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黏結預應力混凝土技術最近幾年多應用于大跨度、大空間建筑中。有黏結預應力技術可以解決大跨度混凝土梁的撓度和抗裂問題,同時也大大減小混凝土梁的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及鋼筋的用量,提高了結構的使用空間,降低了工程造價。文章結合實際工程介紹了后張有黏結預應力混凝土梁的施工工藝和質量控制措施,為施工人員掌握后張有黏結預應力混凝土梁施工技術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 后張有粘結預應力 錨固 預應力張拉 施工工藝
下面仙結合實際工程介紹了后張有黏結預應力混凝土梁的施工工藝和質量控制措施,為施工人員掌握后張有黏結預應力混凝土梁施工技術提供了參考。
1. 工程概況
2. 預應力施工工藝
材料選用及檢驗
2.1 預應力筋
2.2 張拉錨固體系
張拉端采用 OVM15-7 型夾片式錨具,外露的固定端采用OVM15-7型夾片錨具,預埋的固定端采用OVM.J15型擠壓式錨具,所有的錨具均符合GB/T14370-93 標準。錨具組裝件進行靜載錨固試驗,試驗結果(見表1)表明全部達到 FIP-1993 和國內規范要求。張拉設備采用YDC-240Q型千斤頂、ZB4-500型電動油泵和0-60Mpa精度1.5的壓力表。所有設備均通過DY-2000型精度三級的試驗機檢測,置信度大于0.999。
3. 施工要點
3.1 波紋管安設
非預應力筋綁扎成型后,以波紋管管底標高,按預應力曲線矢高在控制點處箍筋上劃線,焊鋼筋支架,間距1000mm。輔管時,先將固定端錨墊板安裝就位,從張拉端處逐步套入波紋管。波紋管的連接用同一形式大一號的管,長300mm,每邊旋入150mm,對接后用膠帶密封。波紋管與固定端鋼絞線連接用棉絲封堵,再用膠帶密封。整段波紋管在梁內應順直,不得有明顯彎折,水平允許偏差10mm。
3.2 預應力筋穿束
預應力筋珠長度分兩部分:孔道內長度經計算確定,兩端的外露長度曲錨固體系和張拉設備決定,應能滿足張拉工作要求。先將擠壓錨具壓制在鋼絞線一端,然后用穿束器將鋼絞線從固定端錨墊板的孔中從下而上逐根穿束。穿束時,在穿束端安上錐形引帽以減少阻力,穿束要一直向前,不能往回拖拉,以防止引帽脫落。
3.3 灌漿孔(泌水孔)設置
設置在波紋管最高點和兩端部。先在波紋管上方開一直徑20mm的圓孔,在開口上用帶嘴的塑料壓板和海綿覆蓋,并用鐵絲固定在波紋管上,接頭周邊用膠帶封嚴,以防漏漿,在塑料壓板的嘴上接上直徑25mm的塑料管,向處延伸至梁面以上500mm,兼作泌水孔。
3.4 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工程該項目中,對混凝土的澆筑采取了事前檢查、事中控制構件混凝土澆筑要求:
澆筑前檢查:預應力筋鋪放完畢應立即進行隱蔽驗收,混凝土澆搗前應再次進行自檢工作,主要檢查承壓板、螺旋筋等是否正確,預應力筋外皮破損的應調整修補后方能澆筑混凝土。
混凝土澆搗:混凝土制配按設計要求,澆筑時不提集中卸料,防止預應力筋移位。混凝土應采用機械振搗,以免影響混凝土的密實性,尤其是鋼筋密集部位主端部,但應不使振動棒擊無粘結筋,以免破損或移位。混凝土澆搗結束后,應加強養護,保持充分濕潤,防止水分過早蒸發而使表面產生裂縫。在澆筑時除留置土建竣工資料中需要的試塊外,尚要留置兩組施工試塊,并與構件條件養護,以確定預應力筋張拉時之用。混凝土澆筑后及時拆除部模板,清理端部埋件。
施工質量控制要點.1預應力筋的制作和安裝質量控制固定端擠壓錨預應力筋外端應露出擠壓套筒1~5mm。
3.5 預應力筋張拉
3.6 孔道灌漿
預應力筋張拉完成后即進行灌漿。灌漿材料采用5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0.4。利用灰漿泵將水泥漿灌到預應力孔道中去,在孔道另一端冒漿后封閉排氣孔,繼續加壓至0.6Mpa。最后用細石混凝土封閉錨具和張拉端。
4. 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檢查預應力筋的水平間距、數量及規格是否符合設計圖紙和鋪放圖的要求。
預應力筋控制點f最高點、最低點、反彎點1豎向允許偏差板內為+5mm,水平偏差為~30mm,且預應力筋線形應保持平順。
檢查預應力筋定位點及綁扎點的牢固性,以保證澆灌混凝土時預應力筋不移動、上浮、變位等。
檢查張拉端承壓板與預應力筋末端是否垂直固定,與模板貼緊的牢靠性。
混凝土的澆筑質量控制混凝土澆筑時振搗棒不得擾動、破壞預應力筋,且保證預應力筋在張拉端與錨墊板垂直。預應力筋張拉端、固定端處的混凝土必須振搗密實。
張拉和封錨保護張拉前應檢查張拉機具和儀表的標定資料是否符合有關規定。張拉設備的標定期不能超過半年,且當張拉設備出現反常現象或千斤項檢修后,應重新標定。
檢查張拉端處混凝土有無蜂窩、麻面、裂縫等現象,若有必須進行修補。張拉預應力筋時以張拉力控制為主,同時應校驗預應力筋的伸長值,實際伸長值與計算伸長值的相對偏差應控制在%范圍內,超過時應停止張拉并查明原因。
結束語
本工程采用有粘結預應力技術,解決了大懸臂混凝土梁在受荷較大時的撓度和抗裂問題,同時亦降低了層高,減少了結構空間。本工程現已通過竣工驗收兩年,從各方面觀察的情況來看,效果是良好的。
參考文獻:
[1]李秀芳;多跨混凝土連續梁預應力施工技術《西部探礦工程》2007年第09期.
[2]林麗泉;張金海;夏金海;;預應力混凝土模板在冷庫施工中的應用[J];建筑技術;1982年04期.
[3]張威;淺析20m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板梁施工技術管理《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11年09期.
(作者單位:洛陽市吉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