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那年,我在一家私企做行政工作,是一個部門的主任。部門雖然不大,但是老板比較重視,我這里出的許多數據,對公司的生意很關鍵。我下邊管著三個人,小波、大東和胖子。都是新人,前后腳來公司,時間還不到一年。
小波是工商局趙所長的外甥女,工作能力一般。她大學畢業剛來的時候,老板特意關照過。我一直沒給她安排什么具體工作,主要就是在電腦上弄數字。很簡單,沒事兒的時候,她還玩玩游戲,我也睜一眼閉一眼。
胖子和大東是公司在人才市場招聘來的大學生,對他們兩個,老板告訴我要量材使用。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胖子是個“一根筋”,有點“死性”,但是挺認干。上班的時間從來不歇著,不管誰看到他都是在忙,不是忙這個,就是忙那個。大東正相反,年紀比胖子小幾個月,人很聰明,非常有頭腦,干工作喜歡動腦筋。用他自己的口頭禪說,就是能坐著干的活兒,絕不站著干,能用眼睛干的活兒,絕不動手干。
我向老板如實匯報胖子和大東的情況時,發現老板好像不怎么欣賞胖子,而比較喜歡大東,這也難怪。有好幾次,我聽到他口頭贊許過大東,說小伙子不錯,機靈,什么話不用多說,一點就透。還有一次,我看見老板當面教訓胖子,說你這家伙怎么搞的,干活兒不走腦子嗎?凈瞎忙活。
老板看人是很準的。論工作能力,的確是大東強。那陣子,公司有一個部門的主管離職,老板居然提名大東。只是后來考慮到他來公司的時間太短,協調起各個部門來未必能得心應手,才暫時放棄了對他的提拔。通過這件事,我猜測大東的職場前景會很不錯。
金融危機之后,公司受到一定沖擊。在一次公司例會上,老板宣布從下月起,所有員工不同程度減薪,帶薪休假暫時取消。這些不算,各部門還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裁人,并要求負責人對本部門員工做必要的安撫。
從會議室出來,我滿腦子官司。我這小小的計劃室,竟然也分到一個裁員名額。聽說是有人給老板打小報告,說我這兒四個人也還是多,應該減掉一個才好。我心里明鏡似的,知道這話是針對小波。
回到辦公室,我在心里盤算:我是主任,暫時還動不到我;大東的行情正漲,沒準什么時候就升上去;小波有那層關系,老板不可能裁她。我們應該都沒問題,那么走人的肯定是胖子了。
我就重點做了胖子的安撫工作,先肯定了他的工作,然后給他講了許多的大道理。我以為胖子會跟我倒苦水,希望留下。結果沒有,這人心態蠻好的,看樣子不至于想不開。
裁員名單在大家的忐忑不安下公布了,讓我倍感意外的,是胖子居然留下來,走的是大東,聽說還是老板點名裁的。
此后不久,我親耳從老板的嘴里,聽到了他裁掉大東的理由。那天,老板找我詢問一個數據,不怎么就嘮到大東的事兒。老板對我說,聰明的腦瓜遍地有,一抓一把,裁掉了不可惜。在非常時期,公司更需要像胖子這樣任勞任怨,一樸實干活兒的員工。
老板的這句話給我的啟發很大。從那以后,我就悟出一個道理:對于會干活和愛干活的員工,老板總是非常欣賞前者,不滿意后者。但是真正需要在兩者之間取舍時,他們卻常常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