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國家大力提倡職業教育已經有多年的歷史了,但是現在職業教育中卻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急需改革。通過對職業學校新生的調查與分析,發現了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職業學校學生英語自主學習方面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探究其根源,有助于有的放矢地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 學生 自學能力 教學計劃 考試改革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由于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需要大批具有專業技能的人才,所以職業教育的出現恰好滿足了這一需求。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問題,英語教學就是一個突出的方面。職業教育強調實際操作能力培養,英語教學也應該向這方面傾斜,這就與多年來形成的英語教學模式形成了對立和沖撞。因此,現存的英語教學模式必須改革,以學促教,促進職業教育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1. 過程探究
在制定教學計劃之前,首先要對學生的英語基礎、英語學習能力、英語學習興趣與動機等各方面進行測試和考察,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以便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要求教師改變教學模式,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教學相長。從這一目的出發,在入學初期教師對學生分別進行了摸底測試和問卷調查,希望能夠清楚地了解學生的英語水平以便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
摸底測試和調查問卷。摸底測試采用筆試,通過測試,我們發現以下幾個問題:(1)學生大多英語底子較薄;(2)學生的層次劃分很復雜,以專業為單位的層次劃分尤為明顯,文科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相對較好,而理科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較差。因此,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所用的教學計劃也應當有所差異;(3)學生在閱讀理解和語法等常規題目中尚可得分,但在聽力、翻譯、寫作等應用性較強的題目中得分較低,而這對學生而言恰恰是更為重要的,因為職業教育的關鍵就在于其實用性。調查問卷:調查是在學生剛入學的時候進行的,通過學生對自己目前學習現狀的描述及對英語學習方面的建議,幫助教師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點。內容包括:學生對以前英語學習狀況的滿意度,有待提高的英語學習方面和喜歡的英語學習方式等。再者,主要是針對學生英語學習自主性情況的調查,此時學生已經對授課教師、授課過程及學習內容和方式比較熟悉了,此時進行測試可幫助學生進一步認清自己的現狀,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的自我評價和描述找出問題所在,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內容包括:對教師教學目的與要求的了解情況,學習目標的確立與學習計劃的制定情況,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及英語學習過程的監控情況等。
2. 根源剖析
通過問卷,我們發現學生對英語的重要性是很清楚的,對英語成績提高的愿望也很迫切,但是他們英語水平差,對英語的興趣也不大,認為學習英語主要是依靠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在課下很少通過閱讀、聽錄音等方式自學,將希望全部寄托在教師身上。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授課速度較快聽不懂,這說明學生在剛入學階段尚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要設法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這也正是教師的主要教學任務。
根據英語教學的現狀及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可以得出以下結論:英語教學的重要性不容忽視,盡管教師和學生都在為之不懈努力,但是問題還是大量存在。(1)學生來源復雜,英語基礎不扎實,學習理論知識已經很吃力,張口說英語更是困難,在英語學習中“啞巴英語”現象凸顯,這與尚可教育“注重能力、強調實踐”的宗旨是相違背的。(2)學生英語基礎差、底子薄,綜合能力和應用能力與要求相距甚遠。同時,課時太少,一周平均不到4節課,想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非常困難。(3)教學模式存在嚴重缺陷,以教師為主導的“填鴨式”課堂教學模式普遍存在,導致大部分學生還停留在應試教育階段,口語交際能力差距明顯。(4)測試手段簡化單一。考試還停留在筆試階段,這類考試只能部分考查學生的聽、讀、寫的能力,但是不能對學生說的能力進行考查。
3. 問題解決方法
首先,要逐步實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主導思想;建立“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教學原則;轉變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模式;優化課程結構和內容,使教與學逐漸達到一個平衡點,實現教學相長。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要秉承“以人為本”的原則,將教學內容與社會及個人需求緊密聯系在一起,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英語教學不僅要傳授語法知識,還要讓學生能夠在工作和生活中自如運用。對于職專的學生而言,英語更多的是一門工作語言,而不是為了對其進行深入研究,所以,在聽、說、讀、寫各方面協調發展的同時,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要讓學生在課上充分利用每一次練習口語的機會,采用多媒體、網絡等各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應采取立體化教學方式,抓住課外輔導和課外活動的機會,讓學生開口說英語,學以致用,擺脫“啞巴英語”的境況。
其次,學生的英語基礎差、底子薄,僅靠課上的有限時間難以使他們的英語水平符合時代的要求。要緊扣“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在課上教給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教學過程中穿插一些游戲或者角色表演等教學內容更能體現教學內容的趣味性、針對性和適用性。除了正常的英語課之外,還要充分發揮英語第二課堂的作用,在課外通過校園網絡等方式加強對學生英語的輸入,使學生不但可以在學校,而且可以在家里或其他任何地方隨時補充英語知識。
再次,評估手段應多樣化,對學生的考核可分成筆試、口語、專業知識、平時成績幾部分。以往的教學評估大多是通過筆試實現的,這樣教師不能準確把握學生的實際水平,不能確定學生的弱項,無法根據其實際需要制定目的性較強的教學計劃;學生也容易鉆空子,以應付考試為目的,無法擺脫應試教育的桎梏。因此,要改革考試方式,學生除了要參加各種常規的考試之外,還要參加“口語考試”、“公共英語考試”、“翻譯大賽”等各種類型的考試,通過這些考試的刺激,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增強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把英語學好。好的英語水平應用到專業技術中,為將要面對的各種挑戰做好準備。
(作者單位:黑龍江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