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用人單位免除自己法定責任的合同條款是否有效?
中山市凌先生陳述:我在公司從事銷售工作,平時需要經常在外面跑業務,因此,公司在與我簽訂的勞動合同中約定,無論我因工作原因還是其他任何原因發生的事故,公司均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兩個月前,我在下班回家的途中發生了交通事故,經交警認定由對方承擔全部責任,而我不需要對事故承擔任何責任。按照相關的法律規定,我的情況應該屬于工傷,但是在我要求公司承擔賠償責任的時候,公司以勞動合同中免除責任的條款拒絕賠償。請問公司的做法是否合法合理?
答: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貨車事故傷害的……
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條規定: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根據上述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你的陳述,可以得知你在下班途中遭遇的交通事故屬于工傷,而公司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不承擔任何責任的條款免除了自己的法定責任,內容明顯違法,因此該合同條款無效,公司應該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責任。
二 應該如何認定“入戶搶劫”?
廣州市李先生陳述:我的哥哥早前因為搶劫被刑事拘留,現在仍然被關在看守所,據我們了解,公安機關有可能認定他為入戶搶劫,而入戶搶劫比普通的搶劫的刑罰要高很多,請問什么是入戶搶劫?
答: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規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入戶搶劫的;……
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搶劫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第(一)項規定的“入戶搶劫”,是指為實施搶劫行為而進入他人生活的與外界相對隔離的住所,包括封閉的院落、牧民的帳篷、漁民作為家庭生活場所的漁船、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進行搶劫的行為。
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搶劫、搶奪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條規定:關于“入戶搶劫”的認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搶劫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認定“入戶搶劫”時,應當注意以下三個問題:一是“戶”的范圍。“戶”在這里是指住所,其特征表現為供他人家庭生活和與外界相對隔離兩個方面,前者為功能特征,后者為場所特征。一般情況下,集體宿舍、旅店賓館、臨時搭建工棚等不應認定為“戶”,但在特定情況下,如果確實具有上述兩個特征的,也可以認定為“戶”。二是“入戶”目的的非法性。進入他人住所須以實施搶劫等犯罪為目的。搶劫行為雖然發生在戶內,但行為人不以實施搶劫等犯罪為目的進入他人住所,而是在戶內臨時起意實施搶劫的,不屬于“入戶搶劫”。三是暴力或者暴力脅迫行為必須發生在戶內。入戶實施盜竊被發現,行為人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如果暴力或者暴力脅迫行為發生在戶內,可以認定為“入戶搶劫”;如果發生在戶外,不能認定為“入戶搶劫”。
你可以根據上述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你哥哥實施搶劫的場所和目的等進行分析,看其行為是否符合入戶搶劫的特征,如果符合,則需要按照入戶搶劫量刑。
特約主持:吳 楓
電子郵箱:jmwyxiel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