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提出:“幼兒園教育應和小學密切聯系,互相配合,注意兩個階段教育的相互銜接。”“幼兒園……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币虼?,幼兒入學準備做得如何,會直接影響幼兒入學后的適應和今后的健康成長和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游戲;入學態度;教育價值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j.issn.1672-0407.2012.02.005
文章編號:1672-0407(2012)02-013-02 收稿日期:2012-1-9
幼兒園與小學這兩個階段在教育任務、內容、形式、方法、作息制度及常規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差異。
傳統的幼兒入學準備總在無形地關注著幼兒的學習過程,例如,在大班下學期延長集中教育活動時間,增加課時,減少游戲時間,使得游戲對大班幼兒的教育價值與功能已越來越忽視甚至摒棄。即使有些幼兒園會關注幼兒學習品質和社會品質的培養,也會因目前采取的措施與方法不當使得效果不佳。反觀,游戲則為幼兒入學準備蘊育著極大的教育可能。因為通過游戲以及在游戲過程中,幼兒對面臨的生活條件的改變以及與同齡人和成年人關系的變化逐漸有了思想準備,未來小學生所應具備的學習品質、個人品質也在形成。
尤其是一些《九月一日》、《學?!贰ⅰ秷D書館》、《少先隊員》等游戲,不僅僅反映了幼兒對學校、對學生行為準則和對老師的態度,同時也有助于培養、發展和鞏固未來小學生所必備的素質。我們以游戲《九月一日》的片段作為例子。
自由活動時,悅悅走到小明跟前,向他提議:“我們來辦一所學校吧,我們當一年級小學生。”小明同意了,他向全體小朋友宣布:新建的學校開學了,所有的父母都可以把自己的孩子送來上一年級。又有5個人來和游戲組織者接洽了。孩子們開始辦理入學手續。
悅悅:“我們這里將建設一個能容納所有學生的運動場,我們還將有校長和老師。”
芳芳:“女孩們,我們學校還要搞一個水池和鮮花盛開的花壇。校長用花朵作為禮物送給全體一年級學生,學生們也把自己的花獻給校長。我們要在學校里制造宇宙飛船,最優秀的學生將乘坐飛船飛向月球?!?/p>
曉夢問誰當校長。所有的游戲者都認為,悅悅扮演這個角色比誰都好:“她像真正的校長一樣嚴厲”:“她非常善于演講,笑起來也非常好看。”一些孩子排著隊,一個跟著一個來到學校?!吧傧汝爢T們”、“校長”和“教師們”站在“校門”兩側歡迎他們。
莎莎(少先隊員):“你們看呀,我們的一年級小學生打扮得多么漂亮啊,人人手里都拿著鮮花。你們過來呀,過來,別不好意思。我們這就向你們介紹學校的一切?!?/p>
小麗(一年級小學生):“這是什么?”(她指著假裝的蓄水池說。)
莎莎:“這是咱們學校的水池。我們在這里游泳,還舉行游泳比賽呢。我們還有一個跑步的操場?!?/p>
悅悅(校長):“親愛的孩子們,你們看著我。親愛的家長們,你們讓孩子留下,請你們站到一旁。孩子們,今天是開學日!今天你們上學了。這是一所新建的學校。這里的教室很多,還有許多辦公室。我們學校所有的孩子都是少先隊員,因為他們都好好學習。他們馬上就要給你講講學校的情況?!?/p>
少先隊員們走到一年級小學生跟前,贈送他們禮物,領他們走進學校。
在大班整個學年里,幼兒都在組織著《九月一日》、《學?!贰ⅰ秷D書館》等游戲。每次玩這些游戲時,不是新開一個圖書館和閱覽室,就是新設一個博物館和學生手工制品陳列館。時而是目前幼兒最感興趣的事,時而又是他們想在真正的學校里看到的事物。幼兒在游戲中,把所獲得有關學校的印象進行了特殊的加工、重新認識、理解和深化。
又如,在《學?!酚螒蛑虚_展的“數學課程”游戲非常吸引孩子們。“老師”經常挑出那些算術好的幼兒來演算算術題。有時,“教師”親自召集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游戲進程就由“教師”的教學意圖和教學計劃來決定。此外,孩子們在課堂上用普通話朗讀喜愛的詩句,用“神奇的字母卡”做游戲。孩子們對手工課、圖畫課、音樂課和體育課的興趣,借助游戲給保留下來。孩子們在做游戲的同時,也掌握了一些并不復雜的概念,扮演學生的孩子能長時間地“學習”且不感到疲勞;扮演老師的孩子在“上課”之前認真地“備課”,事先考慮好給學生們講些什么和怎么講。孩子們在《學?!酚螒驎r表現出來的對學校的態度常常保持到他們上學。例如:老師對學生的態度(嚴厲;富有學識;對學生既嚴格要求又和藹);學生對老師的態度(尊敬老師;執行老師的一切要求;請教老師各種問題);父母對老師的態度(征詢老師的意見);父母對學生的態度(對孩子的成績感興趣,對孩子的行為提出一定要求)。在游戲中,孩子們一次又一次地體驗他們在認識學校時所產生的贊嘆、興奮、喜悅和驚奇的感受。整整一學年,他們對《學?!?、《九月一日》游戲所表現出的穩定興趣正說明了這一點,通過游戲,他們可以基本上看到想在小學一年級看到的東西。
其實,要成功地使幼兒做好入學準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幼兒身心發展階段性和連續性規律的把握以及教師對幼兒活動特殊性的認識程度。不過,有時候,游戲不一定總能反映出有關學校的情況,即使反映,也許也會是零散的、單調的、內容膚淺的,因此,幼兒在起初玩《學?!反祟愑螒驎r由于對學校缺乏足夠的認識導致游戲無法開展,甚至也會失去游戲興趣。為此,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各種途徑、手段與方法來加深幼兒對小學的認識以及激起幼兒模仿好學生、參加游戲的愿望。譬如,組織幼兒去小學參觀;有目的的觀察;組織小學生與大班幼兒一起聯歡;邀請優秀小學生給大班幼兒講講學校有趣的事情和課程,講講學校的孩子們怎樣幫助落后的同學……甚至幼兒之間也會經常互相提要求:“莎莎,你哥哥是小學生,你給我們說說,你哥哥學習的情況?”“小麗的媽媽是老師,她知道老師在學校該做些什么?”孩子們隨著知識、游戲經驗的積累,對學校的認識、理解也越來越深刻。在游戲過程中,幼兒還會發表意見從而進一步充實對學校的認識,如:“老師應該是教孩子們學習,而不是罵人”;“老師要教別人,就應該是一個有智慧的人”:“上課時,大家都要注意聽講,因為老師不會講許多遍”;“孩子上學是為了學會一切”。
讓幼兒做好入學的準備,就是培養幼兒對學習和社會活動有自覺、正確的態度:激勵幼兒渴望成為小學生、少先隊員;引起幼兒對學生的好感,喚起他做一個像小學生那樣的人的愿望;培養幼兒對教師的尊重;發展幼兒對書籍的需求和學會讀書的欲望。而要實現這些目標,游戲則是一條嶄新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