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十二五”規劃》在工信部網站發布。規劃明確,到“十二五”期末,初步建成寬帶、融合、泛在、安全、綠色的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基本實現“城市光纖到樓入戶,農村寬帶進鄉入村”,光纖入戶網絡覆蓋2億個家庭。
作為《通信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一項重要子規劃,規劃指出,寬帶網絡作為實現信息化的重要載體,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
目前,我國網絡和寬帶接入用戶規模均為世界第一。與“十五”期末相比,(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增長237%,達到1.26億戶,其中光纖入戶用戶和WLAN用戶分別達到100萬戶與200萬戶。3G用戶達到4705萬戶。但同時,我國在接入帶寬、寬帶普及率等方面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高帶寬業務應用的普及程度不高,種類不夠豐富,寬帶發展的業務驅動力不足。城鄉和區域發展不平衡,特別是中西部農村地區網絡建設成本高,回收周期長,僅靠市場機制難以推動寬帶網絡發展。行業間統籌發展機制不完善,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尚未納入城鄉規劃。缺乏國家戰略層面對寬帶網絡發展的指導,相關配套政策有待完善。
規劃明確了“十二五”我國寬帶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任務,為此,將啟動光纖寬帶網絡推進工程、無線移動寬帶網絡推進工程、數據中心優化工程、下一代互聯網推進工程、國際通信網絡優化工程等多項重點工程。到“十二五”末期,將實現城市家庭互聯網接入帶寬基本達到20Mbps以上,其中東部地區基本達到30Mbps,部分發達城市基本達到100Mbps;農村家庭互聯網接入帶寬基本達到4Mbps以上。單位用戶平均接入帶寬超過100Mbps。光纖入戶網絡覆蓋2億個家庭。固定寬帶接入用戶超過2.5億戶,其中農村寬帶接入用戶增長170%,超過6800萬戶,3G用戶超過4.5億戶。
(艾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