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及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各個領域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等教育亦不例外。尤其是對經管類營銷專業的學生影響更大,為高校的教學帶來了巨大沖擊與考驗,如何在新的形勢下進行更有效的教學,本文從自身教學中總結出如下幾點教學體會。
【關鍵詞】 高校 營銷專業 教學方法 改革
教學方法的不同,會直接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課堂講授中應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等,這就需要對現有的課堂教學方法進行改進。
1. 情感教學是教學的靈魂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的求知欲源于興趣,有了興趣就會產生探索新知識的欲望,如果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那么在學習過程中伴隨的只能是消極厭學的情緒,正如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所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老師在教學中要時刻把握教育教學中的知識性與趣味性直接的關系。
1.1精心設計導論,激發學習興趣
教育心理學指出:興趣是產生注意的基礎,求知的動力。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法和途徑很多,而我認為精心設計好一門課的導論部分尤為重要,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導論部分的講解讓學生體會到上這門課的重要性,讓學生感受到上這門課的興趣,對今后教學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導論設計要有新穎性和藝術性,要有生動性和趣味性,精心設計,巧妙構思,力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思維跟著教師走,這樣教學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習熱情
前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興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這種態度就會帶來疲倦。”此話告訴我們教學時應該時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采取單調、呆板、枯燥、機械的教學模式,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不同的、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充分利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樂學愿學。如教學中多用身邊例子教學,我認為這樣可以讓學生感受更深、更真,更有認同感和代入感;語言表達中適當加入一些詼諧幽默的詞句,讓學生學習起來更輕松。所以我認為一堂好課,首先是讓學生感到聽起來不累、時間過得飛快的一種感覺;反對過多的使用書面語,甚至與播音沒有區別。
1.3建立和諧師生關系,謀求融洽課堂氣氛
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關系,以往的師道尊嚴,高高在上的師風,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興趣,不能讓學生以輕松的心情在教與學中積極互動,認真思考,自由交流,大膽而熱情地回答問題,反而使課堂氣氛死氣沉沉,沒有生氣。作為教師,對待學生應該像知心朋友一樣平等熱情,并且還要熱心、耐心地聆聽學生的意見和問題,尤其是當學生提出比較尖銳、偏僻、與學習無關的問題時,教師應虛懷若谷,以平和的態度幽默地回答,營造一個輕松愉快、民主融洽的氛圍,促使學生產生對教師的親切感,只有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學生才會有興趣上課,思維才會活躍,才會主動回答教師的問題,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課堂上,教師要尊重、理解、信任和愛護每一位學生。教師要以心施教,達到師生情感共鳴,教者樂教,學者樂學,教學目標才能順利實現。
2. “授之以漁”是教學的核心
大學教學中,師生應該就以下幾方面達成共識:
首先,辯證的看待問題,這要貫穿到我們教學的方方面面,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式。其次,培養學生的懷疑精神,讓學生敢懷疑、善于懷疑老師講的、書上寫的,只有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提高。再次,掌握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逐步學會如何學習,為走向社會奠定基礎。最后。除了突出基本知識、技能的掌握之外,更要注重讓學生享受教學過程,最后得到情感、價值觀上的升華。
“當今社會知識更新換代非常快,對學生來說,思維能力的掌握遠比掌握具體的知識更重要。”引入情境問題,通過情境遷移,讓學生把握學習思維并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培養他們透過現象看到事物本質的能力。
3. 有效性教學是教學的目標
長期以來,我們的許多老師都認為,教學中應該系統、全面的把一門課的基本知識教給學生,課程的飽滿度也成為衡量一位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但在多年的教學中卻發現,學生真正能學到的很少,記住的更少,教學的有效性值得深思。所謂教學的有效性,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效性的唯一指標。要追求有效的課堂教學,可以從課前的準備、課堂的組織、課后的練習等幾個環節來提高實效性。
首先課前準備的有效性。大凡成功的課必定是充分準備的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1)目標的有效性:清晰、簡明。目標是方向,教學目標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學任務難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2)內容的有效性:適量、適度。一節課教師講多少內容,并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教師要做到思路清晰簡明,條目不要過多,講授內容到位,能引起學生思考,有所得才行。(3)教法的有效性:靈活、恰當。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授課對象相同的教法,教學效果會差別很大,所以教學中不僅要根據教學對象的不同,調整授課內容,而且教學方法也要因材施教,教法貼切,教學方有效。
其次課堂組織的有效性。(1)語言表達準確、簡練、有趣。一個教師,課堂上一定要組織教學語言,增強語言表達的科學性、針對性、準確性與趣味性,做到清晰精煉、重點突出、邏輯性強、表達幽默。(2)時間組織恰到好處。教學各部分的時間分配,教者在備課時應預計,講課時要調控。(3)應變能力強。一位好的教師應該在不同教學環境中都能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教學中會出現許多的意外情況,例如使用多媒體時停電了,教師如何因地制宜轉換教學模式;因為學生對某一問題的探討而無法完成教學任務等。它是很能考驗一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業務素質的。
最后課后練習的有效性。課后練習不在多,貴在精。提高練習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學情,因課設計練習,讓學生在訓練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吳春葉,劉淑琴. 《營銷統計方法訓練》的實踐性教學改革點滴--營銷專業《統計學》的教學改革.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學報.2009.
[2]周建慶.“實驗田”模式的市場營銷教學改革初探[J] .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3.
[3]翟紅華.市場營銷教學方法改革探析[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 2009,9.
[4]張長浩.淺議市場營銷教學改革[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09,3.
[5]王瑤,馮一娜.高技能型營銷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10,6.
[6]張桂華,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校內教學改革的探討[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0,6.
作者簡介:李強(1977- ),男,漢,碩士,講師,河套大學經濟管理系教師,主要從事經濟學方面研究。
(作者單位:河套大學 經濟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