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商務英語屬于專門用途英語的范疇,正因它的特別性與專門性,所以它有別于普通英語語言,其教學組織就應符合社會對既懂專業知識又精通英語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要求,然而當今國際商務英語的教材編寫、課程設置及教學模式卻難以適應國際商務發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對當前國際商務英語的教材編寫問題、課程設置及教學模式問題作進一步闡述并提出今后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 商務英語 國際商務 趨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貿事業得到了巨大發展。外經貿已由過去的“一外”(對外貿易) 發展到“五外”(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對外經濟合作、對外技術合作、對外服務) ;對外貿易也由原來單一的貨物貿易發展成貨物貿易、技術貿易和服務貿易三位一體。這樣,隨著對外經貿事業的不斷發展,對國際商務人才的培養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編寫出順應時代要求的教材及如何從事該課程的教學工作,以造就跨世紀的高層次、精通英語的國際商務人才,就顯得尤為重要。
1. 商務英語教材編寫的發展趨勢
1.1從門類來看,必須編寫出“商務英語系列”教材
長期以來,在我國屬于商務英語的課程,大部分院校只設置了“外貿英語函電”一門,少數院校開設了外貿英語課程。但是,隨著國際商貿的發展和變化以及我國的改革開放,“大經貿”格局的不斷形成,同時隨著我國經濟逐步走向世界舞臺,國家的商貿活動已不僅僅局限在外經貿的范疇之中,金融、法律、保險、運輸、工商管理、海外投資等一系列新的領域正在發展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商務英語已經不僅僅是“外貿英語函電”一門課,它已成為涉及國際商務各個領域,由多門課程組成的一個學科體系。根據上海對外貿易學院對我國涉外單位有關人事的調查問卷所作的統計分析表明,國際商務英語課程至少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按照選擇人數的多少排列) :進出口貿易英語(100 %、金融英語(80 %) 、法律英語(71 %) 、管理英語(57 %) 、會計英語(52 %) 、廣告英語(38 %) 。
1.2從編寫的內容來看,應突出實用性與時代性
1.2.1函電教材的編寫,其內容急需調整
以往在函電教材的編寫中,有關商務磋商過程的內容安排的比較詳細, 信函樣本也比較多,但有關合同的樣本卻不多見。在實際學習和工作中,有不少學生以及業務員不會起草書面合同,不知如何規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磋商過程中如何寫信函固然重要,但如何簽署標準合同更不應忽視,其內容應得到充實。再者,從事國際貿易單證非常重要,但有關單證部分往往一略而過,模棱兩可,沒有可操作性。有的學生和業務員甚至不知如何申請開立信用證。另一方面,國際貿易經歷了快速發展的過程,電報、電傳基本上被淘汰,由傳真甚至電子單證所取代,然而當今的教材還大量地介紹電報和電傳及其單詞的縮寫。當今的函電教材,電報、電傳的篇幅大都占據了全書的1/ 6 左右。至于練習題,還是一味的從語法、介詞填空、短語或句子英漢互譯出發,仍停留在強化語言點的組織安排上,而沒有體現專業英語的特別性與應用性,如:對照合同修改信用證等非常重要的業務內容卻只字未及,故教材應重新安排。應按照每筆業務的整個過程編寫(即以某筆業務為主線,從詢盤、報盤、簽定合同、包裝、裝運、付款、索賠等業務全過程,都給出相應的樣本信函) ,最好多采集世界主要代表國家的合同樣本,增加有關單證的內容,簡要介紹電報、電傳應注意的事項及常用縮寫詞即可。練習題的編寫應側重于實際應用,如英語信函英譯漢,并要求學生對本信函回復(可給出業務背景或提示等) ,尤其要結合有關單證的編制、填寫、審核、修改等內容編寫,以增強可操作性。因為從事國際貿易,制單、審單非常重要。通過練習要使學生掌握如何制出正確的單證,審核單證并糾正錯誤的單證。
1.2.2非函電類教材(其他類商貿英語教材) 編寫的發展趨勢
當今的商務英語教材大都專業性不強,選材缺乏系統性,且每本書的覆蓋面太廣,適應不了對外經貿的發展要求,今后的趨勢是:
(1)編寫出更多的分工細化的商務英語教材。如前文提及的進出口實務英語、金融英語、管理英語等,不要各方面的內容面面俱到,蜻蜓點水,致使學生學完后仍是一知半解。
(2)選材要系統。選材的系統性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整本書的編寫要盡可能自成體系,專講某一方面的知識,即分工細化的專業內容;二是所選課文自身要有系統性。商務知識的文章大都摘自西方書籍、報刊,因此摘選時,一定要保證課文的完整性。
(3)選材要新穎。這里的新穎既指選材方向新穎,又指內容要新穎。時代在發展,知識在更新,商務英語內容必須隨之及時更新。包括再版教材不能簡單重復,必須以最新的資料進行修訂和補充。
2. 商務英語的課程設置
對于國際貿易專業(本科) 來說,有關課程的設置必須符合該專業的培養目標。即:既要掌握外經貿知識,通曉國際商務慣例,又要有扎實的專業英語功底, 使學生真正成為跨世紀的滿足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鑒于此,原有的課程體系難以滿足上述要求。縱觀我國國際貿易專業的課程安排(這里只列舉相關專業課) ,在第三學年第一學期用中文講授國際金融,第二學期用中文講授國際貿易實務,其間整個學年的兩個學期同時開設商貿英語課程;第四學年的第一學期開設外貿英語函電。事實上,商貿英語的內容與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實務的內容都是相關的,只是文體各異而已。也就是說,在兩學年里,這些內容在不斷被重復講授。如果拋棄中文教材,把國際貿易實務與國際金融的重點篇章編寫成英語讀本,用英語直接講授專業知識,可一步到位,上好一門課意味著可同時兼顧幾門課。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掌握相關專業知識的同時,可進一步提高英語水平,這樣更有助于國貿專業培養目標的實現。因此,今后對相關課程的安排必須進行結構性調整。即:第三學年第一學期開設外貿英語函電。該
課程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學會撰寫符合規格的外經貿英語函電和草擬有關的業務合約。由于信函的內容簡單易學,在組織教學中除了達到教學目的外,不妨通過此課程的教學讓學生熟練地掌握二級共核語言及相關口語表達,為上好以后的商務英語理論與實務知識打下基礎。在本學年的第二學期開設進出口實務英語,即用英語講授該方面的知識內容。在第四學年的第一學期開設國際金融英語,講授金融理論與實務的有關內容。第二學期以漢語的形式開設金融、貿易實務的專題講座,在必要的情況下,可根據學生的需要開設其他英語選修課,如保險英語或管理英語等。當然,相關知識直接改用英語講授,其課時肯定會相應加長,然而從總體看,實際是節約了時間,更重要的是這樣學生能集中精力學習,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3. 國際商務英語教學模式的發展趨勢
針對上述問題,今后必須開創新的教學模式,即“通過英語學習國際商務”又“通過學習國際商務提高英語水平”的教學模式。事實上,該教學模式,也是相關課程作結構調整后的必然趨勢。以此模式,英語與專業知識就能融為一體,用英語磋商貿易、解決經貿問題的能力就會得到較大的提高。當然其具體的運作模式就必須與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相一致。大體上應包括以下幾個環節:對于每篇課文的講解,首先,要求學生課前認真預習,這里說的預習并不意味著簡單地查查字典就行了,而是要求學生理出課文中所涉及的大致內容,找出知識上(包括語法上) 存在的難點,在必要的情況下還要查找有關漢語版的專業書籍。第二,課文講解前先向學生了解有無含義不明的專業術語,如果有,不妨英漢對照解釋,如沒有,即可講授課文內容。在課文講解過程中,要按照知識的結構來講。第三,要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消化所講的內容,并搜集學生還存在的知識上的、語言上的問題,以集中講解。第四,要適當布置一定的練習題以鞏固所學內容(練習題內容可參照試題類型) 。第五,考試命題這一環節也不容忽視,為了體現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命題類型必須調整。
總之,為了向社會培養與輸送既懂經貿知識,又精通英語的復合型人才,當前的教材編寫問題、課程設置問題及教學模式問題必須予以改進。編寫出分工細化的系列商務英語教材、優化課程結構、直接用英語講授國際商務知識已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廳2012年度人文社會科學項目,課題項目編號:12522067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征求意見稿).2010.
作者簡介:魏傳立(1975-)男,黑龍江省哈爾濱人,哈爾濱商業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管理學博士,美國職業經理人協會會員,具有美國職業項目管理資質PMP(212202),主要從事商務英語的研究與教學與公共管理的研究。
(作者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