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不曾想到,上世紀80年代電影《頑主》中的“三替公司”,24年后會成長為一個巨人。這是歷史的必然,還是巧合?
1988年,根據著名作家王朔的作品改編的電影《頑主》公映。影片中由葛優、張國立、梁天組建的一個“三替”公司的故事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三位演員已成為演藝圈的大腕,而那時受電影啟發應運而生的三替公司,也已成為全國家政界的航母。
這真是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
三替集團,成立于1992年。20年來,三替從一個只有幾個人的家政服務部,發展成為全國較大、服務項目較全、管理規范的家政業楷模。三替制訂了國家家政標準,成為家政綜合服務類里第一個中國馳名商標……三替本著“替您解憂,替您解難,替您受累”的宗旨,已經發展成為擁有萬余名員工的全國連鎖集團化公司。
在三替公司為之服務的高端客戶中,最為人們所知的就是家喻戶曉的體育明星桑蘭。由于意外事故,桑蘭告別了運動場,而正是三替的家政服務員,讓桑蘭以后的生活充滿燦爛陽光。
三替公司不斷在家政業中拓展,力圖把家政服務帶進一個全新的領域。比如月嫂服務,都認為這是受人指使的底層工作,也曾出現了收入超過博士的爭論,而用過三替月嫂的客戶們對此事的回應最能說明問題——一個有育兒經驗,懂得護理新生兒、照顧產婦,還會針對性地制作月子餐,對有問題的產婦和新生兒給予防預性照顧,甚至能聽懂嬰兒哭聲的醫學博士來給我們做月嫂,月薪15000元,她干嗎?如果她干,她能做得這么好嗎?
月嫂的職責不僅僅是照顧產婦和嬰兒,她肩負著喚醒一個女人的母愛,更要教會她如何承擔起愛的責任。三替的月嫂,不僅擁有專業的護理經驗,她們更加人文,更感性,她們在護理婦嬰之外,更幫助初為人母的媽媽們認識到如何才能愛孩子、如何才是愛孩子、如何才能盡到一個母親的職責。月嫂們更會在美體瘦身、科學飲食、精神輔導、啟蒙早教等方面指導和教育年輕的媽媽們。不僅如此,三替更設計出“月嫂+管家+專家團隊”的服務模式,使月子護理更科學、更完善。正是因為這些全新的理念,三替的月嫂受到了全社會尤其是高端家庭的歡迎,更吸引了一些高素質、高學歷的人到三替公司加入月嫂這個行列。
在三替公司,一位來應聘月嫂的李女士自己介紹說——大學本科畢業,英語不錯,40歲,有一個10歲的兒子。我的朋友請過三替月嫂,非常滿意。母親的素質決定著一個民族的素質,孩子是社會與人類的希望,社會需要高素質的月嫂;三替的追求也是我的理想,我愿意與三替一起努力,共同努力打造一個全新的月嫂服務領域。
由于像三替這樣的企業和這些高素質人群的加入,才使月嫂這一被人們視為社會底層的職業上升為一個類似于教育的現代服務職業。這不能不說是中國家政業的進步,是從傳統家政向現代服務業的華麗轉身。
三替,一路走來,20年2000萬客戶,100多個服務項目,不斷探索、不斷豐富、不斷提高。三替,不僅是家政服務企業,更是現代服務提供商。(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