業化,知識化,科學化,才能確保翻譯文本的質量。具體來說,國際貿易英語翻譯人員,其一,應具備商品進出口貿易、國際經濟合作等貿易實務知識;其二,應具備國際公約和慣例和國內法規等方面的知識;其三,應具備商品進出口貿易書信、商品進出口貿易電報、商品進出口貿易電傳、貿易對象等貿易磋商方面的知識;其四,應具備貿易合同方面的知識;其五,應具備國際貿易中“指示標志”及“危險品標志”常用的中、英文用語、一些國家和地區對顏色的不同喜愛和禁忌、一些國家和地區對圖案的喜愛與忌用等商品包裝方面的知識;其六,應具備有關FOB、CF、CIF三種常用價格的構成、CIF價格速算表和使用說明、出口商品盈虧率、換匯成本和外匯增值率的計算方法等商品價格方面的知識。此外,如交通與運輸、保險、支付貨幣、商品檢驗、技術引進合同格式、國際合同公約、國家法律法規、政策措施等方面的知識,也都在掌握之列。這些知識的掌握,將會極大地提高國際貿易英語翻譯的準確性和規范性。
4. 翻譯理論和技巧
對于國際貿易英語翻譯員來說,翻譯理論的掌握和理論水平的提高,對翻譯活動來說至關重要。從語言層面上說,譯員應掌握直譯、意譯、音譯等相關的翻譯理論;就文化因素而言,譯者要掌握歸化和異化翻譯理論。身處國內中國文化的背景下,譯員不僅要熟知中國翻譯史上著名的翻譯理論家及其翻譯理論,如,嚴復的信達雅、郭沫若的風韻論、茅盾的神韻論、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王佐良的神似論等。逐步使自身的翻譯理論水平國際化 在研習翻譯理論的同時,還應進一步加強國際貿易翻譯實踐,熟練掌握基本翻譯技巧,如:增譯法、省譯法、倒譯法、改譯法、簡譯法、歸化法、移植法、改創法、正譯法、反譯法、拆句法、合句法、重復法、省略法等種基本的翻譯技巧,并通過大量的翻譯實踐,極大地提高自身的翻譯速度和質量。
結束語
在國際競爭口益激烈的今天,沒有高素質的國際貿易英語翻譯人才作為后盾,我們很難在國際貿易活動中占得先機穩腳跟。面對社會對國際貿易英語翻譯人才要求的日益提高,我們必須認真分析國內外翻譯的現狀,盡快查找在語言素質、文化素質、國際貿易素質、英語翻譯理論和翻譯技法等諸多方面所存在的不足,盡快把國際貿易英語翻譯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檔次,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全面適應商場現代,貿易國際化對英語翻譯人才的需求,才能使我們的國際貿易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崔長青:《翻譯的要素》[M].蘇州大學出版社,2007.
[2]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
[3]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單位:唐山職業技術學院公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