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秦嶺道,游走漢中路。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
年中堪輿來到漢中,我對“道”這個字有了更進步的理解。
“道”和“天”兩個字,是漢字中最說不清楚的兩個字,因為都代表著信仰和哲學上的終極。我的專欄是以“文可道”命名的,六十多篇文章有幸在《財富圈》雜志上連續刊登五年,要感恩《財富圈》的出版人張東輝先生的因緣際會,互為同道中人,對探究研習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有著共同的樂趣。
中國人用“太極”、“道”采解釋各種自然現象,包括人體的生命科學,“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或者“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個“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自然的運行規律,“一陰一陽謂之道”,一切都是陰陽兩種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當陰陽分開時為兩儀,陰陽一起作用時為混沌,為太極,為天,為萬物之本源和終極。《莊子》說:“臣之所好者道也。”《論語》有:“朝聞道,夕死可矣。”
楊振寧說,科學的終點是哲學,哲學的終點是佛學。愛因斯坦的廠義相對論,認為引力是時空的一種幾何曲率,連光都不是直線的,物質運行軌跡為圓或者橢圓,我們的老祖宗早就知道這個宇宙是曲線的,沒有一樣事物是直線的,“曲成萬物”,所以為人處事“曲則全”,順勢而為。愛因斯坦的蟲洞理論認為: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連接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透過蟲洞可以做時間旅行,“上帝不會擲骰子”,愛因斯坦的“因果律”中存在著許多“平行宇宙”,當你回到過去救了那人的命,你只不過創造了另一個平行宇宙,在那個宇宙中那人是活下來了;科學證明不同種類宇宙的存在,佛學在空間上早有六道之說,在時間上也有輪回之論。霍金的黑洞理論闡釋,以光速打出一枚高爾夫球,它最終會被吸入黑洞,地球也是如此。物質的巨大引力之存在,表明了暗能量的存在,會引發巨大的爆炸,使包括地球在內的天體重新組合,回復到初期宇宙時代。這不就是混沌的太極嗎?中國道學和儒學早就提出天人合一的理論,儒釋道的科學與哲學觀同現代物理學的理論何其相似。
“道”字在許慎的《說文解字》里解釋為:“道,所行道也。從辵從首。一達謂之道。”本義是人行走的路,引申為規律、道理、學說、主張等。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國道”,是由秦始皇下令修筑的馳道,以咸陽為中心,有九條馳道通往全國各地,其中以出秦嶺通四川的棧道最為險要。“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古棧道位于秦嶺巴山之間的漢中盆地。秦國人開辟了從關中翻越秦嶺、巴山,通往巴蜀的通道,就在秦巴山區,依山傍水,修筑棧道。棧道是中國古代建筑工程的一大奇觀,沿河修筑道路,在通過河彎的凹岸或斷崖絕壁處,鑿石架木而成。這里的子午道、陳倉故道、褒斜道、駱道、金牛道、米倉道、白水道等,共同筑成了漢中這個棧道之鄉。
漢中地處陜西省西南部,漢江上游,北倚秦嶺、南屏大巴山,地勢南北高,中間低,這塊風水寶地,是成就劉邦統一大業的福地,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他以此為發祥地,筑壇拜韓信為大將,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統一天下,建立漢家王朝,成就了漢室天下四百多年,自此,漢朝、漢人、漢族、漢語、漢字、漢文化等稱謂就一脈相承至今。
曾經熱鬧了一陣的漢字拼音化,錢學森、錢偉長等人堅決持反對意見,毛澤東采納他們的建議,使得漢字沒有被廢除,還保持著方塊字的結構,讓中國五千多年的文明得以續存,中國文化的基因得以傳承,我們今天看到古籍,仍然能夠很容易地吸取先哲們的智慧。但漢字的簡化已經使中國傳統文化的許多優秀的信息和密碼消失了,五四新文化運動和文化大革命,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意義,值得商榷。當今的知道分子提出了中國后新文化運動的稱謂,重新發現中國文化太美。
漢中的美,不僅在自然,更在人文。漢中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一代名相諸葛亮輔佐劉備,屯兵漢中,勸農講武,嘔心瀝血,鞠躬盡瘁。五次北伐曹魏,積勞成疾,病逝五丈原軍中。蜀漢朝廷遵其遺命,歸葬于定軍山下,安息在武侯祠。
武侯墓位于陜西省勉縣城南4公里的定軍山下,少祖山下沿的九條小山崗環抱,墓前上崗三層,自定軍山向西疊浪而采,成眠弓形,古稱“三臺書案”。少祖山下向東勢若游龍,至墓后形成新月,為墓之正脈。新月之下,眠弓之內,豁然開朗,左右前后九支環抱,又如佛手,天造地設。近墓四山,名曰“前書案梁、后筆峰山,左土地嶺、右武山崗”,將武侯靈冢緊密圍護。四山翠柏蒼松,難覓神冢。轉過書案梁,別有一番風光,一條小溪從墓前蜿蜒而過,乃人間仙境。站在定軍山上,俯瞰諸葛武侯墓園,九條山崗如翻滾的巨龍,從四面八方匯聚,“九龍捧圣”,拱衛著臥龍居士、忠武侯諸葛孔明的息眠之所。無怪當年武侯親點此穴,實為世外桃園,洞天福地。
武侯墓距今已一干七百余年,歷經戰亂,卻一直受到人民的保護。孔廟也是遍及天下,絕沒有曹操為防后人掘墓的煞費苦心,看來還是做文人良相比當帝王來得安全。諸葛亮是易學高人,他為國盡忠,卻未能完成自身的修道成仙,可以說諸葛亮是外儒內道。有幸結識很多當今的學者,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悟道證道,修佛參禪。這也是為人之道,“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將相所能為也。”
“道”字在中國人的名字中用得非常普遍,如陳道明、道耀明、沈君道等。“道”其實也是個姓,道姓雖末被編入宋版的《百家姓》,但道姓實實在在是個古姓,而且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道姓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時期的小諸侯國道國,史籍《漢書·地理志》中記載“道國也,今道亭是也。”道國位于今河南汝南縣南部一帶。春秋時期,道國最終為楚國所兼并,后來道國的子民就以原國號為姓氏,稱道氏。
“道可道,非常道。”名字中有“道”字的朋友,肖鼠、肖龍、肖猴者為上上格,他們反應快,能適應各種環境,點子多,善解人意,精力充沛,活力無窮,許多人有晚睡的習慣;肖馬、肖羊的朋友,他們性格樂觀,樂于助人,思慮周詳,財運頗佳,適應經商,部分人會離開出生地,做事過于慎重;肖豬、肖牛、肖兔的朋友也不錯,他們腳踏實地,重視列子女的教育,口才犀利,頭腦冷靜,為人和氣,真誠正直,人緣頗佳;肖虎、肖蛇、肖雞的朋友,他們勇于冒險,雄心萬丈,風度翩翩,處事老練;肖狗的朋友比較特別,他們少年艱苦,為人豪爽,忠心謙虛,心地無私,性格純真,富同情心,大部分人龍年生活、工作、事業有變動,單名單姓的朋友特別忙碌,他們的住房忌住東首房。
學道先學文,修道先修心。仙佛之道,皆緣一心。
世界上看得見的是路,看不見的是道;路是明的,道是日音的;道就在每個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