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奧巴馬以國家安全為由叫停在俄勒岡州的風電項目,為此,由三一重工兩位高管控股的羅爾斯公司決定對奧巴馬提起訴訟,稱其決定侵犯了憲法賦予的權利。此消息引發了中國網友的熱烈討論,但出乎意料的是,不少網友對“美國的總統都可以告”表示極度羨慕。
其實,敢告美國總統的人多了去,其中不少還是中國人。
三一重工:為反打壓而戰
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打壓中國企業已不是一次兩次了,從美國眾議院發布報告抹黑中國電訊企業華為和中興,到美國總統奧巴馬下令終止中資公司在美風電項目的收購交易,美國政府和國會借“國家安全”之名接二連三實行貿易打壓。
作為中國第一、全球第六大重型機械設備制造商,三一重工集團也是2011年度中國排名前20的風電設備制造商。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的統計,截至2011年底,三一出口至美國的風機已有12兆瓦。但就是今年9月28日,奧巴馬以危及國家安全為由,禁止與三一關聯的企業羅爾斯公司購買美國俄勒岡州的4個風電項目。他下令羅爾斯公司在兩個星期之內撤走全部財產和裝置,并且在90天之內從這個風力發電項目中撤出全部投資。
奧巴馬的命令還沒下達幾天,羅爾斯公司在10月1日就開始反戈一擊,他們向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方分區法院遞交訴狀,將奧巴馬總統列為被告。這也讓奧巴馬成為了首位因阻止外資并購被起訴的美國總統。
一切都還得從俄勒岡州的軍事基地說起。2012年3月,羅爾斯公司收購了美國的4個風電廠,計劃全部使用三一制造的風電機組。并購發生前,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就審查了風電場的規劃位置,且在與國防部磋商后通過了規劃,得出了“沒有危害”的結論。并購完成后,俄勒岡州海軍武器系統訓練場以影響軍事飛行訓練為由,要求其中的一處風場遷址,羅爾斯照辦。在有些場合,美國海軍似乎對羅爾斯公司的配合還相當滿意。
都是并購惹的禍。在羅爾斯公司收購風電項目后不久,美國海軍曾就其中位于軍事基地內部的項目和羅爾斯進行過交涉,稱為了減少風電項目對和低空飛行訓練的干擾,建議羅爾斯公司轉移項目地址。此后,羅爾斯公司便將此項目搬遷到了新地址。
今年6月份,羅爾斯公司向美方的一個相關委員會報備風電項目交易。該委員會在完成了30天的審核后,要求羅爾斯公司撤回并購要求。7月和8月,該委員會還兩度通知羅爾斯公司,告知他們不能實施興建風力發電項目。最終那個委員會評估了此項交易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并在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提交的分析報告的基礎上,形成了不能批準的意見,并將意見遞交給總統奧巴馬。
在美國選戰正酣的關頭,奧巴馬撿來了一個絕佳機會。對美國選民來說,“國家安全”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涉及中國的時候。沒有什么可以高于國家安全,一切經濟利益都要暫時靠邊站,此時外國投資者擬在美國進行的收購交易但凡引發了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對國家安全的擔憂幾乎無一例外,在送達美國總統審批前就進行了修改或干脆被撤回。羅爾斯公司的這筆交易,無疑正好撞到了槍口上。
美國總統以國家安全為由發布正式命令阻止外國在美投資,20多年來這還是第一次。羅姆尼此前抨擊奧巴馬的對華政策“心太軟”,奧巴馬此時對華大下狠手,就能將羅姆尼的攻擊給化解掉。
李敖之女:為反軍購而戰
2006年1月26日,中國臺灣知名作家李敖在臺北召開記者招待會,宣布將在2月底3月初向美國聯邦法院控告美國總統布什賣武器給臺灣,違反了美國“與臺灣關系法”關于免費向臺灣提供武器的相關規定。
英文有撥叢尋獵(beat the bush)的諺語,也有旁敲側擊(beat around the bush)的典故,這些句子都直指bush(布什)。李敖這次把目標鎖定在美國總統小布什身上,欲對其敲打,其手筆之大,著實令人嘆為觀止。眾所周知,李敖一生好訟成性,但起訴外國人,這還是第一次。
李敖一直認為,臺灣軍方向美國購買軍火弊端非常大,第一,對臺灣經濟不好;第二,會增強兩岸的敵意;第三,美國太霸道了,老是賣一些舊的或者是壞的武器給臺灣。因此他看不過去,一直在尋找機會反擊。
終于,機會來了。在研究《與臺灣關系法》的過程中,李敖發現,按照字面規定,美國應該provide武器給臺灣。而按照他的理解,英文的provide就是免費贈予的意思,所以根據這項法律美國應該送武器給臺灣,而不是出售武器給臺灣。《與臺灣關系法》是美國的國內法,美國政府豈能違反自己的國內法,損害臺灣的利益?李敖當時是臺灣地區的民意代表,小布什違反了該地區的利益,他就有權利提出控告。李敖很早就和律師商議這件事了,證據已經準備得很充分了,他認為美國聯邦法院不能不受理。
由于李敖不是美國人,不能控告小布什,因此委托美國籍的女兒李文在北京狀告布什。李文第一次聽到這個案子時覺得頭腦很亂,因為她不是搞政治的,不太懂這個軍購案。李敖就耐心跟女兒解釋,臺灣已經買了十幾年的美國軍火,花了差不多95億美元。臺灣“立法院”每年都要通過這個軍購案,李敖希望以后不要再如此。
最后,李文答應幫父親這個忙。2006年4月24日,李文以個人名義就軍購案快遞起訴書到美國,向聯邦法院控告美國總統小布什。至于官司的輸贏,李敖倒沒抱太大希望。他就是要引起人們的注意,對自己不滿的事情表達意見。用李敖很喜歡的一個美國體育記者瑞斯的話來說,那就是“不在輸贏,在你怎么玩”。
不過,由于美國方面并未受理,此案最后不了了之。
辛格之女:為人權而戰
小布什是個廣受爭議的美國總統,平時總是嘻嘻哈哈,因此也更容易招惹是非。他在任期間被外國人起訴的次數也比較多。2008年初,美國國會和布什政府就中央情報局銷毀審訊恐怖犯罪嫌疑人過程錄像帶一事爭執不下,美國民權組織——美國公民權利聯盟向聯邦法院遞交訴狀,要求法官命令白宮、聯邦調查局和其他相關政府機構出示有關中情局銷毀錄像帶的記錄,以及被銷毀錄像帶的文字記錄和摘要。而提出這一訴訟案的律師就是印度總理辛格的小女兒阿姆麗特。
作為耶魯大學法學院的高材生,阿姆麗特自2001年畢業后到美國公民權利聯盟工作。幾年來,阿姆麗特一直在調查美軍在反恐戰爭中的虐囚行為,并參與受理了大量有關美軍在海外監獄中虐待“9·11”恐怖嫌犯的案件。2005年,在阿姆麗特的努力下,紐約法官判決五角大樓必須公開美軍在伊拉克阿布格萊布監獄嚴刑逼供的照片。阿姆麗特還曾作為主要顧問,將美國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告上法庭,要求其公開美軍在海外監獄中審訊犯人的有關記錄,并曾代表遭到施暴的伊拉克人和阿富汗人向五角大樓提起訴訟。
鑒于這些已經發生的虐囚案件的嚴重性以及某些政府高官縱容甚至指使了這種行為的可能性,阿姆麗特認為,立刻公開相關資料非常重要。因為在虐囚事件發生的時候,公眾需要了解哪些人知道內情,他們是什么時候知道的,知道多少,又為此做了什么。問題的嚴重性在于,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美國白宮參與了這一事件。公眾有權知道是誰縱容了這種明目張膽的忽視法律的行為,為什么沒有人采取措施阻止它的發生。這些邏輯清晰、有理有利的陳詞,著實讓小布什心慌不已。
其實,阿姆麗特是小布什的堅定反對者。此前,阿姆麗特和同事收集了美國政府在反恐戰爭中違背法律和美國價值觀的證據,她的辦公桌上堆滿了讓美國政府觸目驚心的文件。
中國農民:為環保而戰
2008年5月,美國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接到一個燙手的山芋——中國農民陳法慶狀告美國政府的訴狀。在這份訴狀里,陳法慶要求美國政府履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簡稱“氣候公約”)締約國的義務,盡快批準簽署《京都議定書》,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陳法慶的理由很簡單,美國人口僅占全球人口的3%至4%,排放的二氧化碳卻占全球排放量的25%。此前迫于國際社會的壓力,克林頓政府曾于1998年11月簽署了《京都議定書》。小布什上臺后,于2001年宣布退出《京都議定書》,令世界為之震驚,在2005年11月28日的聯合國氣候控制大會上,美國依然拒簽《京都議定書》。
美國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2倍。無論從歷史責任看,還是從現實人均排放水平和經濟、技術實力看,美國無疑都對全球氣候保護負有不可推卸的特殊責任。陳法慶的起訴書稱,小布什在競選總統時曾許諾支持人們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卻在就職后出爾反爾,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會影響美國經濟發展”為由宣布退出《京都議定書》。這種拒絕履行《氣候公約》約定承諾的做法,“是對全球66億人類生存環境極不負責任的表現。”
后來陳法慶便告訴記者,他要借助民主和法律的武器,狀告小布什不簽署《京都議定書》,是對全世界人民的不尊重。“打口水仗沒得什么意思,你覺得可以嗎?干脆就把小布什告上法庭好了!”他說。
“有人說我是個環保告狀專業戶,”他解釋說,“我告過小企業也告過國家部門,我不在乎官司是贏是輸,我只想通過告狀,讓環境有所改善。過去我只注意眼皮底下的環保,沒太在意世界上的環保,總以為外國的環保覺悟比中國人要高要強。可小布什讓我太失望了,美國讓我這個中國農民太小看了。你美國不是最講民主嗎?最尊重人權嗎?世界各國都在簽《京都議定書》,你美國為什么不簽?這難道不是無視地球公民的人權嗎?”
盡管陳法慶的情緒有些激動,但說起話來依然符合邏輯:“我是一位合法的中國公民,也是一名合法的地球公民,有權起訴美國不尊重我的生存權利,侵犯了我的人權!”陳法慶想用一紙訴狀告訴世人:救地球就是救村莊救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