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世界浩浩蕩蕩的信息刷新量中,一切產生的速度都是如此之快,以至于下一秒鐘,伴隨著新的信息的出現,舊的一切又會被人們拋卻在腦后。因此,直到我第一次在微博上看到這首神曲之后的一兩個星期里,《江南Style》的旋律才正式在我的生活中嘹亮起來。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神曲”這個字眼已經被使用得那么頻繁,尤其是在中國網民強大的創造力下,從《老鼠愛大米》《兩只蝴蝶》之類網絡歌曲開始,中國內地已經產生了一系列具有抓耳旋律、鄉土風格的神曲,近幾年更甚,鳳凰傳奇已然成為人盡皆知的神曲生產大戶。“神曲”現象在世界范圍內也并不少見,從當年的韓國神曲《Nobody》到不久前加拿大神曲《Call Me Maybe》,都在全球引起了熱潮。但是,也許沒有任何歌曲的影響力能夠與《江南Style》相媲美:YouTube有史以來最多“贊”的歌曲,從草根到總統的無數模仿版本,明星大腕競相熱議推薦。幾乎沒有幾句是英文的歌詞、肥胖不起眼的墨鏡屌絲大叔看似惡搞雷人的舞步……吸引了五湖四海的人舞動哼唱,這毋庸置疑是一個瘋狂的全新紀錄。
分析此曲紅火原因的論調已經泛濫。我能夠提供的淺見是,《江南style》既擁有各種神曲現象的集大成體,也有其與眾不同的驚人之處。它有朗朗上口的副歌,簡單易學的舞蹈,配以搞笑“低端”的MV畫面,很容易在人們心中留下“Gangnam”繞梁、“馬舞”不散的深刻印象。除此之外,深究《江南Style》的文化內涵,歌詞與MV借由“江南區”暗含的反諷之意、對上世紀80年代歐洲舞曲的借鑒與升華產生的“騎馬舞”、整首歌曲令人興奮的律動節奏、韓國范兒下的美國電子音樂風格,這些都足以讓人感嘆,沒有一種社會現象是無緣無故風靡起來的。
種種看似雷人的“江南效應”背后,“XX Style”已經演變成一種獨有的文化現象,吸引了無論是中國鄉鎮土肥圓男青年、美國英挺的海軍帥哥、意大利豪宅中悠閑度假的高富帥,還是英國伊頓公學看似內斂嚴謹的貴族學子,他們都樂于激情演繹自己的style,扭著或精準或散架的騎馬舞,模仿著似懂非懂的歌詞的口型。無論這首熱歌的“外表”是多么雷人,沒有人可以否認它的旋律多么令人難忘。
你可以取笑它的“神曲”、它的“洗腦”,可以質疑它的不正經,但是你似乎已經不夠資格使用“土鱉”、“慫”來評論它了。當它儼然成為世界范圍內眾人追捧的熱點,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熱議之時,如果你還對它加以蔑視,你就是真正out of style了。更何況,在生存“壓力山大”的當下,誰不需要一個還頗有一些深意的娛樂點,來緩解生活的緊張節奏?活出自己的style就好!
(作者系廣州華師附中國際部2012級高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