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的安全持續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在目前,有許多企業因未對應收賬款采取有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導致企業的資金緊張,甚至陷入財務危機。為此,對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研究已迫在眉睫。文章將從國內外應收賬款的研究狀況、應收賬款對企業經營管理的意義以及應收賬款的管理辦法等方面對應收賬款加以闡述。
1. 國內外應收賬款的研究狀況
應收賬款是企業對外賒銷產品、材料、勞務等項目而形成的應向對方收取相應款項的一種外置資產。該資產被對方經營,對方可以任意調度使用,本企業卻無法控制,形成一定時期內企業的“虛擬資產”,只有變現為現金流入企業后,才能參與到本企業再生產過程中,為企業創造新的收益。而這一過程的長短,對企業經營效果來說影響較大,歷來令企業管理者感到棘手,難于操作。應收賬款的管理與社會的信用基礎和信用體系的完備性有著密切的關系。在西方,企業信用管理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它作為一門研究學科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在國外,西方國家比較流行的應收賬款管理方法是應收賬款有價證券化和保理業務。
2. 應收賬款管理形成的原因
根據有關部門調查,我國企業應收賬款占流動資金的比重為50%以上,遠遠高于發達國家20%的水平。企業之間尤其是國有企業之間相互拖欠貨款,造成逾期應收賬款居高不下,已成為經濟運行中的一大頑癥。據專業機構統計分析,在發達市場經濟中,企業逾期應收賬款總額一般不高于10%,而在我國,這一比率高達60%以上。造成企業應收賬款居高不下的原因可以從幾個方面來歸納:
2.1企業經營環境的影響。一方面是擴大市場份額的需要,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中,賒銷成為企業擴大銷售的主要競爭手段。另一方面是很多企業故意拖欠賬款,社會普遍缺乏誠信。
2.2企業自身的問題。從主觀上我國企業管理者普遍只重銷售而忽視包括應收賬款管理在內的內部管理,而客觀上他們對于應收賬款管理無論是經驗還是理論都十分缺乏。
2.3信用銷售前資信評估薄弱,缺乏規范程序。信用銷售是壞賬形成的起因,企業在進行信用銷售前首先應該評估客戶的信用等級和資信程度,而我國大部分企業在信用銷售前根本不進行詳細的信用調查。企業大量的信用銷售往往取決于行政干預或少數人、領導者的主觀喜好,結果導致大量應收賬款的出現。
2.4商業競爭。這是發生應收賬款的主要原因。市場經濟的競爭機制作用迫使企業以各種手段擴大銷售。除了依靠產品質量、價格、售后服務、廣告等外,賒銷也是擴大銷售的手段之一。相同條件下,賒銷產品的銷售量將大于現金銷售產品的銷售量。出于擴大銷售的競爭需要,企業不得不以賒銷或其他優惠方式招攬顧客,由此引起的應收賬款,是一種商業信用。
3. 應收賬款管理方法
應收賬款是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的重要環節,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中,正確運用賒銷,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顯得非常重要。應收賬款管理應從應收賬款防范機制的建立和逾期債權的處理兩方面入手。企業應設立專門的信用管理部門,并與銷售、財務部門對應收賬款進行監控、跟蹤服務和反饋分析,并由內部審計部門進行監督管理。對于存在的逾期應收賬款,企業應成立專門機構進行催討,并積極尋找債務重組、出售債權的可能,爭取及時收回債權。
應收賬款管理首先應從源頭控制,防患于未然,因而防范機制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
3.1建立專門的信用管理機構,對賒銷進行管理。傳統的企業組織結構,一般以財務部門擔當信用管理的主要角色進行賒銷管理,這已不能適應完善企業信用管理的需要。企業信用風險管理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和綜合性較強的工作,須特定的部門或組織才能完成。
3.2建立客戶動態資源管理系統。專門的信用管理部門必須對客戶進行風險管理,其目的是防患于未然。動態監督客戶尤其是核心客戶,了解客戶的資信情況,給客戶建立資信檔案并根據收集的信息進行動態管理,這就是客戶的動態資源管理。如果企業對這項工作沒有足夠的人力也可委托社會征信公司完成,或在其指導下完成。
3.3建立應收賬款的監控體系。應收賬款的監控體系應包括賒銷的發生、收賬、逾期風險預警等各個環節。
3.3.1賒銷發生監控。一般銷售業務要經過接受顧客訂單、批準賒銷信用、按銷售單供貨、按銷售單裝運貨物、向顧客開具賬單、記錄銷售、收回資金這樣一個業務流程。賒銷監控主要發生在接受顧客訂單、批準賒銷信用、記錄銷售和收回資金流程。在接受顧客訂單流程,顧客的訂單只有在符合企業內部的授權標準時才能被接受,銷售管理部門應根據信用部門客戶動態管理系統提供的情況決定是否批準銷售。在批準賒銷階段,信用管理部門的職員在收到銷售單后,將銷售單與該顧客已被授權的賒銷信用額度以及至今尚欠的賬款余額加以比較。并對每個新顧客進行信用調查,建立客戶動態資源系統。根據調查的客戶資信狀況和其他相關信息,信用部門決定是否批準該客戶的賒銷,并在銷售單簽署明確的意見。
3.3.2財務部門對應收賬款的分析管理。財務部門應定期對應收賬款的回收情況、賬齡等情況進行分析,而不能將所有責任都交給主要負責確定賒銷授信額度和資信調查的信用管理部門,這是內控制度的重要環節。財務部門應編制一定期間的賒銷客戶的銷售、賒銷、收賬、賬齡分析表及分析資料交管理當局。在分析中應利用比率、比較、趨勢、結構等分析方法,分析逾期債權的壞賬風險及對財務狀況的影響,以便確定壞賬處理、當前賒銷策略。
3.3.3信用部門和銷售部門進行應收賬款跟蹤管理服務。從賒銷過程一開始,到應收賬款到期日前,對客戶進行跟蹤、監督,從而確保客戶正常支付貨款,最大限度地降低逾期賬款的發生率。在工作中信用部門和銷售部門要互相配合,分清各自在跟蹤服務中的職責,達到相互監督相互促進,提高應收賬款回收率,促進企業銷售的目的。
3.3.4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內部審計在應收賬款管理中的監督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不斷完善監控體系,改善內控制度;二是檢查內控制度的執行情況,檢查有無異常應收賬款現象,有無重大差錯、玩忽職守、內部舞弊、故意不收回賬款等情況,確保應收賬款的回收。在我國內部審計大部分還停留在經營效益審計等方面,而對于企業內控制度設計、遵守,揭示企業員工舞弊、貪污等工作進行得遠遠不夠。內部審計對應收賬款審計主要應在銷貨和收款流程,在銷貨流程應核查銷售業務適當的職責分離、正確的授權審批、充分的憑證和記錄、憑證的預先編號、按月寄出對賬單等方面。在收款流程主要應檢查收款記錄的合理性、核對應收賬款、分析賬款賬齡、向債務人函證等方面。
結論
隨著我國信用知識的普及和信用體系的逐漸完備,我國企業可借鑒西方的管理經驗和管理方式,結合我國國情從應收賬款的源頭開始采取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盡可能降低應收賬款對企業發展帶來的風險。
參考文獻:
[1]張云起.營銷風險預警與防范.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2]方斌.加強企業信用管理的若干建議.財務與會計,2008(1).
(作者單位: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呼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