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到北京,說實在的有些蒙,既有再次擇業的困惑,也有來自生活的壓力。來北京最初的想法是做自由攝影師,既不用過朝九晚五的刻板生活,也不喜歡當時已很風行的婚紗攝影。在最初的三四年里,我是從朋友介紹給雜志拍配圖開始做起的,慢慢地開始拍專題,拍人物專訪。自己興趣廣泛,只要和攝影有關的拍攝都愿嘗試,積累多了,機會慢慢也就來了,廣告靜物、服裝、秀場、大型活動報道,商務演出、企業形象都拍過,后來成為了新浪網的合作攝影師,cfb、FOTO等商業圖片庫的簽約攝影師,白領服飾公司、愛慕內衣、木真了時裝公司的特約攝影師,和《時尚》、《好主婦》、《職業女性》、《明星時代》《北京TATLER》等媒體雜志都有過多次的合作。通過三年多的努力,以自由攝影師為職業,達到了自己最初的一個愿望,并在2006年成立了貳拾念影像工作室,也算干得風生水起。但慢慢新的問題也就隨之而來了。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加,也經歷了一些世事的坎坷,自己越來越希望攝影作為一種自己對世界感悟的表達方式,而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我感到自己一直鐘情的商業攝影,已無力表達我對更多問題的思考。我開始更加關心攝影所表達的內容,拍什么比怎樣拍的問題就顯得尤為突出。
將拍攝行為設定為一些現實的課題,為每個課題假定一種解決的方式。自己不得不又重新開始尋找下一個路徑。為了尋找一種自己能夠駕馭并認同的攝影語言,徹底告別過往“為攝影而攝影,為圖片而圖片”的商業攝影的唯美風格,并從拍攝主題的深化來彌補攝影語言的不完善性。對于畫面的控制以及美學符號的堆砌,我更注重情緒的表達,并從傳統的繪畫語言中汲取靈感。表現現代人渴望褪去塵囂,追求心靈寧靜的精神追求。攝影可以傳情亦可載道,作為一個攝影師,我更愿意用攝影的手段超越自我,開拓人文情懷,成為一個用攝影作品傳達善和美的人。攝影是我無悔的選擇,并且越來越享受攝影給我帶來的樂趣。
“在圖片的海洋里睡覺”是我一位逝去的攝影師大哥在QQ上的簽名,這也是我對攝影師理想境界的最佳描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