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仍需巨資維護
沒有人會想到,一艘名叫“木星”的運煤船會被載入史冊,那場曠日持久的改裝工程,自1919年6月開始,艦體上方加裝全通式飛行甲板,于1922年3月改裝完畢,新名“蘭利”號,出現于美國海軍之中。
對于現代海軍中的巨無霸,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發展室主任趙英曾經做過測算:一艘6萬噸的中型常規動力航母,一般估計制造費用在150億元左右。如果加上配套的艦隊制造,建設一支完整的航母編隊約需640億元。
以美國2009年投入使用的“尼米茲”級航母為例,“里根”號核動力航母的建造費用約為45億美元,而“布什”號則漲至62億美元,2015年即將投入使用的新一代“福特”級航母的建造預算已超過140億美元。有人預計,每艘航母一生至少要花去1000億美元。因為航母是座大型武器庫,飛機、潛艇、導彈等已經造價不菲,其訓練、日常保養、后勤物流補給和最后報廢處理都是一筆龐大的開支,可以用天文數字來形容。
在遙遠的1924年,當由運煤船改裝的“蘭利”號被編入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的作戰序列時,人們都在感慨人類的軍隊終于進入了航空母艦時代,但沒人想到,為艦隊花錢的日子來了。
為了讓這些人工島嶼能在大洋之上自由地移動,軍費成為了美國政府預算中最大的開支。直到半個世紀之后(1976年),終于有美國人對維護費用高昂的航母是否有意義而展開爭論,最后的結論卻是,美國只有發展航母才能保證軍事機動性和全球威懾力。
在金融緊縮的新時代,美國債務水平日漸攀升,五角大樓正打算在未來10年中節省數千億美元的經費。而在歐洲,受金融危機影響,英國國防部發布國防安全評估,宣布大幅削減國防預算,其中海軍裁員5000人,無敵級航母“皇家方舟”號提前退役;意大利、西班牙則選擇了“實用至上”的原則,著重在航母的某一項性能上盡力優化,例如,“阿斯圖里亞斯”號(西班牙)突出的航空作戰能力和“加里波第”號(意大利)強大的艦載火力。
反哺制造業經濟
維吉尼亞州港口,美國航母停靠的重要碼頭。美國軍方為了國土安全的合理布局,準備調一艘航母行駛到佛羅里達州去。結果,兩個州開始了爭吵,都希望航母能停留在自己的海岸線上,因為在當地州政府的眼里,航母不會帶來戰爭,只會帶來工作崗位和數以億計的收入。
這是一個流傳廣泛的故事,以說明在和平年代,航母對經濟的推動作用。
一些人認為,造航母是不會有經濟效益的,但很多人忽略了航母對經濟的反哺作用:建造航母對舉國產業升級起著極為重要的拉動作用。由于航母從來不會單獨使用,航母編隊包括航母、艦載機、輔助艦艇等作戰單元,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
且不說在一些軍迷的眼里,航母如同一件件完美的工業藝術品,僅僅從世界歷史看,航母是工業發展的催化劑。不僅如此,從各種實例來看,軍用技術開發必須有一個通路轉成民用,這在過去的經驗中得到了證實。美國當初開發全球定位系統(GPS)是為了軍方需求,而現在軍用的市場空間只有不到10%,商用需求大大拓展了這一技術的價值空間;而伽利略望遠鏡原本也和軍工產業有著難以斬斷的關系,其技術卻在后來的數碼相機熱潮里大放異彩。
船舶和航天是軍民結合最緊密的行業,最符合國防工業寓軍于民的戰略。美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軍事工業體系,比較有代表性的幾個企業如飛機制造商波音公司、世界最大雷達生產商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戰斗機生產商洛馬公司、世界第一大導彈生產商雷神公司和通用動力公司。這些巨頭公司都是美國航母事業造就的一批寵兒,然而,隨著美國國防預算的減少和軍事行動的減少,這些公司近年來都忙著不斷進行整合和資產重組,大部分企業已經開始從純軍工向民用領域拓展業務。
在反哺經濟、催化工業之外,一艘航母能夠提供數千個工作崗位,當節假日來臨,航母上的士兵們甚至足夠養活一條不小的酒吧街。
象征尖端技術
航母的生命期(全服役期)漫長,盡管需要數目巨大的資金維護,但就在維護的過程之中,以及此前的設計、研制、建造,到后期的維修,航母始終對國家的國民經濟、高新技術起到巨大的推動牽引作用,同時也給多個工業門類的廠家和商家提供發展機會,以及大量就業崗位。
2007年,美國“肯尼迪”號航母退役,位于佛羅里達州的梅波特港口因為海軍基地的空置,而損失6000萬美元,整個城市的消費人數迅速下降、船廠的倒閉致使整個城市的工業結構發生變動……
而另一個正面實例則是:在美國軍費透支的情況下,位于美國弗吉尼亞州紐波特紐斯港口的防務承包商諾斯羅普格魯曼造船公司不得不著手分拆陷入困境的造船業務,最后以67億美元剝離了艦艇制造部門,成立了一家獨立的公開上市公司亨廷頓英戈爾斯工業公司,但不久以后,它在紐約證交所上市交易旋即財源滾滾:正是這家新公司目前負責建造2015年即將下水的第四代巨無霸航空母艦、排水9萬噸以上的“福特”級。
要知道,無論是“遼寧”號試航還是交付,廣船國際、中國船舶等航母概念股都上漲連連,與航母制造鏈有關的概念股更是市值總計3000多億元……
在經濟之外,與其他建設相比,航母的象征意義無疑更加重大:它涉及裝備制造、動力系統、高端材料、信息系統等多方面,集中展示了一個國家在尖端領域的技術水平,也正因如此,航母的意義并不僅僅在于航母,它和高鐵的引擎無疑有著極度相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