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反腐大戲在阿里巴巴轟轟烈烈展開:阿里集團發表公開信稱,9家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網店以及幾名涉及貪腐問題的“小二”已被移交司法機關,部分涉案人員已經被警方刑拘或采取強制措施。電商企業反腐,已經開始從內部自查向外界干預邁出了重要一步,也給其他存在問題的電商企業敲響了警鐘。
其實,淘寶內部的局部腐敗早在2009年就有抬頭之勢。在去年的淘寶年會上,馬云更是強調,淘寶必須反對官僚,嚴防腐敗。在制度化管理方面,公司還專門成立了廉政部,以強化制度的力量。
但是,為何即便有著專業的廉政隊伍,這么堅決的態度,依舊會滋生出這么多的“問題小二”,暴露出這么多的腐敗問題呢?筆者認為,歸根結底,除了阿里內部反腐制度的不完善,還有企業急劇擴張帶來的風險問題。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阿里巴巴反腐需要一些強制性的措施來保證隊伍的“純潔”,因此,我們看到了廉政部的高調成立,如今,馬云也表示淘寶內部將實行崗位輪換等措施。不過,我們也會發現,在近兩年的“反腐”過程中,連外界對“淘寶小二”的各種腐敗現象都一清二楚、深惡痛絕,但問題出現后,淘寶自身卻僅僅“一裁了之”,往往以裁掉“問題”員工或者宣布高管下課為最終解決辦法。殊不知,這樣做,切掉的只是癌癥病人身上的某幾個毒瘤,他們最需要治理的其實是身體內被無視的、而且已經逐漸擴散的所有“腐敗”癌細胞。而要殺掉這些癌細胞,則需要淘寶內部更加詳細甚至嚴苛的反腐制度。除了警示性規定,還需要一些內部的舉報和監督機制,甚至應該鼓勵和獎勵越級投訴的員工等。另外,淘寶也可以借鑒如今司法機關反腐的相關制度,設立第三方的投訴舉報平臺,讓發現腐敗現象的商家、買家等人都可以對淘寶的腐敗現象加以監督,將淘寶至于一個透明的大環境中,這樣,腐敗才有可能從根源上被挖出來。
另外,發現腐敗現象后,淘寶的反腐部門也不能太過“人性化”處理,要根據腐敗程度進行不同處理,除了裁員,也要建立懲罰機制,必要時刻,還要移交相關司法機關,讓反腐的威懾力深入人心。只有這樣,才能在這個已經失去自查自律的大環境中,從制度上給予支持。
當然,一個企業存活的是否健康、長久,在很大程度上也與企業文化和價值觀有關。對于阿里巴巴這樣一家員工總數超過2萬人的企業來說,面臨如此巨大的管理內控難題,僅靠價值觀似乎已難以維系。面對利益的誘惑,一些員工還是會把持不住自己;淘寶環境內的店家中,也難免會有人存在“走捷徑,拉關系”的想法與做法,遏制這種現象,僅靠制度似乎不足以解決問題。
因此,停止大面積招聘,緩解增員對價值觀體系形成的稀釋風險才是當務之急。同時,淘寶內部也應努力樹立員工“廉潔自律”的價值觀,并從員工薪金或者職業發展等方面給予員工更多優惠,讓員工不再一心向錢看。
其實,亟需從企業內外兩方面構筑反腐防線的不僅僅是淘寶。隨著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一些電商企業急速擴張之后帶來的就是大量的腐敗現象。除了縱所周知的“淘寶小二”,去年凡客也曾爆出了員工腐敗現象,這不得不引起更多的電商大佬們的注意:一味的追逐利益與擴張,增加人力,必然會導致制度的滯后與企業價值觀的削弱。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只有在經濟利益與企業價值觀塑造和強化中尋找到一個平衡點,企業才能突破發展瓶頸,真正地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