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商業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的經營環境也急劇變化,采購不僅只為企業的生產提供原料,還是利潤的重要來源。尤其是鋼鐵企業中的采購管理中策略問題。如何才能在眾多的采購策略中選擇出適合自己企業的策略仍是企業管理者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立于此意,對采購策略問題作一下探討。
本文以上海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寶鋼股份)的采購為研究對象,從鋼鐵企業采購的特點以及現有的采購流程入手,介紹了價值-風險矩陣的方法,針對各自的特點提出了差異化采購策略,進而達到提升企業競爭優勢的目的。
【關鍵詞】 鋼鐵企業采購管理 價值-風險矩陣 差異化采購策略
1.傳統采購模式的采購管理存在的問題
傳統采購模式的缺點是采購運行的風險大,質量難以控制,競爭多于合作。在傳統的采購模式下,供應商和其他供應商競爭中隱瞞自己的不利信息,夸大有利信息,這樣采購、供應雙方都不能進行有效的信息溝通,自然就增大了采購風險。在價格的制約下,供應方不可能按高標準來制造與檢驗質量,因而質量控制的責任自然轉移到了采購方,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進行驗收檢查,即使質量合格,采購方的采購成本也增加了。
傳統采購模式的通常做法是:通過供應商的多頭競爭,從中選擇價格最低的做為合作者,然后再從這些合作者中選擇數家供應商實施供應,一方面防止因過度依靠某供應商而使采購方陷入不利地位,另一方面是防止欺詐危及安全庫存[1] 。
2.現代采購管理模式改革的歷史背景和原因
采購策略于20世紀80年代誕生于美國[2] 。當時,作為業務運營管理方面領先的咨詢公司——科爾尼公司指出:內部花費和成本通常只占企業總支出的20%到30%,其余部分(外部采購支出)卻被忽略了。科爾尼公司推出了戰略采購方法論,幫助客戶更加有效地管理外部采購[3] 。通過戰略采購可以使成本大大降低、收益巨額增長,那些迫切想提高自己競爭實力的企業很快就將戰略采購作為新的關注點,以及創造利潤增長的新源泉。
3.現代采購管理策略的方法與探究
2001年,上海寶鋼國際經濟貿易有限公司招標項目205項,招標資金額為57億元,中標金額為45億元。通過招標,節約投資超過人民幣12億元,節約率超過20%,經濟效益十分明顯[4] 。鄂城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自1998年開始實行招標采購以來,原材料采購成本連年下降。1998年采購成本下降8200萬元,降低率為5.6%,1999年又在上年基礎上下降15100萬元,降低率為9.4%,2000年在部分原材料、運輸和金屬材料價格上漲的情況下,全年采購成本仍比上年下降4700萬元,降低率達到3.75%[5] 。
20世紀初,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首先發現:無論在哪一個國家,80%以上的社會財富都集中在20%以下的人手中,這一規律可表述為“80/20效率法則” [6]。借用此法則,按照采購、庫存管理和倉庫產品價值的不同,將少量高價值的產品用字母A表示,大量低價值產品用字母B和C表示,根據價值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管理。
根據采購品種的價值和采購風險做一個2×2的矩陣,可以分類為如下:
(1)常規類商品:數量占整體數量的80%,但價格卻很低,僅占總支出的20%。
(2)杠桿類商品:有一定的價值,存在多個備選的供應市場,所以造成供貨短缺的風險較小。
(3)瓶頸類商品:單價雖然不高,但市場供應短缺的風險卻很高。
(4)戰略類商品:是“重要而數量少的”,即數量僅占總數量的20%,但金額卻占商品總金額的80%。
4.案列分析---寶鋼采購支出的分析
根據寶鋼股份2002年合同的數據顯示,采購總金額為269億人民幣(約32億美金),占股份同年銷售總額的79%。從供應商數量與采購金額來看,目前統計到的供應商總數為1708家。80%的采購金額來自于101家供應商(占供應商總數的6%),20%的采購金額來自于1607家供應商(占供應商總數的94%)。而20%的供應商(340家)占了股份采購金額的93%,80%的供應商(1368家)僅占股份采購金額的7%,說明了寶鋼大部分的采購物品相對集中在少數供應商,而余下的80%供應商每家采購的金額比較少,縮減的余地的確很大。
從采購的物料與金額來看,目前統計到的物料種類共194種。若按采購金額來排,其中14種物料(物料種類的7%)的采購金額占總采購金額的80%,剩下180種物料的采購金額僅占20%。若按物料種類來排,80%的物料(155種)僅占采購金額的6.8%,而20%的物料(39種)卻占總采購金額的93.2%。由此可見,策略采購流程的側重點應把握住這39種物料。
經分析得出:戰略型采購物料數量只占31%,金額為12,574,284,611;卻占總金額的93%,瓶頸型和常規型采購物料數量分別占31%和30%,金額分別247,493,738和306,748,283;只占到總金額的2%,由此可見,戰略型采購是重點考慮的問題,但是也不可輕視其他采購類型,特別是對于寶鋼這樣的大型企業,2%的采購金額也意味著幾億的采購資金。
戰略類的采購特點是風險和價值均較高,應同時考慮風險和價值兩個方面,因此必須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降低采購的風險;對于瓶頸類采購特點是風險高而采購價值低,重點是降低采購風險,因此要采用電子尋源等手段尋找新的供應商;對于杠桿類采購特點是采購價值很高,而風險低,重點是降低采購價格,因此應該采取招標等采購策略以降低采購的價格;對于常規類采購特點是采購價值和采購風險均不高,但采購品種繁多,采購管理費用較高,重點應降低采購管理費用和訂購成本,因此應該采取多個品種聯合訂購的策略以降低費用。
通過利用價值一風險矩陣的方法對寶鋼采購支出的分析,應充分考慮到價值和風險因素的影響,才能達到降低各種采購成本的目的,使其利潤最大化。
結論
綜上所述,鋼鐵企業應充分利用有利的采購策略,通過通過價值一風險矩陣將采購品種分成了四類,即:戰略類、杠桿類、瓶頸類、常規類。對各種不同類型的采購品種進行分類分析,根據各自自身的特點提出了不同的采購策略,使企業能夠綜合考慮到采購成本,采購風險,采購結構,采購市場狀況等,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通過不同的采購品種靈活實施不同的采購策略,有效的降低單位的成本,以滿足企業健康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馬士華.林勇.陳志祥.供應鏈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317-324.
[2]浦杰.戰略采購確實有效嗎[J].現代管理,2000(10):40-50.
[3]向晉乾.李杰.黃培清.工業企業原材料采購與庫存策略明[J].上海管理科學,2004(2):39-42.
[4]上海寶鋼國際經濟貿易有限公司招標分公司[J].建設監理,2003(4):77.
[5]韓英福,石深華.淺談招標采購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冶金財會,2001(11):15-17.
[6] 肖平凡,張明善.供應鏈管理中訂貨策略的比較與分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0(3):368-371.
(作者單位:禧瑪諾(上海)貿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